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暉暖心,心啟幸福

2015年12月30日 星期三

ASD與亞斯柏格症兒童人際關係發展介入(RDI)研習會證書


研習會心得

蔡幸芳醫師參加ASD與亞斯柏格症兒童人際關係發展介入(RDI)研習會心得
此次研習會中講師用很多個案在治療中或家庭中的錄影影片做分享討論,讓我們更快理解講師要表達的意境,我覺得是一場很棒的學習課程。

隨著103年更新版DSM-5(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第5)的問世,對於過去稱為自閉症、亞斯柏格症、非典型自閉症的名稱通通涵蓋在『ASD (autistic spectrum disorder自閉症光譜疾患)』這個診斷中,它有一種從輕微到嚴重的面向/光譜的概念。

在過去的診斷準則中自閉症有三大特質(1.社會性互動有質的障礙,2.溝通方面有質的障礙,3.行為、興趣及活動的模式相當侷限、重覆、刻板),在新版的DSM-5ASD融合成二大特質(1.社交溝通及社交互動的缺損,2. 侷限、重覆的行為、興趣或活動模式),並不一定要有語言溝通的問題。

ASD雖有很多外顯的認知、行為、情緒問題,但已知根本原因是一種神經發展疾患。大腦神經細胞就像一團纏繞的義大利麵,每條麵都與很多其他條麵有聯繫、溝通,常運用到的神經路徑就會長得更強大、豐富、反應力更強,就像樹木的枝葉與根會長得更茂盛,神經路徑會依循『用進廢退』的原則發展。

神經功能分為靜態神經功能與動態神經功能,靜態神經功能常是有標準答案,例如對數字、注音、英文字母、配對、語言等認知功能。而動態神經功能則與變化、思考、彈性應變能力有關。ASD是動態神經功能有問題,而靜態神經功能常常沒問題,所以RDI就是要訓練動態神經功能。我們需要觀察、解讀情境、理解別人的意圖,才能做正確反應,這都需要動態神經功能的執行。ASD因為動態神經功能不好,所以遇到變動會令他們感到很焦慮、情緒不穩定。

RDI很強調GPR(G引導者,P參與者,R關係)G是家長、老師、治療師,PASD個案,但要小心ASD個案常常搶去了引導者的角色,而家長卻覺得沒關係或沒有意識到角色已改變。RDI很強調ASD小孩與父母的關係改善,ASD小孩願意配合父母,眼神接觸自然就會改善,ASD小孩就能學習得更好。好的引導關係(GPR)即時給予適切、支持的情感連結與回饋,並且提供安全、低壓力的環境,偶而一點點小變化讓ASD思考一下,尋求他人的訊息與回饋而修正自己,這就訓練了一回動態神經功能回路,提供ASD有系統的、漸進式的、再一次的重新經驗。
剛開始做RDI,盡量全程不說話,而是用非語言的溝通。有些孩子需要較長的時間才有反應,父母、老師、治療師是須要等待他們的。

RDI一開始是用重複性、簡單、規律的活動,越簡單的物品越好,把干擾的物品、因子收起來,創造安全感,建立起關係。例如拿一把圍棋的白子,拿一個白子要ASD孩子放進盒子裡,孩子放進去了,我們緊接著再拿一個白子要ASD孩子放進盒子裡,多以非語言的方式肯定孩子,直到這一把白子全放進去了,初期以速度快來建立直接反應連結(遊戲規則只是要他把白子放進盒子裡),有時刻意停頓一下讓他思考一下為何停止,而尋求引導者的訊息與回饋。一個活動結束就結束,不要又拿一把白子開始,ASD孩子會感到不可預測性而不安、發怒。日後難度可以漸進式放進活動中,但前題是關係要越來越好。剛開始在家父母只要每天做5分鐘RDI,其他時間先照舊,慢慢的GP關係建立好一點時間就能越來越多,最開始建立GPR是最難的,因為ASD孩子不配合,會想極力奪回主導權。

