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暉暖心,心啟幸福

2012年9月24日 星期一

教出好兒子_陳秋燕護士 / 蔡幸芳醫師


教出好兒子(野人出版)
讀後心得分享
春暉精神科診所
陳秋燕護士 / 蔡幸芳醫師

這本書和我之前看過的親子教養的書稍有不同,這本書裡有提到男孩和女孩的差異性之外,有個很重要的成長三階段。
1.從出生到六歲:學習愛的階段。這時期主要照顧者是媽媽,媽媽要給予大量的愛和安全感。媽媽在教導和談話時展現的樂趣有助於孩子大腦發展語言,讓孩子更容易與人相處,孩子從媽媽身上學習如何愛人。
2.六歲到十四歲:父親影響最深遠的階段。六歲左右的孩子開始會鎖定爸爸,想要跟爸爸在一起,開始學習模仿爸爸如何當個男生,這個時段爸爸一定要空出時間陪伴孩子。
3.十四歲至成人:除了父母外,需要其他的教導者及成人的關心的階段。十四歲開始,男孩的發育速度很快,這是因為體內有一個重要的改變--睪固酮,睪固酮會使男孩突然長高,手腳變長、第二性徵出現、情緒會焦躁不安。這階段的男孩和父母親相處會有很多磨擦,會讓彼此抓狂,這時需要有一個好的教導者關心孩子並協助孩子,逐漸帶領孩子進入寬廣的成人世界。這個教導者可能是伯父、叔叔、舅舅或老師。

第五章主要是說明父親在家中的角色。我覺得這一章很重要,大部分的家庭都是母親和孩子相處的時間比較多,父親主要就是賺錢,在今日的社會父親這樣是不及格的。給父親一些教養上的叮嚀:
1. 積極的和孩子相處、聊天、玩耍、做事、旅行,抓住每個互動的機會。
2. 和另一半一致性責罰孩子會有比較好的效果。
3. 男孩會模仿你,模仿你對待媽媽的方式。他會學習你的態度,當你願意表達情緒,他才能學習表現自己的情緒。
4. 大部分的男孩都喜歡又摔又滾的遊戲,父親可以和男孩一起玩,同時在遊戲變得太激烈時停下來,訂定一些規則,藉此教導他們自我控制。
5. 教導你的兒子尊重女性,也尊重自己。
第六章是說明媽媽對兒子的影響。給媽媽教養上的叮嚀:
1. 你對一般男性的觀感會在無意間反映在照顧男孩的方法上,要小心,別在這個無辜的男孩身上加入太多的偏見。
2. 小男孩會從母親身上學習愛,請溫柔的對待他們,享受美好的共處時光。
3. 告訴兒子女孩都在想什麼,教他如何和女孩好好相處。
4. 稱讚兒子的外表和談話內容,讓他產生自信。
5. 隨著兒子的成長不斷調整教養方式。注意他的生活是否安全、健康。對於青春期的兒子要稍微放手,但是別和他的想法脫節,注意他有沒有做些超出能力之外的事。
6. 讓青春期的兒子學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別和青春期的兒子激烈爭吵。
7. 親自動手做能建立他們的自尊心。從小就鼓勵他們下廚,並且享受他們的成果。.
8. 請不要阻礙父子的交流,或是代替爸爸教養小孩,你和孩子的生活都需要爸爸的參與,鼓勵兒子和爸爸發展親密關係。
這本書裡還有提到許多教養男孩的問題與解答,例如:單親媽媽要怎樣教養男孩?
對媽媽們在教養男孩上,這本書應該會有很大的幫助喔!

2012年9月21日 星期五

網路文章分享:我們能陪孩子多久


※點選以上圖片可觀看影片哦~
【閱讀】我們能陪孩子多久
我們能陪孩子多久
3歲:孩子上幼稚園了,看著他小小的堅強的背影,
心中又喜悅又有點小小的心酸。
離別了一整天,孩子看到你高興地奔過來,撲在你的懷裡,跟你說:
「媽媽,我想你了。」那一刻,抱著孩子就像抱著整個世界。
6歲:孩子終於上小學了,這是多麼值得紀念的事情,
他的人生從此翻開了新的篇章,卻沒想到,這也是孩子離開我們的第一步。
孩子已經對與你分開一天習以為常了,而且喜歡每天去學校,
甚至,有時還會說:「媽媽,在家好無聊,沒有小朋友和我玩。」
12歲:孩子上國中了,有的開始上寄宿學校,
一個月或幾個月回一次家,才能見上一次面。
他們開始不再依賴你,甚至,喜歡和你對著幹。
你想幫他們做點事情,他們說:「媽媽,我自己來吧。」
突然覺得這句話讓我們覺得好失落,孩子是不是不再需要我們了?
18歲:孩子離開你去上大學,一年回來兩次,
回來的幾天前,家裡的冰箱就裝不下了,準備了各種各樣他喜歡吃的東西。
可是一回來打個照面,就忙著和同學、朋友聚會去了,
從此,你最怕聽到的一句話:「媽媽,我不回家吃飯了,你們自己吃吧。」
大學畢業後,孩子留在了遠方工作,
一年也難得回來一次,好不容易回來一趟,幾天就走了。
那時,最盼望的就是孩子的電話,
希望孩子對你說一聲:「媽媽,我很好,你保重身體。」這樣就足夠了。
孩子結婚了,回家的時間有一半分給了你的親家,見面就更少了。
你已經習慣只有老兩口在家,但是,
你最希望聽到孩子對你說:「媽媽,今年我回家過年啊!」
當孩子有了他們自己的孩子,我們已經不再是他們的家庭成員了,
他們的一家三口(或一家N口),已經不包括我們在內了。
我們慢慢習慣了這樣的日子,只是在閒來無事的時候,
經常翻翻相冊,看看我們自己的一家三口。
無論孩子身在何方,卻永遠是我們家庭中無可取代的一員。
是啊,其實當孩子在身邊的日子,我們是多麼幸福,
可是有時我們卻會抱怨:抱怨做了太多的犧牲,抱怨孩子不懂事,
抱怨生病,讓你操碎了心,抱怨為了培養他,花費了太多的精力與金錢……
可是10多年後,就算你想要,也沒有機會了。
孩子會不停地成長,過了這個時期就再沒有這個時期的習性。
你是不是常常在孩子斷奶後懷念餵他吃奶的日子,
可是那時你卻覺得好累、好辛苦、好厭倦。
是不是看到他小時候吮手指的照片覺得好可愛,
可是你曾經卻為了要不停地給他洗手而煩惱透了。
是不是在他褪去童聲後,特別想念曾經奶聲奶氣的聲音,
可是他以前撒嬌的時候,你卻很不受用。
是不是當孩子去上學後,你特別懷念他黏在你身邊的日子,
可是以前你卻總在想他要什麼時候才能去上學啊……
時間無法倒流,過去了就永遠過去,孩子能呆在身邊的日子是多麼難得與寶貴。
正因為如此,就應珍惜與孩子相處的每一刻,也更應心存感恩,
謝謝上天給我們一個孩子,讓我們分享與見證他成長的每一刻。
無論孩子帶給我們多少困難、煩惱、甚至挫敗,無論讓我失去多少睡眠、時間、金錢、精力,我仍然豁達,因為,這都是上天的恩賜。
當孩子在身邊的每一天,我們都會讓他覺得幸福,
也讓我們都有一個美好的回憶。
我們不希望給孩子太多壓力、束縛,更不想給他牽絆、阻擾。
我們會適時管教,也會做量力而為的投資,
因為我們有責任與義務教會他生活的本領,好讓他來日自由快樂地飛翔。
我們會告訴孩子:就算所有的路都行不通,
還有一條路可以暢行,那就是回家的路……
(來源:網路文章
陪孩子成長是生命過程中 寶貴與甜蜜的回憶
陪著另一半白首到老 需要更多的珍惜與扶攜)

