春暉暖心,心啟幸福

2023年11月21日 星期二

讀書心得分享-讓告別成為禮物(健行文化)

 

台南春暉診所


吳文翠藥師/蔡幸芳醫師




在診所內會遇到一些大小朋友因為家人的離世陷入情緒低潮來就醫,有些小孩甚至還沒被告知親人過世的消息,身體跟心理卻因為感受得到家人的消失,而有很大的影響:失眠、食慾降低、做惡夢等等,通常遇到這種小病人,我都會很不捨而默默地把他們的藥都撥小小錠分好,希望他們可以早日獲得平靜。




但是到底要怎麼面對死亡,如何陪伴家人或自己走完最後的日子,家庭如何安排臨終後事,如何與孩子解釋死亡等等,這本書有全新的見解。原來死亡跟臨終是可以被主動討論的,也可以選擇用自己想要的方式、無痛的、有尊嚴的走最後的路,主要照護者也應該被關心到,家族也會因此而更團結。

 

至於小小孩的部分作者也很清楚的說明,不應該有年齡太小、等時間到了再提種種迷思,有些大人會因為怕自己說錯話,或想保護孩子而用隱晦的話語說明:「他離開了、他睡著了、他去很遠的地方旅遊了」,讓孩子總是擔心是不是因為自己不乖而被丟下了,導致更大的心理傷害;應該用清楚的語言,簡單的解釋,主動地且重複的跟孩子說明,如果自己來開口真的很困難,可以向外尋求協助。

 

春暉診所專業醫師、心理師、社工師團隊會盡全力的協助您、協助您所愛的人,讓臨終的過程更有意義,也更溫柔。

 

生死議題心理諮商課程推薦:

#施彥卿社工師  #龔毅珊心理師  #黃淨涓心理師  #林詩敏心理師  #康韶珊心理師 

#許文嘉心理師  #張瓊方心理師  #陳昱齊心理師  #李芳儀心理師

2023年11月14日 星期二

讀書心得分享-壞種子(格林文化出版社)

台南春暉診所

吳文翠藥師/蔡幸芳醫師



壞種子是一本由第一人稱出發的繪本,壞種子常常聽到其他種子們在他的背後,用根本可以讓他聽到的音量說他壞話,但是他也無所謂,「反正我就是這麼壞,對,我超壞的」,他遲到、他惡作劇、他插隊、他不尊重人、他故意吵鬧。





但是其實原本的他並不是這樣的,他長在一朵溫暖的太陽花上,有一個快樂的大家庭,一直到有一天,他被採收了,他的家庭分崩離析,一直到差點送進一個人類的嘴巴裡,臨時逃了出來,他狠狠摔在地上,等他醒過來,他就變成壞種子了,沒有人要跟他做朋友,他就一個人流浪、迷失自我,一直到最近,他做了一個重大的決定:「我不想再當壞種子,我準備好要當一個真正開心的種子」。一開始真的不容易,尤其當你使壞了這麼久,所以他還是偶爾有點不乖,但是他開始努力的有禮貌,試著微笑,幫助別人,做得還是不夠好,但是沒關係,他還是很努力的嘗試著。

 

這篇故事談論到兩個很重要的學園問題:貼標籤、言語霸凌;被貼標籤的孩子固然辛苦,但是對孩子有情緒的同學們,其實也默默的承受很多的不舒服,才出現了貼標籤的言語,可能一開始沒有惡意,因爲不知道怎麼解決心中的憤怒,不小心的就成為傷害別人的人,所以春暉診所的醫生、心理師、社工師都會建議:霸凌跟被霸凌的雙方都需要來接受心理諮商課程。

 

故事的最後,壞種子又聽到有人在他背後評論他了:「欸,你知道嗎?那顆種子超壞的」。

「其實,他沒有這麼壞啦」。

一道陽光灑在壞種子的身上!