當目標太難時,可以用搭『鷹架理論』協助,意即漸進式給予提示讓孩子較理解及達成目標,能給越少的提示就讓ASD個案思考並達成越好。

RDI是不使用增強物的。


以上的心得分享給有需要的人,當然在專業治療師的協助下,減少摸索的時間,個案與家長的進展會更快、更有效。

分手時,千萬別做卑鄙的人

當一段新戀情開始時,心臟會不停跳動,彷彿隨時就會炸開;但當看似天長地久的愛情最終以分手收場,那一刻,原本奮力跳動的心臟,便像突然「砰!」一聲而停止跳動。毫無預警的分手之痛,會讓人難以承受而哭泣數日,有人甚至嚴重到行為異常。佛教將分手的痛苦稱為愛別離苦,意指愛情消逝成為獨自一人而感到痛苦,是佛教八苦之一。再加上分手這傢伙因為尾巴很長,不太能隱藏好自己,所以會長時間待在身旁無時無刻騷擾我們,彷彿要我們將過去所愛過的代價一口氣償還。分手總是帶給人們淚水與傷痛。 
十年愛情也可能一夕畫下句點 
「對你來說,我們之間的愛只是口香糖泡泡嗎?就為了等今天砰地一聲吹破它,所以吹了十年嗎?那我究竟算什麼?曾經相信你所吹的泡泡永遠不會破的我,現在究竟該怎麼辦?」

慧善小姐在日記中寫了這樣一段話,她在過去十年多的歲月裡,只和這一位男人交往。「純純的愛、瘋狂的愛、安穩的愛,都是與他一起經歷。說他是我二十代的全部也不為過。」這些話,如實傳達了她內心的痛苦。就像許多交往多年的情侶一樣,他們從第七、八年開始,見面次數逐漸變少,講電話的時間也變短了,但是她從來沒想過會分手,對對方又愛又恨的她,早已將對方視為一家人,就這樣到了三十歲那年,對於結婚隻字不提的男友,她開始感到戰戰兢兢。有一次她好不容易開口:「我們是不是也該準備結婚了?」但他卻沒有回應。正因為男友這樣的反應,引發彼此很大的衝突,於是就分手了。男方關了一陣子的手機沒有任何聯絡,最後只用一封簡短的信告知,沒有想要與她結婚所以決定分手。 

分手後,她公開了自己的單身狀態,並決定投身宗教。她認為如此深愛的男人都能拋下自己離開了,還有什麼勇氣敢再認識新男人,與其賭上一輩子去相信那不可靠的愛情,不如到非洲照顧小朋友還比較踏實。 

在聽慧善述說這些故事時,我心裡彷彿被人放了顆石頭般鬱悶。女人在花樣年華與一位男人相戀,奉獻十年後卻在一夕之間接獲分手通知,當下她的心情一定很糟糕。慧善會選擇去那麼遙遠的非洲傳教,是因為她沒有勇氣面對失去愛情的事實,一心只想忘掉那段為了某人付出所有的殘酷事實。然而這些痛苦就是曾經愛過的代價,除了相信時間會是最好的良藥,又有什麼選擇呢。 

就像慧善對愛情的看法一樣,我們一生都會遇到珍貴有如自己一部分的對象。這些對象除了子女、父母、戀人、朋友之外,還包括有一天一定要實現的夢想、準備好長一段時間的考試、不想失去的青春與容貌等,只要是曾投入高度關注與關心的事物統統都是。但是當妳突然失去這些珍貴對象時,就會感覺像是挖走了一塊心頭肉般痛苦悲傷。表現這種情感的過程便是哀悼,慧善目前就是處在那股悲痛的情緒中。 
如何克服分手的傷痛 
處於哀悼歷程的人,同時會有各種混亂的情緒,就像沉溺在一盒裝滿所有與悲傷相關字眼的情緒箱子裡,這些情緒會輪流出現,有時同時湧出,有時以為熬過去了卻陰魂不散。曾有位婦人向我告白,她突然失去了即將成人的女兒,在經歷好幾年的哀悼過程,好不容易回到正常生活時,卻再度生出嫉妒憤怒的情緒,她自己也非常驚訝。就像這樣,哀悼並不是爬樓梯般一步一步往前,但有時也會在不知不覺中突然找到出口。 

在哀悼過程中會經歷的典型情緒有以下幾種。第一是否認,失去珍貴對象的人會否認發生的事實。當愛人通知要分手時,會做出聽不懂對方在說什麼,請對方不要對自己開玩笑的反應。但也不會完全否認,即便自己心知肚明情況有點不太對勁,也仍會先從否認開始。這是潛意識裡我們心理為了緩和突如其來的打擊所做的策略,刻意拖延時間直到心理準備好接受事實。 

第二是憤怒,連續劇中經常出現失去親人的家屬,會抓住醫生衣領大鬧要求醫生救回家人;接獲分手通知的女人,會質問對方「你怎麼可以對我這樣?我不會放過你的」,這些都是因為失去而做出的憤怒舉動。但是憤怒對哀悼者來說,是聯結世界的扣環。感受深層傷痛的同時,如果沒有任何聯結扣環,會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所以表現憤怒情緒其實反而比悶不吭聲來得安全。 