2012年9月18日 星期二

睡滿7小時 保持記憶敏銳 (台灣新生報 2012-09-17)


睡滿7小時 保持記憶敏銳
記者黃子倫/綜合外電報導 | 台灣新生報 – 2012917日 上午12:07

一項針對護士健康狀況的研究發現,晚上睡滿七個小時,能保持其記憶的敏銳性。

據美國疾病管制局研究發現,有四千多萬名工作者每晚睡不到六小時。有越來越多證據顯示,每天睡眠超過或少於七個小時,與心臟疾病及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增加相關,由於心臟疾病及糖尿病與記憶問題增加可能有關,所以推測睡眠時間也可能影響記憶。

研究人員檢視超過一萬五千位護士參加健康研究的數據,請他們回答平均一個晚上睡多久。並在安排受試人員接受一系列的記憶測試,包括:工作、日常生活的狀況等等。每隔一年進行一次,共六年。

結果發現,受試人員從中年邁入老年後,若睡眠少了兩個小時以上,記憶力會變得比較差;而睡足七個小時的受試人員,在記憶測試的表現上也較優秀。美國阿茲海默氏症協會的狄恩‧哈利博士指出,這篇研究沒有顯示出因果關係,只是睡眠和記憶力之間有關,讓我們除了預防心臟疾病和糖尿病之外,又多了一個晚上要有良好睡眠的理由。

研究作者迪摩爾博士表示,希望這篇研究最終能導致新的策略,以防止記憶和思維能力受損,以及阿茲海默氏症。研究人員也正試圖找出,睡眠是否會影響保護老年失智症的大腦化學物質。
他建議,包括周末都要保持正常的睡眠和起床的時間,建立規律、舒緩的睡前活動,例如泡熱水澡,然後讀一本書或聽著輕鬆的音樂,避免咖啡因、巧克力、以及尼古丁;另外,要睡在舒適的床墊和枕頭上。

2012年9月17日 星期一

認清失眠類型 對症下藥讓你一夜好眠(中時健康 2012-08-27)


認清失眠類型 對症下藥讓你一夜好眠
【中時健康 趙欣/台北報導】2012.08.27

  現代人由於生活忙碌、工作壓力大,不少人深受失眠困擾,一心想睡卻又無法成眠,甚至影響到白天的活動,即使吃了安眠藥也無法徹底解決。中醫認為,失眠症狀可分為起始失眠、間斷失眠以及終點失眠等三種類型,必須針對個人症狀和原因,才能找出合適的治療方式。
  聶美華中醫師表示,起始失眠的患者,可能躺了三個小時都睡不著;而間斷失眠,則是睡著後,容易因為一點小聲響或是起來上廁所後,就無法再度入睡;至於終點失眠或是早醒失眠的患者,不但不容易入睡、半夜容易醒來,甚至天還沒亮就起床,常發生在60歲以上的老年人身上,有血管硬化或高血壓者也容易出現這些症狀。

  心病需心藥醫,聶美華中醫師認為,治療失眠問題除了吃藥,最重要的是內心恢復平靜,不要有太多紛擾,才是根本的解決之道。最好是心胸要開闊,將蜚短流長拋開,如果沒事就找老公或老婆吵架,最後一旦由言語衝突變成肢體暴力,越想越生氣,結果造成失眠對身心傷害都大。

  造成失眠或情緒不穩定的原因很多,例如失戀或工作不順都是常見原因,中醫會以括蔞、梔子、柴胡、鬱金、菖蒲、甘草、白芍來治療這一類型的失眠患者,副作用低,而且柴胡可疏肝解鬱,括蔞有化痰之效,梔子則可以清心火,鬱金和白芍有補血作用。對於心煩意亂、煩躁不安的失眠患者,這個藥方可瀉心火,心頭沒有煩悶之後,自然睡得比較好。

  另一種是精神病狀的失眠,可能吃了太多西藥或安眠藥,副作用反而導致睡眠狀況更差。原因可能是體位性低血壓、心動過速、心率不整或暫時性呼吸中止,這些症狀都能透過中藥可以解決,只要在上一個藥方加上大黃,瀉掉相關燥症狀之後,會有明顯幫助。

  還有一種頑固性失眠,病人每天只能睡一到三小時,每到就寢時間就心慌,擔心自己睡不著,吃西藥也無法熟睡,就算加重藥劑最多也只能睡足四小時。聶美華中醫師表示,治療此類失眠,可用三稜、莪朮、柴胡、白芍、珍珠母、夜交藤、酸棗仁、丹參、當歸、白朮和茯神等等,兼顧行氣活血、疏肝解鬱、氣血同治的效果,將五臟六腑調整到比較健康的狀態,藉以達到治療失眠的目的。

  至於更年期的失眠,病患情緒常會有歇斯底里的症狀,中醫師會用百合、生地來治療;此外,對於更年期的氣虛和胡思亂想,可用浮小麥、麥門冬、炙甘草、茯神和珍珠母等藥材,有養心凝神之效。

  中年人容易消化不良,容易發生十二指腸潰瘍,有時候睡到半夜肚子痛。中醫講胃不和則臥不安,所以要健胃整腸,這時可用加減保和丸或珠貝散修補胃潰瘍,腸胃能維持健康,睡眠自然安穩。
(引用自中時健康:http://health.chinatimes.com/contents.aspx?cid=5,61&id=15400)