 

春暉診所祝福每位在霸凌當中煎熬的孩子,都可以找到平靜的曙光。

讀書心得分享-我們的星期六(小天下出版)

                                                                   台南春暉診所


吳文翠藥師/蔡幸芳醫師


艾娃最期待星期六,因為星期六是媽媽整星期唯一不用上班的日子,所以在星期六他們有好多事要一起做,他們要去圖書館聽故事角、去髮廊綁辮子頭、一起去公園野餐、晚上還要去看手偶表演。

 

今天就是令人期待的星期六,沒想到去了圖書館發現今天故事角取消了!他們一起閉上眼睛深呼吸,媽媽安慰失望的艾娃:「今天會很特別的,今天一定會很精彩的,因為今天是我們的星期六」。沒想到之後的行程也不盡人意,去髮廊綁好的辮子頭被經過積水的行車毀了,去公園野餐的時候發現當地在舉行活動,吵鬧萬分無法野餐,最後一個行程終於抵達手偶戲院時,媽媽發現他沒有帶到入場票,媽媽自責地哭了,艾娃這時候反過來安慰媽媽:「媽媽別擔心,今天還是很特別,今天還是很精彩,因為我們在一起」。

 

這篇故事最可貴的地方是艾娃平常與媽媽相處時間少,但是他們面對生活上的挫折時是同一條心,春暉診所內也有很多面對這樣狀況的大小朋友,大人苦於陪伴時間有限,擔心無法給孩子富足的時間與資源,也有孩子因為家長疏於陪伴而孤單落寞。別擔心!大小朋友透過春暉診所專業醫生、心理師、社工師的專業協助,重建了溝通的橋樑,建立了你我同在一起的感覺;春暉診所祝福每一顆彼此相知相惜的心可以共享生活中之樂,也可以共承生命中之苦。

 

家庭關係心理諮商課程推薦:

#施彥卿社工師  #龔毅珊心理師  #康韶珊心理師 

#陳昱齊心理師  #李芳儀心理師

2023年10月25日 星期三

讀書心得分享-無所事事的美好一天(阿布拉出版社)

台南春暉診所

吳文翠藥師/蔡幸芳醫師


小女孩與媽媽到小木屋渡假,她打電動打了一整天,生氣的媽媽沒收了她的遊戲機,她找出被沒收的遊戲機後,在磅礡大雨下憤而出門,沒想到在樹林裡的路上奔跑時,她的遊戲機掉進了湖裡。

 

沒有遊戲機的她茫然無措,她開始觀察四周,看到了地上長的蕈菇,那獨特芬芳潮濕的味道,讓她想起阿嬤,她將手指伸進土壤裡感受樹根的生命力,她在小溪裡撿到一顆耀眼透明的石頭,她從石頭透出來的光彩看到全新的世界,原來這個世界這麼好玩!為什麼以前都沒有發現呢?忽然她聽到隆隆作響的鼓聲,原來那是她自己的心跳聲,她不曾感受到自己這麼有力量過。

 

她跑回家換掉濕衣服,媽媽看起來也變可愛了,媽媽給她跟自己泡了杯熱巧克力,兩個人靜靜地坐著,她本來想說些什麼,但是後來選擇什麼都沒有說,兩個人一起好好享受並感受這段陪伴彼此的美好時光。



春暉診所有很多
3C成癮來看診的孩子和家長,3C帶給我們方便卻拉開我們心的距離,治療3C成癮必須是雙方面的,要孩子不使用3C,家長自己也必須要不沈迷在手機遊戲、直播裡,這段溝通與相處的鴻溝到底要怎麼解決?學習的態度到底要怎麼回到正軌?

