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暉暖心,心啟幸福

2018年7月25日 星期三

讀後心得分享


覺醒的你(方智出版社)
觀後心得分享
台南春暉精神科診所
林韋伶藥師/蔡幸芳醫師

    每個人都想成為更好更完美的人,然而想成為怎樣的人,就以怎樣的情緒餵養自己,迷失於別人界定你是怎樣的人時,就不斷失去自主的權利,也就只有你自己可以定義,是怎樣的人。

    
所照見的世界,如同自己內建程式般的反射,腦袋聰明的機制,經由記憶經驗的過篩,不斷的分配和批判,對未知感到陌生且恐懼,對事件結果產生的不安全感和失望。而這些恐懼、不安全感、失望如幻象般的不存在,卻深深的主宰左右你所下的每個決定和反射

      當你願意試著,不帶任何批判的方式看待自己與他人時,就會開始重新架構自己以為認知的世界,轉化被受牽制的想法,進而影響行為,達到真正內在的改變。


願上帝賜我平靜,接受我無法改變的事
願上帝賜我勇氣,改變我能改變的事
願上帝賜我智慧,能夠分辨兩者的差異    
尼布爾祈禱文--美國神學家尼布爾


讀後心得


男人的情字這條路(大塊文化)

台南春暉精神科診所
蔡幸芳醫師

作者是台灣資深心理師羅秋怡,書中舉了幾個臨床個案或夫妻的故事,從故事中讓我們可以重新理解另一方與審視自己。在臨床工作及生活上我常在思考為什麼一開始有愛的二個人、也承諾彼此相互扶持而結婚,走到後來卻內心傷痕累累以致於絕望、離婚。

從故事中可以看到夫妻二個人的溝通品質與態度很重要。每一個人都清楚知道自己嗎,二個人是否真的有溝通清楚,對於對方我們真的理解與尊重嗎,我們願意為了對方的需要而調整自己嗎,我們都有足夠的魄力與努力擔當起自己該負的責任嗎?常常我們只是從自己的角度看著對方,或根本看不到對方而只看到自己,或可能因為我們不在對方那個位置,因而無法感同身受,無法同理到對方

生活本來就有很多辛苦,如果不願意一起承擔,一方或雙方承受著痛苦,當面臨外界的壓力(公婆、孩子、三姑六婆、工作等等)加重或婚姻殺手(外遇)到來時,已經脆弱的關係就更經不起而崩潰。

男人與女人有很不一樣的需求、感受、期待、文化要求、溝通方式等等,我們的家庭、教育、文化有讓我們學習到與另一方的相處之道嗎?在書中的故事中有些人只是複製自己父母的相處模式,或維持自己被父母照顧或操控的樣貌。就算我們的母親可以忍受我們的父親,但母親可能過得並不開心,如果我們以為模仿父親的模樣,我們的太太就會如同我們的母親般忍受,那就大錯特錯,因為這二個女人是截然不同的,我也常常覺得現在的女人已不再像過去傳統的母親那般願意忍耐,所以男人如果不隨著時代的改變而成長,夫妻關係終究會出現問題。

很多男人追求事業成就,但事業有成而家庭毀掉,真的會感到人生成功嗎?如果你也期待有一個美滿的婚姻及家庭,記得在追求事業成功的過程,別忘了投資一些時間與心力在經營夫妻關係與家庭關係上,不然當你失去時才察覺也難以挽回而後悔莫及了。

在婚姻中一方一味的退讓也不見得能讓自己與婚姻幸福快樂。我在哈科米的工作坊中學習到在任何關係中我們需要清楚知道自己的界限在哪裡,什麼是我們的必要、什麼是我們的想要,我們需要努力清楚、溫和而堅定地去維持住自己的界限,才不會在不斷退讓中感到無力感與挫敗、痛苦,但也不是攻擊對方,也不會因攻擊對方而得到自己想要的,我們也需要在關係中穩住自己的情緒

讀後心得分享



情緒勒索 (寶瓶文化出版)
陳秋燕護士/蔡幸芳醫師

讀完這本書我深深地感覺到自我價值感的重要性,在面對情緒勒索者最擅長做的事『貶低你或你的能力(自我價值),引發你的罪惡感,剝奪你的安全感』,唯有提升自我價值感,才能避免被情緒勒索者勒索

自我價值是甚麼呢?自我價值代表對自我的評估且接納,以及尊重自我的態度,就是『我的存在,就是我的價值所在,我並不需要費力去證明甚麼、做到甚麼。我的存在,就是有價值,有意義的。』也就是對自己完全的接納。
要如何提升自我價值感呢?

首先要學會重視自己的感受,並且表達自己的需求與感受。當我們不表達出自己的感受與需求,別人怎麼會知道我們需要甚麼,當你向對方表達出自己的感受時,對方不肯接受你的感受與需求時,那不是你的錯,這個觀念很重要喔!因為你有權利表達出你的立場,表達出『你不想要犧牲自己的感受與需求去滿足對方。』當你學會表達自己的需求,才能讓對方知道:這界限內是我的領土,你需要尊重我的感受,而我的感受,正是你不能侵犯的範圍

面對情緒勒索者時,你可以跟自己說的幾句話:

你或許可以使用很糟糕的態度對我,但我不需要忍受,也不需要被影響。因為你的情緒,是你的責任;而我的情緒,當然也是我自己的責任
我可以為自己作主,我可以有這樣的感受,而不需要他人允許。我不用擔心我的感受是不是錯的,我也有權利決定自己要怎樣做。
你可以自己選擇,不用滿足別人的需求,你可以選擇不承擔別人的情緒責任,你可以先只照顧好你自己的情緒,而不用總是替別人著想。
別人的情緒,不是我的責任,我人生的目的不是為了滿足別人的需求,而是滿足我自己的需要。
 身為一個人,我們有感受、有需求。我們應該被尊重,被理解,而不是被『你應該』的教條壓抑,使得兩人互動時,只有一個人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