憤怒情緒之後,隨即而來的是把對方理想化,以及對自己的自責感,以「我還能遇見像他這麼好的男人嗎?」的念頭抬高對方價值,並以「一定是我不好,他才會離開我」深深自責。藉由賦予對方美化的形象,合理化對失去對方的悲痛。接著留給自己的是悲傷,眼淚像壞掉的水龍頭,唏哩嘩啦痛哭一場,用全身表達所有痛苦。悲傷是哀悼的核心過程,如果不能表達悲傷,那些壓抑的情緒就會以其他如憂鬱症或暴躁等更辛苦的方式展現。 

只要發洩完悲傷,就變得可以真正送走那珍貴的對象,承認雖然深愛過但如今要分開的事實,也等於重新接納了對方,接受那些又愛又恨的情感,並重新思考對方對自己究竟有什麼樣的意義,以及檢視自己從不真正認識的內心世界。雖然對方已經離開,愛情已成過去式,但透過這些過程,妳能感覺自己又成長了,並學習沒有對方也能繼續生活下去的方法。 
不要輕易開始下一段戀情 
不知慧善處理這段傷痛花了多長時間,我告訴慧善,可以讓自己充分表現傷心難過,不要壓抑任何情感,建議她如果想要傳教就放心地去,只要那是心裡想做的事就去嘗試。佛洛伊德說過,「哀悼是對失去愛人或失去某個特定對象時所產生的反應」,哀悼雖然帶來痛苦,但這是正常過程,一段時間後就會消失。人都有自我修復的能力,痛苦能使我們變得更堅強。全世界光是經歷過分手與喪失之痛的就有七十億人,慧善當然也能禁得起這項考驗。 

只是我也建議慧善,在尚未撫平心中傷口前,應盡量避免輕易開始下一段戀情。心理學家海倫娜.朵伊契曾說,「沒有表現出來的哀悼,會用任何方法傾巢而出。」也就是說,如果沒有好好送走上一段戀情,那些過去未被解決的心理就會影響下一段新戀情。若以這樣的條件談戀愛,即便對方是非常不錯的對象,也很難會有結果,到時所承受的傷害,會再加乘上一段戀情所受的心理創傷,變得更為巨大。 
分手雖然是結束愛情的階段,但也是接受下一段戀愛的準備期。只不過最近我們經常看見與現任對象分手後不久就和新對象在一起的情況。電影院裡,上一部片到下一部片之間都留有間隔時間,餐廳上每道菜之間也會稍留間隔,就像電影與用餐都會預留時間準備面對下一位「新主人」一樣,面對已逝去的愛情也必須留有哀悼時間,這樣心理的傷痛才不會更加惡化,也不會錯失未來找上門的愛情。 

但如果情況反過來,當妳需要對某人提出分手時,記得千萬不要在分手面前變得卑鄙,無論過去是否曾經歷分手之痛,只要站在提分手的立場,就不該以「不希望造成對方傷害」為藉口而變得卑鄙。例如突然不接電話或人間蒸發,甚至被動等待對方先提分手,一方面將說出「我們分手吧」這句話的權力交給對方,二方面讓別人以為自己才是受害者,比較不用背負辜負對方的罪名。但是心已不在的人等著對方主動提分手,是否反而讓對方更添傷害?不再愛並不是罪,而是已經無法改變的事實,所以即使難以親口提分手,也要將這件事盡量處理得圓滿。因為在不知理由何在的情況下被通知分手的人,哀悼過程相對會更辛苦,甚至有人從此再也不談感情。所以就算難以啟齒,當妳想分手時,也一定要鼓起勇氣好好跟對方說清楚。 

分手的英文為「Good bye」,看似簡單,卻沒有任何一句話比這句更難實踐。越是痛苦的愛,越需要好好的送走它。送走意指將失去與憤怒的情感搗碎流放出去,有幸福就會有不幸,有傷痛就會有成長。我們必須承認有愛情就會有分手的可能,但依然還是要正面面對愛情,成為更懂得付出的人。 

愛情都會帶來痛苦,如果想避免那些痛苦,就只能將愛情徹底從人生中刪除,然而人這一生是否真能不動任何感情?愛情會有意無意隨時再度找上門,即便現在處在離別的傷痛中,未來也總有一天會面臨新的愛情。所以分手後不要覺得自己見不得人,悲傷是只有愛他人比愛自己還多的人才能享有的特權,即便飯會吃不好,覺會睡不好,眼淚會流不停,也記得千萬不要放棄愛情。 