春暉診所有專業的醫師及心理師能協助孩子與家長找回控制自己的力量,改善彼此心的距離。

 

兒童心理師推薦:

#黃淨涓心理師 #林詩敏心理師 #許文嘉心理師

#康韶珊心理師 #張瓊方心理師 #李芳儀心理師

2023年10月17日 星期二

讀書心得分享-一百零一個活下來的理由(健行文化)

 台南春暉診所

吳文翠藥師/蔡幸芳醫師

 

這是一本有關自殺者遺族,敘述如何面對自殺情節,如何幫助有這類困擾的人的相關書籍。

作者的兒子在他12歲的時候選擇跳樓結束自己的生命,在這之後作者與大兒子關係破裂,與先生離婚,遠走他鄉。

自殺者遺族通常都會有罪惡感跟羞愧感,通常必須靠著信仰走過生命的幽谷,作者也曾經走過,靠著信仰平靜下來,但現在的她需要的是找回失去的自己現實感,而面對痛苦的方式就是在痛苦中找到一丁點不放棄的元素,宣告為它活著,成為一天堅持活下去的理由,所以作者開始了她的紀錄:為了今天的悲傷而活,為了今天的想念而活。

作者分享到遺族們最需要的就是愛跟「福氣」,也就是他人的協助與支持,不要再對他們說「想開一點,走出來,他到了更好的地方」等等;陪伴、傾聽、一杯熱茶,才是他們真正需要的。

不只有生死才會有遺族的產生,凋亡的感情、友情、機會,或許我們身邊也有親朋好友,甚至是自己,就正在為每天活下去的意義掙扎,春暉診所有專業的醫師、心理師、社工師團隊,讓我們為你倒上一杯熱茶,一起為心中的傷痕、為這命運而活,更要為了今天、為了這一世、為了自己每一天的進步,好好的活下去。

 

心理諮商課程推薦

#龔毅珊心理師

#施彥卿社工師

讀書心得分享-毛朋友:剛剛好(小山丘出版社)

 台南春暉診所

吳文翠藥師/蔡幸芳醫師

 

小綿羊、小蛇、小鱷魚、小飛鼠、小穿山甲是好朋友,有一天他們想要一起玩,小綿羊為了不弄髒白蓬蓬毛皮,什麼都不想玩,只願意玩大風吹,大家為了配合小綿羊,就開始了找尋五張椅子玩大風吹的旅程。但是小蛇、小飛鼠、小穿山甲找的椅子都不適合大家,小綿羊找的椅子不能進入,小鱷魚找到的椅子顯示油漆未乾,小綿羊看著大家為了找椅子這樣勞累奔波,他深吸了一口氣,用他的毛皮擦乾淨了所有的椅子。

在這個少子化、追求個人自我的年代,與同儕合作相處變成現在小孩的課題,以前朗朗上口的「我們要一起幹大事」變成:「我為什麼要跟別人一起呢?我自己一個人也很好啊」,有很多亞斯、類亞斯的孩子常常百思不得其解。

春暉診所有專業的醫師、很棒的心理課程,協助孩子放下心中自我的藩籬,學會包容他人的不同與合作,學會輪流與尊重,他們會體會到:「想要幹大事,要先學會跟別人一起合作,我才有更多的力量得以完成更高遠的目標」。




2023年10月4日 星期三

112/10/5(四)

因政府公告停班停課,

本院依政府公告, 

 門診及心理諮商皆休診


 

造成不便,請見諒

                                               

112/10/4(三)
因政府公告18:00後停班停課,
本院依政府公告,

 門診時段14:30-18:00

夜間門診及心理諮商皆休診

 


造成不便,請見諒

2023年10月3日 星期二

讀書心得分享-小報亭(三民出版社)

台南春暉診所


吳文翠藥師/蔡幸芳醫師



奧爾嘉是一個小報亭的老闆,她除了在報亭工作,她其實就住在報亭裡,她下班的時候就吃報亭裡的小零食果腹,用裡面的小衛浴擦擦身體後就寢;基於各種理由,奧爾嘉不敢踏出她的小報亭,而她的夢想就是可以親眼目睹旅遊雜誌上的海邊夕陽美景。

 