癌患常憂鬱 自殺風險高(中央社2012-09-16)


癌患常憂鬱 自殺風險高
10:34:28
(中央社記者張榮祥台南16日電)42歲蔡姓婦女得知罹患乳癌,經常處於驚恐狀態;接受化療後,憂鬱情緒明顯,充滿負面及自殺念頭,最後接受精神治療。

這名婦女是台南市立醫院的病患,1年多前被告知罹癌後,出現焦慮不安、心悸、胸悶、睡眠障礙、易做惡夢及半夜驚醒等症狀,近半年接受化療,更不願和家人說話,不想吃東西,甚至不配合服藥。

蔡姓婦女對家人說,自己不想拖累家人,言談中充滿無望感。院方給予抗憂鬱劑及支持性心理治療後,才獲得改善。

台南市立醫院身心科醫師周甲錡說,研究指出,癌患和病魔纏鬥過程中,約有47%的病人會出現符合精神疾病的症狀,其中以適應障礙症占68%居冠,憂鬱症也達13%

他表示,治療無法使癌患獲得最適當的健康狀態,隨著疾病進展,癌患身體疼痛程度變化,生活品質變差,及對社會心理壓力適應不良的反應,會使癌患有適應障礙、失志、憂鬱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或自殺問題的發生。

周甲錡說,憂鬱症是癌患自殺的重要危險評估因子,癌患自殺風險約是一般人的2倍到4倍,癌患必須有家人的陪伴和支持,必要時得尋求心理醫師的協助。

2012.09.16 知安根_陳碧玲講師 演講活動照





2012年9月12日 星期三

自律神經失調 職場老虎變病貓 (中央社2012-09-10)

自律神經失調 職場老虎變病貓
中央網路報http://www.cdnews.com.tw 2012-09-10 13:45:35

(中央社記者黃進恭台中10日電)醫師今天表示,民眾罹患自律神經失調已有年輕化趨勢,因深受手麻腳麻、暈眩或心悸困擾,上班無法安心,成為職場「病貓」。


台中澄清醫院中港院區神經內科主任葉守正今天表示,一名30歲女性主管,多年來身受手麻腳麻困擾,連打電腦都無法專心,四處求醫。


葉守正說,女主管每次都被診斷不同病因,甚至被診斷為腦部多發性硬化症;她為安心接受治療辭掉工作,但病情仍未獲改善。


葉守正表示,這名女主管接受自律神經反射檢查,從腦血流、呼吸速度、心跳變化、皮膚阻力和流汗情形等方面分析後,確定罹患自律神經失調症。


葉守正說,女主管找到真正病因,經量身打造治療方法後,目前返回職場,手麻腳麻困擾消失,成為快樂的職場人。

 找不到病因的恐懼感,往往造成年輕人在職場上重大打擊。葉守正表示,民眾罹患自律神經失調症有年輕化趨勢,導致年輕人上班無法安心,成為職場「病貓」。


葉守正表示,自律神經功能失調治療,主要是調整患者神經傳導物質活性相關作用,使自律神經恢復正常功能,也可做藥物、運動、補充營養素、中樞神經激素調解等治療。

亞斯伯格症適應生活 需重教養態度 (優活健康網 2012-09-08)


亞斯伯格症適應生活 需重教養態度
優活健康網 – 201298日 下午4:00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小學四年級的王小弟與其他小朋友有些不同,常常因過度堅持遊戲規則難以融入同儕遊戲,對許多生活細節也十分固執,情緒起伏大,父母及老師在協助他生活適應上感到困難,到兒童心智科門診求診後。醫師評估,王小弟呈現亞斯伯格症的特質。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吳思穎醫師表示,王小弟在人際溝通方面,理解非語言(眼神、表情、肢體動作等)社會訊號的能力較同齡孩子弱,在表達自己的情緒或對他人的情緒做出回應方面較有困難。

 

目前醫學界對亞斯伯格症或高功能自閉症的研究發現,其成因與許多因素相關,包括基因、妊娠過程的不順利、腦部損傷等,但有時並無法在每個個體身上找出明顯的致病因子,腦部影像學的研究則發現一般人在成長過程中大腦神經迴路會不斷修飾,形成如同高速公路般快捷、直達目標的迴路,在泛自閉症個體的神經迴路則顯得較複雜,也會有些與一般人不同的新迴路,因此有研究者推論,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何亞斯伯格症和自閉症的個體在社會互動能力上需要較一般人更費力,也或許可解釋他們為何也有一些優秀過人的興趣和能力。

 

吳思穎醫師建議,像王小弟的情況,不僅要去協助其加強社會互動的理解及表達,家長、老師和身邊的人們,也試試用心去理解他們值得肯定和支持的想法,例如,王小弟常存助人之心並仗義直言,其背後的價值觀確實值得好好尊重並滋養,在這樣的理解下,去教他如何適切地表達,也協助其他孩子們學著尊重和理解,這樣的教養態度,相信會輔助更多亞斯伯格的孩子們,在友善而被理解的氣氛中,成長為優質的生命個體。

2012年9月6日 星期四

李國修、王月夫婦採訪:我就是要你功課爛


成績 不保證成就
成就 不保證人生
父母要給孩子的 是有夢想的未來

【李國修&王月:我就是要他功課爛】
*一個小孩在唸小學的時候,如果有下床氣,功課一定不好。
*李國修的父親在他小六時對他說:你唸多少書我不介意,將來進社會不要當流氓就好。在李國修兒子小三數學只考八分的時候,他告訴兒子一樣的話,我不介意你的成績,只要你人品好就好了。
*孩子我要你贏在起跑點,這是一個錯誤觀念,傷害多少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孩子我要你贏在起跑點,很多都是父母的一個替代和補償作用,很多孩子的所學都是父母自己做不到要孩子去完成他的夢想和願景,以致於孩子背負著壓力。
*我們敎孩子三樣:1.想像力、2.幽默感、 3.學會愛。
*李國修兒子大一申請美國藝術大學的自傳上寫著:我從小成長在一個幽默創意的家庭,我父母從不給我設限;我依照自己的思考成長,我12歲那一年就試著分析我自己,而且我思考自己未來的職業。我父親在他的自傳上提到,我願意死在舞台上;如今我要接續我父親的意念,我要永遠活在舞台上。
*當孩子跟你說「媽媽你看」的時候,一定要回頭看他在做什麼或發現了什麼,現在不看以後就看不到了。