本文出自《心理醫師媽媽告訴女兒的31件事》商業周刊 
轉載自http://www.babyou.com/opencms/channel5/Babyou017446.html?__locale=zh_TW

2015年12月23日 星期三

一個人生活的廣度決定他的優秀程度‏

德魯·福斯特為哈佛1672年建校以來的首位女校長,也是哈佛300多年歷史上首位沒在哈佛上過學的校長。1988年,福斯特就被診斷出罹患乳腺癌,她決定對大眾公開病情,並一直堅強的抵抗病魔。2007年她還入選《時代》雜誌全球百大人物。本文為2015年她在哈佛大學的演講稿。
一個人生活的廣度決定他的優秀程度 
每年要去一個陌生的地方。這是我對自己的一個要求,也算是一個規劃。這個習慣似乎從小就有,一直持續到現在。直至今日,我每年都會和孩子們一起去一個陌生的地方,對我來說,用學習的方式來旅行已成為一種傳統,而它的意義在於自己的成長。 
瞭解整個世界,無疑是每一個旅者內心的動力 
世界越來越小,我們幾乎每天都在和陌生人打交道,都在熟悉各種的第一次。孩子們身處的世界已經成為了一個家庭,科技讓我們的國籍變得模糊,讓通訊變得快捷,讓我們不得不適應各種多變的社會環境。所以,孩子們的將來必定是和各種國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一起工作和生活,所以,瞭解整個世界也成為了他們的必修課。前不久,由教育界、商界領袖共同組成的「美國新勞動力技能委員會」剛頒布的二十一世紀人才的四大技能中把「瞭解整個世界」作為首項標準列舉出來。
世界有太多的內容需要我們去熟悉和探索,絕對不僅僅局限於學習他國的語言。語言只是一種工具,比它更重要的是學習陌生的文化與歷史,他國的人文與生活。所以,孩子們和我一起品嘗其他國家的食物;熟悉交通路線和公共標誌;欣賞形式各異的建築;體會種類不同的宗教現象;體驗和陌生人的相處;適應各種氣候狀況;甚至是那裡的空氣中瀰漫的不同味道。
到一個陌生的地方,總會聽到孩子們這樣的話,這個和我們那裡不一樣,這個一樣,也總會比較,什麼地方好,什麼地方不好。我們在這樣的比較中睜大了自己的眼睛,擴張了自己的毛孔,也擴展了彼此的胸懷。
當我們看到的世界大了,才能更加寬容,才能更加坦蕩。實際上,接受彼此的不同,尊重相互的差異已經成為「瞭解世界」的重點。
瞭解世界的方法是每個人整體能力的提升
瞭解世界的方法有很多種,通過書籍、影像資料和別人聊天都能讓我們瞭解世界,但哪一種都沒有比身臨其境的學習更重要。古人云: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而我們的一貫做法是「行萬里路前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中閱人無數,行萬里路後思索回顧。」
每次到一個陌生國家之前,我們都會和孩子們一起進行長達一周的培訓,其中包括語言、文化、當地情況和攝影技巧。印象很深的是去意大利之前的一個月就讓孩子們開始閱讀相關的書籍,並且在培訓中很好的讓孩子們對文藝復興有基本的瞭解,和孩子們一起分享了羅浮宮的神秘和拿破侖的傳奇。簡單的語言培訓讓孩子們可以自己通過海關簡單的詢問,可以讓他們自己找到方向,而當地公交行政標誌減弱了他們的陌生感。
到陌生的國家之後,孩子們開始驗證之前獲悉的資料是否和眼前的一切吻合,開始在陌生的城裡使用那些自己熟悉的工具開始行走,開始和當地人和事之間有了碰撞和交流,開始需要借助當地人的幫助來完成一件件我們事先策劃好的任務。在陌生的城市,一定要融入他們真實的社會。
我還記得在慕尼黑他們使用地鐵公車的運用自如;在柏林到科隆火車站轉車的時候他們的忙中有序;在瑪麗婭廣場寫毛筆字引來老外們的圍觀;在羅馬奔波於各種噴泉之間完成城市任務;在菲森的草坪上和外國小孩們踢球。只有讓他們充分自由的接觸這個社會,在交流的過程中充分調動自己的溝通能力,加強團隊合作,才能真正提高自己。
孩子們需要和當地的人接觸,更重要的是要用當地人的方式生活,使用他們的交通工具,看他們經常去的博物館,不僅僅是在那裡走馬看花,而是停留在那裡,認真地欣賞,如同我們在羅浮宮整整呆了三天,相比較旅行團對於「羅浮三寶」的照相工作,我們是何等的自由。夜晚,我們在埃菲爾鐵塔前草坪上的遊戲,看到這個雄偉的鐵質建築夜晚的亮燈後,踩着巴黎夜晚的燈光晃晃悠悠的坐着地鐵後來青年旅社。
帶着激動和疲憊、收穫與成長,我們完成了旅程,但這並不是一個結束,我們離開了那裡,但卻把對陌生國度的思考也一並帶了回來,除了留在腦子里的回憶,我們還有日記、明信片、像片,我們還有各種類型的小組討論,這些都會讓一次旅程的收穫變得更長更厚重,直至我們下一段的重新開始。 
「認識自己,瞭解世界」
每一次到陌生城市或者國家,從學習和成長入手的旅行方式都能有效的幫助孩子們在大腦里構建自己的思考模式,他們知道在陌生的地方需要向哪些機構需求幫助,他們知道如何運用自己的資源去完成任務,而當一個人處於陌生環境下,他的優點和弱點都會顯示的異常清晰,這無疑給了我們一個認識自己的機會。