有一天意外發生了,小報亭因為接二連三的意外,奧爾嘉竟然卡在報亭裡掉進河裡,報亭的浮力讓奧爾嘉安全的順著河流漂流到了海邊停下來,奧爾嘉整頓好自己,開始在海邊改做賣冰淇淋的生意,生意非常好,收攤的時候,奧爾嘉就吃著冰淇淋欣賞著海邊夕陽美景,她的美夢成真。這本書告訴我們就算你的生活有點trauma(創傷)甚至有點drama(戲劇)都沒有關係,只要持續好好的認真的過每一天,圓滿的果實一定會以各種形式來到我們的身邊

 

春暉診所有很多大朋友小朋友,他們帶著天生的天賦,努力的學習控制,學習與同儕相處,學習了解接納生命中的轉折,春暉診所祝福每位大朋友小朋友都可以與自己的願望相逢!


2023年8月31日 星期四

讀書心得分享-對話的力量(寶瓶文化) 下篇

 11.希臘有句諺語:「聰明的人,借助經驗說話;最有智慧的


人,根據經驗不說話」。並非不說話,而是不急於說話,以好


奇、聆聽、觀察的方式,與人對話。


12.對方一直說,怎麼辦?(1)設定時間,(2)停頓的方式,將節


奏放緩慢,對方也跟著放慢節奏,(3)核對對方的訊息。

 

13.如何聆聽?第一步,肢體和諧,神情專注地傾聽,第二步,


主動保持好奇,對眼前的生命好奇,對事件好奇,對人的選擇


好奇,更多的好奇。第三步,複述語言是好奇,也是核對,也


有緩和的作用。重複他人的語言,語氣中帶著好奇。

 

14.將「為什麼」替換成下列幾個語法:「怎麼了?」,「還好


嗎?」,「發生什麼事了?」,「我很好奇?」,「怎麼


辦?」。

 

15.父母面對「問題」時,應該掌握「關心人」,而非「關心事


件」。

 

16.例如當孩子拖延不去洗澡,父母練習不要用指責孩子的模


式、討好孩子的模式、對孩子說理的模式、自我打岔的模式,


更改為對話模式,例如「阿明,怎麼啦?你剛剛說八點要洗


澡。發生什麼事了?怎麼還在這兒呢?」。

 

17.進入對方的「感受」探索,並安頓對方。要如何讓對方覺察


自己的情緒,進而承認與接納?首先得知道情緒的存在,給予


情緒一個名字,邀請對方承認與接納自己的情緒,透過對話疏


導內在的情緒,例如「我知道你難過」、「我知道你生


」。孩子需要的是情緒被關照、情緒被梳理。孩子的感


受,若與身體相關,建議先關心身體為主,再梳理孩子情緒。

 

18.進入深層的對話,是在「感受」、「觀點」、「期待」、


渴望」層次工作。

 

19.核對問題,重新詢問對方:「你要問的是」,「你想表達


的是」,「你想說的是」,「你想要得到的是」,「你


希望我協助的是」,「你的意思是不是」,「我這樣理


解,你聽看看對不對?是不是你要表達的」。核對式提問有


助於聚焦、負責。

 

20.孩子提出類似問題,多半不是為了討論,往往是他們遇到困


難。

 

21.接納是生命的基礎價值。真正的對話是以「人」為主,對人


產生關懷。對話是光,能照進彼此的內心。對話的力量能回到


生命本然的力量,回到「生命的基礎價值」。關心孩子,接納


孩子,看重孩子,我們才能引導孩子看重自己,接納自己。對


話的目標,不是導向「我的」期待,而是「貼近」彼此的心


靈,陪伴孩子探索困難。

 

22.練習說愛。

讀書心得分享-對話的力量(寶瓶文化) 上篇

這本書是李崇建老師寫的,李崇建老師學習薩提爾很多年,將薩提爾的精髓活用在生活中,對話開啟心與心的交流,對話的本質在於關懷、欣賞與好奇,好奇的提問是接納的開始,專注和諧的對話,看似平凡的對話也能幫助對方覺察自己、梳理情緒、接納自己,讓彼此的對話帶來更美好的互動關係與力量,對方自然而然就改變了。