*兒子到12歲當還跟爸媽一起睡,因為怕鬼。李國修說,孩子與父母一起睡得越長,他越愛家,離家越近。
*李國修的女兒說,我們家是以健康快樂最重要,從小我們家都是充滿著歡笑。從小爸爸常跟我們講很多笑話,一起玩;媽媽都說我是她最好的朋友。我很高興我生在這樣的家庭。
*我們家很少講「不」。父母不要壓抑小孩,給小孩設限。讓孩子說不,父母要學會被孩子拒絕。
*生命會自己找到它的出口,當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她們會找到自己的出口。父母跟子女之間要建立四信:信心、信用、信任、找到他們彼此的信仰。
*老師工作壓力也很大,很多老師有憂鬱的,你如果一味的否定孩子:「要聽老師的,一定是你的問題,那小孩就不說了。聽聽孩子的聲音」
*憂鬱症很多因為壓抑所有憂鬱症來自我們無法抵抗壓力,我們沒有一個人教我們怎麼紓壓;紓解釋放壓力,從小我就教育我的孩子:想哭就哭、想笑就笑。
13歲的兒子問李國修說,「你怎麼找到自己的?」他回答:13歲談這還太早,你必須先找到興趣」。
13~22是人生當中尋找自我的黃金關鍵期,鼓勵孩子從他的興趣去培養;興趣比分數還重要;找到興趣還是可以在人生舞台發光發熱。

*女兒暗戀告白被拒,告白的過程中媽媽陪著順稿怎麼跟對方告白,最後剛女兒被拒絕後,陪著孩子面對後續的一切。告訴孩子:「不屬於你的人或事都會過去,屬於你的必定會降臨」。

孩子為何歪理一堆? (台灣新生報 2012-09-03)


《世紀專欄》孩子為何歪理一堆?
台灣新生報 – 201293日 上午12:05
文/陳竹月 

孩子不在乎他人感受,肆意非為、歪理卻氣壯的情況,應該是老師在班級管理上最頭疼的現象之一了。而且一不小心,很容易在孩子胡言頂撞下,演變成師生衝突。

同學讓老師生氣的歪理很多,例如:「我媽媽都不管,你管什麼?」(此處「媽媽」可以自由替換成校長、教官或隔壁班老師。)「我是為了讓你高興所以說謊。」「人沒有道德又不違反法律。」……有的孩子就這樣和老師辯駁10多分鐘,怎樣也不肯承認錯誤。如此「頭頭是道」地捍衛立場的孩子,多半都很聰明,平常也看似明辨是非。但是犯錯當下,情緒失控之際,就會冒出一堆匪夷所思、聽了夠嗆,許多老師謂之為的「鬼話連篇」。想當然耳,這樣強詞奪理的孩子不僅難以要求,在班級人際關係上,也時常觸犯眾怒而不自知。令人擔憂的是,如此情緒障礙的孩子越來越多,不僅讓老師疲於奔命,班級問題也隨之升高。

我遇到過兩個「逞口舌之能」較為嚴重的個案,同學人際關係都不好。巧的是,這兩個同學的家庭有個共同點,那就是父母不約而同地告訴我:「我們從來不打他,從小都和他『講道理』。」雖然我也不贊成體罰,但是一定要有讓孩子矯正錯誤的方法。那麼小年紀的孩子就目中無人、一副「你奈我何」的模樣,實在不能不讓人覺得家長並非「講道理」、「善溝通」,而是對孩子「無法可治」,導致他認為許多事情僅憑口舌、硬拗、不認錯就可以過關。顯然家長「講道理」的教育方式沒有出現孩子「尊重道理」的結果。

最令人困擾的是,由於這樣的同學在言語上不遵循社會規範,所以在對老師、對父母陳述時屢生誤會,甚至到要交叉對比、仔細蒐證才肯說實話。許多老師為了不願惹上麻煩或是避免衝突延誤進度,也就對這樣的孩子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曾經有位資深輔導老師觀察其中一位孩子的狀況之後對我說:「明顯孩子從小就被寵壞,學會用強辯就可以解決事情。」當孩子年幼時就對權威存有漠視、挑釁的想法,毫無敬畏之心,可以想見他會在團體生活中與老師會產生多大的問題。

姑且不論孩子是否被寵壞,倘若在孩子扭曲強辯之下,家長認為小孩不理解、不明是非,就希望減輕處分,往後只有變本加厲。我曾經因為一位同學屢生事端,家長拒絕面對,我只有要求輔導室的特教老師協助,了解他是否有特殊障礙。老師思索片刻以後對我說:「家長如果不同意鑑定我們也沒有辦法,但是我建議老師該處分的還是要處分。因為如果他沒有問題,只是養成了壞習慣,就應該矯正。如果他鑑定後真的有情緒障礙,也應該接受輔導或處分,否則我看過很多孩子父母拿這個藉口當免死金牌,漸漸地小問題就變成大問題。」

因此,父母的態度才是最大關鍵。然而相反的是,時下許多家長都會動用媒體、法律、民代、議會、攻擊的方式對校方與老師施加壓力。如果凡事都以孩子的角度為角度,哪叫「溝通」呢?只是要他人聽命罷了。曾有老師如此哀嘆:「教育過程最大的挫折不是來自孩子,而是父母。」許多只有父母可以忍受的壞習慣,卻要團體成員來承擔,怎能不成為老師莫大的壓力以及滋生事端的導火線?

上述兩個同學,其中一位因為父母支持老師,願意接受輔導,在多位老師與教官的監督下銷過,欣喜的是在他畢業之前判若兩人,除了不再強辯、彬彬有禮之外,基測成績也大有進步。而另一位同學,則因為家長過於聽信孩子的話,認為應該特別體諒同學,甚至不惜動用民代,導致學生表現益形極端,最後基測成績也不如人意。

即使在面對歪理時難免火冒三丈,然而我始終相信「沒有人會故意惹人厭」,因為這違反了人性。日前一則新聞報導,使我對於這樣的孩子有了更深的了解。三總精神科醫師發現,有一些被貼上「白目」標籤的青少年,其實是腦部出現問題。研究發現這樣的孩子面臨挫折反應時,腦部某一區域不夠活化,必須配合吃藥與情緒治療。這讓我想到2004年時,由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的AntoineLutzRichardDavidson所發展的研究,證明了打坐可以改變大腦的結構和功能。研究發現,長期打坐的僧人思考更正面,在聽到求助的聲音時,比普通人的腦部更為敏銳。這些都說明了「不講道理」、「缺乏慈悲心」,並非天生也非不治之症,可以透過輔導治療、打坐而改善。我理解到原來孩子的歪理強辯也是一種病,而最好的方法就是學習打坐靜心。這樣的發現對教師來說,不啻是一大福音啊!(轉載自「大紀元網」)

2012年9月4日 星期二

推薦書籍:「一路上,有我陪你」 作者:蔡昭偉(蔡傑爸)


一路上,有我陪你

作者:蔡昭偉(蔡傑爸),李翠卿/文字整理

出版日期:2012 07 23

〔楔子〕

爸爸,為什麼?
 