不僅是孩子們,每次,當我和孩子們面對這樣的陌生衝擊時,我也在成長,我也每一次都看到了更加清晰的自己。當孩子們在成長中一次次的面對陌生的環境,那麼,當他們長大後要面對的各種陌生環境都不會讓他感到害怕,因為他已經擁有了屬於自己的一種模式。

很多人會說,孩子太小了,讓他們在七、八歲出國他們能記住什麼?更別說在低幼的孩子了。他們什麼都不懂。其實,這是我們對孩子們的誤解,通常情況下,我們判斷一個人是否獲得什麼,我們會通過他的表達或者他的改變作為判斷的標準。但對於一個生理和心理成長期的孩子們來說,他們的表達能力不足以讓他們清楚有效地表達他們的收穫反映他們的成長,於是大人們很武斷地說,他們年齡太小了,對他們來說沒有用,以後都記不得。其實,也許對於一個四五歲的孩子來說,等他到十多歲的時候他不記得的,但對於他在接下來一年的成長絕對意義非凡。

也許我們不用帶他們出國,但是經常到不同的環境看到、聽到、感受到一樣和不一樣,能適應各種不同的交通工具,能在陌生喧鬧的人群中鼓起勇氣去聽去看去感受,本身就是一種成長。

哈佛大學的一任校長曾經說過,一個人生活的廣度決定他的優秀程度。從小開始的一種旅程是擴展生活的廣度的起點,我喜歡那句話:"Life is not a destination, but a journey."



2015年12月16日 星期三

2014金善獎參賽作品_ [AD047_翻滾女孩]



國小女學生林依婷上課經常不專心,容易因為各種無關乎上課的刺激而分心,而且常弄丟東西,上課時總是坐不住,不時的扭動身體、舞動手腳,也會隨便的離開座位,更誇張的是經常會去干擾或冒犯同學,不喜歡排隊,任意插隊……。林依婷以上的現象都造成同學與班導王老師極大的困擾,林依婷總是屢勸不聽,王老師也多次邀請家長林爺爺到學校來商談,但都無法解決林依婷這些問題,而林依婷所造成的困擾同時也引起了同學家長們的反彈,紛紛…