我列舉一些重點或美好的句子分享給大家。~~~~~~~~~~~~~~~~~~~~~~~~~~~~~~~~~~~~~~~~~~~~~~~

1.對話是教養的基礎,英國有句諺語:「父母對孩子的態度,


決定他的命運」。專注和諧與孩子對話,孩子通常顯得寧靜專注。

 

2.很多時候父母只是要孩子聽話,而非對話。有些父母常說,


不了解孩子。但觀察父母的對話,他們不是想了解孩子,只是


希望孩子乖乖順從,照著父母的意思罷了。

 

3.偏偏建立健康對話的基礎,要先拋開成績議題,也要先拋開


沉迷網路議題,從分享與互動開始。

 

4.對話看見豐富,對話需要真誠。父母常常忽略了孩子的正向


資源,當親子解構了爭執,不再彼此傷害了,不再為情緒控


制,孩子才有機會看到自己,決定自己。

 

5.三個「非語言訊息」:對話的姿態、語態與停頓。

 

6.邀請家長暫時卸下「期待、命令、意義化與說理」的語句,


而是轉向探索孩子的語句。透過和諧雙向的對話,會起了教養


的關鍵位置。教育不是輸入,不是把知識交給受教者而已,是


幫助對方打開覺知的門,開啟通往愛的核心。在對話中真心探


索,理解對方,就是充滿覺知與愛的過程。


7.大人在回饋時,內容要溫暖,訊息要明確,聲調需和諧,可


使他們的情緒較容易穩定。

 

8.孩子寫功課拖拖拉拉,在房裡玩耍太久了,家長常會說:


「還不趕快把功課寫完!都已經幾點了!」。上述語句若更改


為對話模式,可以這樣的呈現:「弟弟呀!怎麼啦?你功課還


沒寫完,怎麼在這裡玩呢?發生什麼事了?」。

 

9.不只是期待未被滿足,彼此的傾聽會被封阻,要是彼此觀點


不同,人們的耳朵也經常關閉,不懂傾聽,只想說服對方而


已。

 

10.人們若能關心「人」,而非關注在人的「行為」或「結


果」,那麼傾聽就啟動了。不是去看問題,而是看人的困難,


若只是看問題,會將人問題化。若是看見人的困難,就會看到


人的資源,看到人的力量,行為不是一個人的全部,轉化與溝


通就有了可能。

 


2023年7月28日 星期五

臨時公告

 

台南市政府宣布,因颱風影響,

112/7/28(五)停止上班、停止上課

本院依公告,門診及心理諮商皆停診!


造成不便,請見諒

2023年7月26日 星期三

臨時公告

 

台南市政府宣布,因颱風影響,

112/7/27(四)停止上班、停止上課

本院依公告,門診及心理諮商皆停診!


造成不便,請見諒

2023年5月30日 星期二

「停、看、聽」原則,與孩子一起練習挫折調適力(親子天下雜誌)

 

幫助孩子挫折調適,最重要的就是「適時放手」,透過「停、看、聽」原則,幫助孩子一起練習「挫折調適力」。

在親子關係中,挫敗是一個可以促發脆弱與無助的時刻,是一個允許情緒表達、靠近關係的機會,也是教導孩子自主的好時機。

以下提供「停、看、聽」原則,幫助孩子一起練習「挫折調適力」:

「停」,先沉澱一下

孩子遇上失敗的反應不盡相同,可能「覺得是別人害的、生氣別人、生氣自己」;有人是「沮喪、傷心、哭了」;有人可能是「害怕、逃避、放棄比賽」;也有人是「極度冷靜、若無其事」……

不管孩子的反應是什麼,都是一個不安的訊號,父母天性使然,很容易一覺察到這些情緒警鈴,就急著想要保護孩子或是解決問題,容易落入「孩子需要我」的陷阱中,而忽略了父母自己的需求,也忘了孩子本身所擁有的情緒調節能力。

故當孩子的挫折情緒訊號出現時,第一步可能要先停下來,不要立即「上鉤」,而是沉澱自己的狀態,先問自己幾個問題:

*現在心情如何?是否也感到挫折、沮喪、生氣?