「爸爸,地球上有成千上萬的生物,為什麼偏偏只有人類需要錢才能活下去?

為什麼人類一直追求奢華、繁榮的同時,還要一直破壞大自然的生態,卻毫無自覺?」

嗯,我要想一想……

「爸爸,為什麼我有人類的外表,可是卻和人類的行為不太一樣?

為什麼我沒辦法跟一般人一起玩?」

「爸爸,我也很想像正常人一樣說話,可是,我真的做不到!就算我努力說出來,也沒有人聽得懂!」

「爸爸,為什麼大家要用不一樣的眼光看我?我是稀有動物嗎?」

孩子, 我們沒有辦法去管別人怎麼看我們,我們只要認真過每一天,享受生命賦予我們的每一天,就算全世界的人都不願了解你,至少,我還在……

爸爸再怎麼努力,也改變不了世人對於自閉症的標籤,但是,爸爸從你身上,已 經得到夠多了。

 

孩子,是你讓我懂得認真去體會這些人生的道理,你的存在,就是要帶給身旁的 人懂得珍惜與單純的快樂。而且,每一天都要實踐!

 

從「天才」到「自閉兒」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一位父母殷切期望的,當然,我也不例外。

我兒子名叫蔡傑,之所以取名為「傑」,就是希望他成為人中豪傑。

這是我們家族的第一個孩子,打從知道妻子懷上蔡傑的那一刻起,我就對他充滿期待。蔡傑還在妻子肚子裡的時候,就開始聽胎教音樂;他五個月大時,妻子在臺北參加抽獎,抽中一套迪士尼的教材,我特地開車去載,教材多到幾乎把車子塞滿。

這套貴族教材一套就要十幾萬,以我們夫婦的收入來說,絕對負擔不起,沒想到我們竟然能幸運抽中,全家人都歡喜地想:「這一定是天意,上天要我們好好栽培蔡傑成龍成鳳!」

在那個幸福的當下,我深深相信:我們家蔡傑長大後可能是個天才,就算不是天才,也一定會比別的孩子更聰明。

我認真看了許多早期教育書籍,蔡傑出生以後,我便開始實施零歲教育,期盼把他打造成一個「資優生」。

除了每天聽迪士尼的CD、看迪士尼的DVD和課本;也讓他聽九九乘法、三字經、二十四孝、童謠、古典音樂,看東森幼幼及新聞節目,還會抱著他唸故事書、玩益智玩具。每次帶蔡傑出門,我都不厭其煩,沿途一一指認各種商品名稱教他辨識……,恨不得能一口氣將這世上所有的知識都教給他。

 

看著才一丁點大的小蔡傑,我心中滿溢著幸福的美夢,幻想著他長大的模樣。是的,他一定會像他的名字一樣,傑出、優異、出類拔萃……也許他會成為醫師、律師或工程師,哦!甚至可能是科學家,是另一個愛因斯坦!

 

我為蔡傑寫了一本日記,打算翔實記錄蔡傑的「資優教育之路」。我萬萬沒想到,這本日記,最後會變成一個自閉兒父親的教養點滴。

 

蔡傑一歲半時,我開始有些疑惑。

迪士尼每個月都會寄來月刊,裡面有父母們分享的小故事,他們都說,自己的孩子只要聽過幾次,就跟著說或唱,或是用英語指出生活周遭的小東西,而且,那些父母還只是被動的播放教材而已,並沒有刻意引導。

我相信,我應該做得比別的父母更認真,但這些童謠、英文字母,蔡傑已經聽過千百次,為什麼卻完全做不到呢?

不要說是英文,我們家蔡傑甚至連中文都不會。

看著附近街坊年齡相仿的孩子開始牙牙學語,我心裡很不是滋味,但我仍強自鎮定,不斷說服自己:「也許我們蔡傑是『大雞慢啼』,再過一陣子,他一定會突飛猛進、給我驚喜的。」

然而,我的期盼卻落空了。到了兩歲,他始終沒有給我任何「驚喜」。

妻子多次提到要帶蔡傑去看醫生,但學中醫的父親卻持反對意見,堅信「孩子大一點自然就會好了」。可是,隨著時間過去,蔡傑並沒有「自然好起來」,我的內心愈來愈煎熬。

 

蔡傑兩歲半那年,我終於忍不住了,帶他去醫院,填了一大堆表單、做了一連串繁複的檢查,除基本的驗血、驗尿外,還做了聽力測試、腦波檢查、認知測試等。

醫院讓我填了一份長長的問卷,乍看問卷,許多題目看起來都是很簡單的基本動作,我忍不住嘀咕:這有什麼好問的?我的孩子又不是傻瓜!

但是當我逐條檢視對照,心裡的恐懼開始一點一點的浮現……

 

◎可以認出自己的相片…………………………否!

◎說出否定句、過去式…………………………否!

◎聽從兩個連續相關的指示……………………否!

◎用名字表示自己………………………………否!

◎在句子用「是」來表達(不是球)…………否!

◎知道性別………………………………………否!

◎在疑問句後加「嗎?」、「呢?」字………  否!

 

測驗表格,我每答一題「否」,心就再往下沉一點,我們家蔡傑到底怎麼了?我好惶恐。

一個月後,診斷書出爐,原來,我們家蔡傑不是天才,也不是資優生,而是個有廣泛性發展遲緩,重度語言障礙的自閉兒!