*我的挫折感怎麼來的?是我自己的?還是孩子的?

*檢視自己對孩子「成功」的期待?

*檢視自己對「完美照顧者」的規條?

*我現在的能量如何?

「看」,觀察孩子的調適力

先去觀察、辨識孩子的求生存姿態,如果他們目前無法一致性的表達,也代表他們還在保護自尊,所以只要能跟孩子好好相處、傾聽心聲、真誠地表達,也就可以慢慢練習「一致型」表達。

「一致型」的孩子是能夠真誠地自我表達者,能夠為自己負責,以不逃避的態度重視自己及別人的感受,去傳達真實的心情及需要。

「聽」,傾聽他的心情及需求

挫折調適最終的目標,是幫助孩子能真誠地自我表達,並為自己的情緒負責,父母可以從好好地傾聽孩子的心情開始,不管他說什麼都好,重點是孩子願意與父母分享挫折或困境。當心情被好好聽到,孩子內在想被人肯定、在乎與被愛的需求才能得滿足。

 

‘’真正的「聽」,要用「耳」、用「目」、更要用「心」,是專注的、不能有干擾的。’’

「停」是最難的步驟

其實,大部分孩子遇上的生活挫折或失敗經驗,用「跌倒」可能更為適切,如果獨立走路是一個必經的歷程,那父母就要學習放手,不能過度保護孩子,讓孩子經驗跌倒後自己仍可以站起來,也能夠往前邁進。

往往本能的介入處理,卻抹煞了孩子面對挫折的調適能力及自主性。


                                 本文摘取自親子天下雜誌

2023年4月18日 星期二

找到努力的意義,幫孩子度過挫敗期(親子天下雜誌)

理解自己、接納自己、找到努力的意義,是幫助孩子度過挫敗的重要方式。

孩子正在學一些新的技巧,遇到了瓶頸因此稍微調整了給他的任務難度,讓他繼續做比較簡單的練習。

此時我們跟孩子說什麼,孩子會從我們的話語中接收到什麼訊息呢?

 

1.『你看其他人都會了,趕快練習』

*大人可能的目的:透過「不想比別人差」來激勵孩子

*孩子可能接收到的訊息:別人都會了,只剩我,我不夠好。你也覺得我不好。

*可能帶來的反應:挫敗、抗拒、覺得追上大家的目標好遠只想放棄。

 

可以這樣微調:

『你看其他人都會了,我們也繼續練習,就能跟他們一樣做得到!』

 

2.你再不會,大家要笑你了

*大人可能的目的:透過「不想被笑」來激勵孩子進步

*孩子可能接收到的訊息:不會、做不到、表現不好會被嘲笑。我不好,我會被取笑。他們是不是在笑我。

*可能帶來的反應:羞愧。隨時感覺自己被檢視、評價而不安。因為擔心會被嘲笑,因此會否認錯誤或不足,不想被發現自己不夠好。

 

無法微調

 

不要運用羞愧來促使孩子行動,也不要傳遞嘲弄失敗或取笑弱者的作法。

 

3.『你認真一點就可以學會了!』

*大人可能的目的:讓孩子知道認真就能進步

*孩子可能接收到的訊息:所以我學不會是因為我不夠認真、不夠努力,是我自己的問題。

*可能帶來的反應:自責,對於挫敗容易認為是自己的問題,而帶來比較多的負向情緒。

 

可以這樣微調:

『我們再繼續練習,就能越來越掌握這個技巧了!』

 

「每個人擅長的事情不同、即使努力,進步的程度也不一定相同」。

理解自己、接納自己、找到努力的意義,是幫助自己度過挫敗的重要方式。


                            


                                      摘取自:親子天下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