這對一心要成為「資優生爸爸」的我來說,不啻是個晴天霹靂。

那一夜,我輾轉反側,怎麼也睡不著。

孩子,我該如何面對這樣的你?
(更多內容請點此連結到博客來哦~)

6招,讓注意力UP UP!(親子天下37期)


6招,讓注意力UP UP
2012-08 親子天下雜誌37期 作者:李宜蓁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的孩子常被稱為「過動兒」,但其中有一群注意力不足亞型(ADD)的孩子,看起來安靜、木訥,剛好與「過動」形象相反。他們上課時眼神常放空、學習效率差,卻因為不妨礙同學及老師,反而常被忽略……


佳琪(化名)的幼稚園大班老師說,她上課四十分鐘都看著老師,好專心喔;但是下課問她剛剛老師上什麼,她卻搖頭說「不知道」。升小一時,她們那班只有十七個學生,功課跟不上,老師還有時間幫她補課;小二她轉到三十人一班的大校,功課馬上退到倒數第三名,作業寫到一半就定格,在安親班總是最後回家的一個。她本來就比較害羞、容易放棄,功課一直落後下去,我怕她變得沒自信,不能融入班級。因為她上課乖乖的,不吵人,我更怕她就此被當成空氣,連老師也放棄她……(全文未完)

(閱覽全文請點此連結到親子天下網站哦~)

只要好眠不「藥」安眠 記得紓解壓力 (優活健康網 2012-09-01)


只要好眠不「藥」安眠 記得紓解壓力
優活健康網 – 201291日 下午4:00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根據行政院衛生署自殺通報系統統計:臺中市100年自殺通報共計2352人次,使用的方式以服用安眠藥、鎮靜劑有980人次佔41.7%、割腕有644人次佔27.4%、服用其他藥物有241人次佔10.2、其他方式則有220人次佔9.4%、燒炭也佔145人次佔6.2%。29日上午,臺中市政府衛生局在局內1樓大廳舉辦「珍愛生命」記者會,由衛生局長黃美娜、關懷個案及多位醫師,一起大喊「只要好眠、不藥安眠、珍愛生命」

56歲的嫻姐表示:從小就跟爸爸的感情非常要好,但是在她23歲時,爸爸卻罹患癌症,害怕最愛的爸爸不在了,她於是從住家4樓往下跳,所幸骨折就回一命,但後來又再次服藥自殺。2年前還因媽媽罹患失智症,接連在兩個月內服用安眠藥自殺,幸好有透過關懷員的適時關心、與言語情緒的抒發,現在雖然還有輕微憂鬱症狀,靠著藥物控制思緒,也踏青等休閒活動,讓她的情緒平復些。

台中榮民總醫師林本堂表示:通常民眾會做出「自殺」的舉動及企圖,主要是要是想對週遭的人傳達「需要關心」的訊息,這時民眾只要發現身旁親友出現異常行為、言語及想法上與以往不太一樣、情緒容易激動、或多次提到死亡話題,甚至已經有明顯的自殺動機,應該多陪伴親友散心,幫助親友紓解心中壓力。

臺中市衛生局局長黃美娜表示,這次的活動希望能提醒民眾勿濫用藥品,保障生命安全。目前石岡、霧峰、和平、大雅、太平、四民、中西區等衛生所及衛生局心理衛生中心、沙鹿兒童福利服務中心、大里兒童青少年福利服務中心都有提供民眾定點諮詢,民眾只要撥打安心專線,就會有專人傾聽您的心聲。期望民眾能尊重生命,愛護自己。

《睡眠麻痺症》七月鬼門開 身心健康睡眠好 (台灣新生報2012-09-01)


《睡眠麻痺症》七月鬼門開 身心健康睡眠好
作者: ◎記者蘇湘雲/專題報導
台灣新生報 – 201291日 上午12:12
前言︰
現在是農曆七月,也是俗稱的鬼月,無論電視節目、電影都出現不少靈異相關內容。有醫師指出,過去在這時節,可能有不少民眾在海邊、山裡發生意外,因此古人發展出鬼月概念,希望這段時間大家盡量不要去海邊、山裡,以免發生危險,這原本對社會是有正面的意義,但演變到現在,增加了許多禮俗、禁忌,更有不少人將焦點放在鬼故事、靈異傳說等,反而有點失去初衷。
在靈異經驗中,最常被提及的就是看到鬼、鬼壓床等,但這些現象有時可能是疾病、睡眠障礙所造成。醫師提醒,如果這些狀況已經嚴重影響到生活,最好能尋求專業醫師的幫助。
看到一些奇怪的東西,或聽到過世親人在說話,很可能是神經性疾病所引起的幻覺、幻聽症狀。署立雙和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鍾禎智提醒,腦中風高風險群、年長者更要注意,一旦突然出現幻覺、幻聽,要懷疑是急性腦中風發作引起,最好盡快去看神經內科門診,接受檢查,以爭取治療黃金時間。
譫妄症狀包括幻覺、昏睡、意識改變等。鍾禎智醫師指出,像腦中風急性發作、失智症、腦部腫瘤都可能引起幻覺、幻聽,而有些藥物、新陳代謝問題會使症狀更加重。
肝臟、腎臟功能異常、電解質不平衡、血糖升高、缺乏維生素B群、營養不均衡、發炎、感染、腦部腫瘤、藥物交互作用則容易造成急性譫妄症,患者不但有幻覺、幻聽,也可能出現急性意識混亂。甚至有不少住院患者、加護病房患者、年長患者曾產生急性譫妄症,部分患者表示,曾聽到、看到過世親人在說話,身邊親屬、照顧者因而飽受驚嚇。
以腦中風患者為例,中風位置若在視覺皮質區域,往往就會出現幻覺,但對患者來說,因為視覺影像過於真實,大多不會察覺是幻覺,旁人常以為患者撞鬼、撞邪。當急性腦中風患者開始有幻覺,臉歪嘴斜、單側手腳無力、說話說不清楚等其他腦中風症狀也會一下子通通跑出來,因此必須盡快接受治療,避免腦中風範圍擴大。
阿茲海默症這類失智症初期多為記憶力不好、忘東忘西,疾病發展到中、後期,才會逐漸出現幻覺。另外,像路易氏體失智症、額顳葉型失智症也都可能產生幻覺症狀。
美國聖約瑟醫學中心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失智症類型中,阿茲海默症最為常見,再來就是路易氏體失智症,約有超過百分之二十的路易氏體失智症患者出現幻覺症狀,患者通常感覺確實看到一些複雜的人、事、物,幻覺是診斷路易氏體失智症重要診斷標準。研究人員認為,以幻覺做診斷標準,可幫助區分阿茲海默症與路易氏體失智症,區別診斷確診機率高達八成三。
至於巴金森氏症方面,最多大約有半數患者產生幻覺症狀。患者出現幻覺情況與路易氏體失智症差不多,患者可能看到人、動物等幻覺,比較不一樣地方在於症狀出現的病程時機點,巴金森氏症患者出現幻覺常合併動作症狀,出現時機多在認知能力下降之前,路易氏體失智症患者則相反。
醫師要診斷患者幻覺、幻聽症狀是否為神經內科疾病造成,會安排腦部電腦斷層掃瞄、腦部核磁共振攝影等檢查,幫助確診。

分享網路文章:你到底想要一個怎樣的人生?


你到底想要一個怎樣的人生?
撰文/小野

我們大學同學會一年召開好幾次,每兩年還會改選一次同學會的會長。

開始有正式同學會組織的那些年,我因為又恢復了沒日沒夜的電視台上班工作,錯過了一次由同學會舉辦的最盛大的學術成果發表會。所謂學術成果發表會,就是由幾位在國外頗有學術成就的同學,講述他們的研究成果,另外還有一個「另類單元」是給幾位「改行」也有點「成就」的同學,講述他們改行的過程。那次會議有點像是畢業後「成就總體檢」,我有幸也被同學會列入屬於「另類單元」的報告者之一。結果當時我身陷一場「台灣電視公廣集團」史無前例的大爛仗中,缺席了那場最重要的成果發表會,同學們一氣之下,乾脆推舉我當下一屆同學會的會長做為「懲罰」。

我當會長的最大功能就是在同學們吃著大餐時,拿著麥克風像小丑般講些笑話。那一天,我隨口說了個「寓意深長」的笑話:「我常常告訴別人說,我們師大生物系的這一班有多麼厲害。我們班上唯一在比較解剖課被當掉的同學,後來當上了某醫學院大體解剖課的老師;唯一在微生物課被當掉的同學,後來成了大學微生物學的教授。每天翹課追女生勤練游泳,在學校宿舍裡給自己拍裸照,成績不怎麼樣的同學,去美國醫學院閉門思過幾年後,搖身一變,成了美國腦神經科方面的權威,還帶領一個美國的醫療團隊回台灣,進行一項帕金森最先進的腦部移植手術。我們班還有一個體格強健四肢發達,本來想考體育系的同學,每天都在籃球場打球,沒想到畢業當了幾年老師後,忽然重考醫學院,以第一名成績畢業。他現在可是中部非常著名的婦產科醫生,經過他手接生的嬰孩,已經超過幾千個,對台灣未來人口有重大影響力。

當我滔滔不絕的說著班上這些奇人異事時,有人忍不住發問,你的意思是說,在你們班成績那麼差的人,都那麼有成就,那麼,班上那些成績好的同學,都跑去哪裡了呢?我回答說,「班上最優秀的同學全部都去當國中或是高中老師了,所以台灣的中學教育才會那麼強啊。」我隨口說的這個笑話,成了另一種大學畢業後的人生總體檢。

這個笑話所延伸出來的三個問題是,第一,在踏進大學那一刻,我們真的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嗎?至少我是不知道的,我甚至於對師大畢業後要如何分發,該服務幾年都搞不楚。第二,大學是要學得一技之長作為求職的基礎,還是作為踏入社會前的一個摸索的實驗場所?對我而言,似乎是後者。但是對我們班大部份同學而言卻是前者,因為他們拿到文憑就拿到一輩子的工作保障。第三,大學教育是一個人追求學問的起點,還是終點?對我而言,真的只是個小小的起點。有些生物方面的知識,都是離開校園後才親身學習和體驗的。更不要說文學或是影視傳播方面的知識了。

表面上看起來,我在大學所學的知識都沒有直接用在我後來的工作上,但是大學生活卻是我受教育過程中最關鍵的四年。雖然我們大部份的課程都穿梭在不同的實驗室裡,偶爾也有野外的採集活動。但是同學都來台灣各學校的菁英份子,不只是理工科很行,連文學、音樂、藝術方面也有很內行的人。所以我們除了讀本科系的教科書外,也會討論現代小說和現代詩,放古典音樂來欣賞。我們藉由班級圖書館來交流對知識的渴望,也組織班級合唱團課後練唱,還編了班刊。在資訊相對貧乏的年代,這樣的交流讓我們對自己,對未來的生活產生了想像。我很快就被激發了創作的靈感,都是拜這樣豐富多樣又充滿刺激的大學生活所賜。對於未來,我有了各種不同的可能。

當我們對大學畢業後做總體檢時,總是會用在校時的學業成績,和畢業後世俗所認定的事業和成就做個比較,就像我說的那個笑話那樣,其實是從功利的角度切入的。我們往往忽略了每個人對自己人生的想法和結論。我的那些同學們對自己的人生是覺得非常完美充滿了感恩?還是帶著些許遺憾勉強接受?或是壯志未酬滿腹勞騷?甚至還想繼續奮起不甘心人生只是如此?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吧!有時候我們觀察一個人真正想過怎樣的人生,反而要從他們的退休生活中找到答案。

成績不保證成就,成就不保證人生。所以在踏進大學時,你第一件要想清楚的事情是,你到底想要一個怎樣的人生?想清楚後,你還有足夠足夠的時間,努力去尋找你要的人生。在這尋找美好人生的過程中,成績和成就也都只是你完成美好人生能使用到的工具而已。

工具不是目的,但是往往我們會本末倒置,誤以為那是人生的最終目的。

(轉載) 王品董事長戴勝益 給兒子的九點叮嚀


(轉載) 王品董事長戴勝益 給兒子的九點叮嚀

戴勝益的兒子戴東杰,今年初從美國回到台灣,並在兩個月前找到第一份工作。兒子初出社會,這位曾被票選為「夢幻企業家」的老闆,有哪些叮嚀要告訴兒子呢?

東杰:

先恭喜你當了爸爸,也讓我當了阿公!更恭喜的是,今年你從美國的大學畢業回國後,兩個月前找到你的第一份正式工作。你找到工作,我比你更興奮,因為「總是有一個開始了!」

其實,除了興奮,我還有一些愧疚,因為是我親自訂了王品的非親條款,才讓你和妹妹沒辦法進集團任職。但我很堅定地相信,過了這個陣痛期,你一定會更加成長。

記得你剛上班的第一個禮拜,就發了高燒,但我也不敢過分關心,更不敢要你請假休息,因為職場上有標準、有態度,更有責任;我能做的只有叮嚀你多喝水。雖然我捨不得,但這就是工作要磨練你的地方,愈是辛苦,你愈要告訴自己:「好啊!正是我濃縮學習的時候!」

你去美國的時候,我訂了二十二條守則,包括要你花光每個月的零用錢,把錢拿去開拓視野、廣交朋友。現在你出社會了,我綜合自己的工作經驗,也有九點叮嚀。


第一,會說也要會做。我看過太多年輕人眼高手低,這是對他最大的傷害。例如,履歷上把自己的經歷說得天花亂墜,但真的問他,又舉不出一個像樣的代表作。職場上,表達能力要強,但不能吹牛啊!我寧願你一開始「惦惦」(台語:安靜)就好。不過,過度謙虛也會顯得矯情,所以「說多少,做多少」最符合中庸之道。

第二,要累積「人緣」,但不要算計「人脈」。交朋友最重要的是「人緣」,不要動不動就講「人脈」,因為人脈只是「過水式」的友誼,太現實了!為人現實,絕對是你前途的殺手。

你將畢業時,曾在紐約以有限經費舉辦了一個「滷味Party」,從中午十二點吃到晚上十二點,來了一百多人,從這點我相信你已經懂得經營友誼。

第三,做人處世要輕物質、重情義。那種還沒賺到錢,就急著買包包、車子的人,最被人討厭。切記,事業與人生最重要的基礎,就是人緣,做事技巧與專業反而是其次,而有情有義的人,才會有人緣。

我看到很多優秀人才忙到睡在公司,這樣的人我是不用的,因為他連自己的小孩都很少回家看,那我怎麼知道在緊要關頭,他會不會為了功名利祿而背叛我。

第四,找到「永遠的事業」。與其把目標放在超越老爸,我更希望你立志創業,找到一個可以永遠經營的事業。

對我來說,最高境界就是「三業一體」,職業、事業和志業全部結合起來,這樣人生才會幸福。但創業急不來,我也是三十九歲才創業的啊!記得一句話:「成功不是第一個出發的,而是最後一個倒下的!」

第五,懂得衡量「犯錯」與「代價」間的關係。你記得你在高中時,向一個印度人網購了一台筆記型電腦,花了一千美元嗎?我明知那是假的,但還是借你新台幣五千元去買,果然你盼望了一個月都沒收到。

你後來抱怨我「幹麼不早說!」但我就是要你自己去試,讓你付出代價的錯誤,才能讓你成長。出了社會,我仍鼓勵你盡量嘗試,錯了也沒關係,只是這個代價不可以讓你「再回首已是百年身」!

第六,要學到成功的精髓,不要只學到成功的副作用。什麼是副作用?就是動不動就去品酒、跑趴。現在在台灣,你不需要這樣交際應酬,也能做好一個事業。看到一個人成功,你應該去挖掘他成功前的努力精神,而不要只看到人家成功後的浮華行為。

第七,學歷要永無止境。你大學畢業後,就決定回台工作,這是一個負責任的決定,但我還是鼓勵你念到博士。因為學無止境,而且很少有喜歡念書的人,會迷失在社會的大海中,就算迷失,也有智慧可以很快游回來。

像我差點成為中常會(王品集團的決策中心)裡學歷最低的,所以趕快到台大EMBA念書。而且,我還幫王品擬定一個十年計畫,希望十年後王品員工大學畢業者可以達到九成,這樣可以鼓勵他們終身學習,大家也可以變得更有氣質。

第八,不要踩著別人的肩膀往上爬。絕對不要這樣做,因為一定會被人看不起,影響你一輩子的聲譽!我寧願你自己努力,一步一步往上爬,我不在乎你打底期有多長,但一定要正當。

有多少壓力 就有多少潛力

第九,永遠過庶民的生活,不過貴族的生活。關於這點,其實我不太擔心,因為前幾年,我去美國參加你的公證結婚,看到你和妻子為了省錢,熬夜親手做捧花。我只是提醒你,未來也應該有這樣樸實的精神,例如你買車,就不可以買得比老爸貴。

但你應適度投資在人緣上,有人說每天省一杯咖啡錢拿去投資,十年可賺一百萬;我告訴你,如果這樣做,會拆掉與朋友互動的橋樑;哪天有工作機會,朋友怎麼會介紹給你,說不定新工作一個月就差一萬元了耶!

以上,是老爸傳授給你的職場經驗,也是人生智慧。

常常有年輕人問我,應該如何選工作?我的答案是,選一個「正派的公司」就好,不要去管它大或小,因為大公司可以學制度,小公司可以學獨立。但任何工作,都應該從基層磨練起,我很高興你現在的工作很基層,領的薪水也很基本,這代表你可以學習得很完整。

也許你會開始感受到壓力,但有多少壓力,就有多少潛力!跟我當初創業比起來,其實你算幸運的,至少你不用每天跑三點半,還必須還出一億六千萬元。但如果沒有這種急迫的壓力,我的潛力無法被激發,可能也就沒有今天的王品集團。

兒子啊!老爸這一連串叮嚀,不是要你跟我一樣,畢竟要超越我,有可能,但是會很累!我是希望你在不違背上述原則的情況下,勇敢、自信地走出一條路,最好也有一套自己的風格。

男人就是要有自己的事業,你已經邁出第一步了,加油!

分享網路新聞:一年一張!女兒PO1~30歲父女合照













31歲北京女子趙萌萌在網路PO出和父親的30張合影,女兒長大成人,父親日漸衰老,破萬網友感慨時光變遷。

根據《新京報》報導,趙萌萌的母親則用相機記錄了父女倆的30年。最近,趙萌萌將她和父親每一年的合照上傳網絡,時光變遷下的父女情感動上萬網友。

31歲的趙萌萌登錄微博後,有關自己的千餘條評論和轉發讓她嚇了一跳,而被上萬網友大量關注的,是她發的一組照片「我和爸爸30年的合影」。

617日是中國大陸的父親節,趙萌萌說,想給爸爸一個特殊的禮物。父親節前的一天,趙萌萌跑回爸媽家,相冊中、電腦裡,從1歲到30歲,她把和父親每年的合照找了出來,「掃描、排版、製作,花了兩天時間。」

1歲,爸爸當時管我叫小米豆,因為我眼睛太小。」、「13歲,帥哥爸爸和牙套妹大萌子,當時除了老爸,沒有男生喜歡我。」每一張圖片上,除了註明拍攝地點外,趙萌萌還寫下了當年的小故事。

直到七夕情人節附近,這組感人圖片才在網路爆紅。趙萌萌說,「我起初就是覺得,把我爸陪伴我的30年用畫面整理出來,呈現出一個變化,我長大了,爸爸老了。」

趙萌萌說,反而是網友們看完照片的感觸,讓她的這組照片有了更多的意義,「比如人們對家的留戀,對父母的想念,對時光變遷的感慨。」

從「小米豆」到「大萌子」,趙萌萌說,每年一到她的生日,拍一張和父親的合照,成了家中的固定傳統,而記錄的功勞全歸喜歡攝影的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