2015年12月9日 星期三

1114 真心看台灣 郭育祥診所

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新聞稿

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新聞稿
回應2015125日新聞報導密西根大學之相關研究「青少年接受過動藥物治療 增遭霸凌機率」, "美國最近1份學生自填問卷研究發現,接受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藥物治療的兒童和青少年(和未接受ADHD藥物治療者一樣),被霸凌的機率是非ADHD孩子的兩倍。",針對新聞內容所引用之ADHD藥物治療與霸凌之間關係的研究,本會為讓社會大眾有正確之疾病與用藥觀念,須要做以下之澄清及呼籲:
1ADHD是兒童期常見的精神疾病,主要的症狀為注意力不足、過動以及衝動,根據國內與國外的臨床研究結果顯示,藥物治療為此疾病有效的治療。
2)根據由美國國家精神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與教育部(Department of Education)支援下所進行的注意力不足過動症之多模式治療 (Multimodal Treatment of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MTA)”研究結果顯示,單用藥物治療組及藥物合併行為治療組明顯優於單用密集行為治療組和例行性社區照護組,而單用藥物治療組與藥物合併行為治療組的療效並無明顯差異,因此在治療ADHD核心症狀時,藥物是絕對不能忽略的治療選項。
3)根據「小兒心理學期刊」(Journal of Pediatric Psychology)所刊載之艾普斯坦(Quyen M Epstein-Ngo)等作者的研究論文原文,雖然與非ADHD青少年相比,接受藥物治療的ADHD青少年被霸凌的比例較高,但若與沒有接受藥物治療的ADHD青少年相比,接受藥物治療的ADHD青少年被霸凌的比例並未增加。因此,ADHD本身和霸凌有關並非藥物治療,不宜斷章取義出現新聞標題所述「青少年接受過動藥物治療 增遭霸凌機率」的結論。原論文標題為「分送治療ADHD藥物和青少年霸凌」,會分送藥物和跟有ADHD藥物的同學要藥的青少年有霸凌的機率較高,這是行為障礙問題和藥物治療本身無關。
4)艾普斯坦(Quyen M Epstein-Ngo)等作者也在研究論文中坦言這項研究的諸多限制,包括只有依賴個案的主觀報告而缺乏客觀的評估,以及橫斷面 (cross-sectional) 的研究無法推論因果關係等,這些因素都會明顯影響研究結果的判讀。
5)由以上之說明,希望能讓社會大眾了解,目前並無科學證據顯示藥物治療會增加ADHD孩子被霸凌的機率,相反地,藥物治療是目前ADHD的標準治療方式之ㄧ。
臺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
理事長 高淑芬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6590265
* Abstract J Pediatr Psychol. 2015 Nov 19. pii: jsv105. [Epub ahead of print]
Diversion of ADHD Stimulants and Victimization Among Adolescents. Epstein-Ngo QM1, McCabe SE2, Veliz PT2, Stoddard SA3, Austic EA4, Boyd CJ5. Author information
* 1Institute for Research on Women and Gende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Institute for Clinical and Health Research, University of Michigan Injury Cente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qen@umich.edu.
* 2Institute for Research on Women and Gende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 3School of Nursing, University of Michigan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University of Michigan.
* 4Institute for Clinical and Health Research, University of Michigan Injury Cente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Medicin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 5Institute for Research on Women and Gende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School of Nursing, University of Michigan Department of Psychiatry, Addiction Research Cente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amine whether a recent prescription for stimulant medication is associated with peer victimization among youth with 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 METHODS: Data from 4,965 adolescents attending five public schools who completed an annual web survey over 4 years were used to examine recent stimulant medication prescription and self-reported frequent victimization. RESULTS: Adolescents with ADHD and recent stimulant prescription reported more victimization than those without ADHD, but similar to adolescents with ADHD and no recent prescription. Adolescents with ADHD and past 12-month diversion of their prescribed stimulants were at greatest risk of 12-month frequent victimization compared with adolescents without ADHD and adolescents with ADHD but no recent prescription. Youth approached to divert reported more victimization than youth not approached. Youth who diverted reported more victimization than those who did not divert. CONCLUSIONS: Close parent-prescriber collaboration is needed to ensure effective medical treatment for ADHD without greater risk for victimization and treatment failure.
© The Author 2015. Published b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n behalf of the Society of Pediatric Psychology. All rights reserved. For permissions, please e-mail: journals.permissions@oup.com.
KEYWORDS:
adolescent(s); 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crime and violence; prescription stimulant(s); risk behaviors


讀後心得分享

創造生命的力量(生命潛能出版)
讀後心得分享
台南春暉精神科診所
陳秋燕護士/蔡幸芳醫師
會看這本書是喜歡這本書的書名『創造生命的力量』。因為覺得人生這條路上,不可能平平順順的渡過,一路上總會遇到一些挫折。工作、感情、家庭總有不如意的事情發生,我希望我自己或周遭的家人朋友遇到時,我能更有力量的去面對,去幫助支持他們。
書中有些內容我覺得很好與大家分享:
1. 放掉內在的怨懟、憤恨
憤恨是埋藏在體內的怒氣,它會導致腫瘤或癌症。許多人成長於嚴禁憤怒的家庭,我們總是被教導生氣是不好的,所以我們學會忍氣吞聲而不是發洩出來。我們會把情緒埋在身體裡,直到情緒毒素變成腫瘤或癌症。現在我們要學會寬恕,放掉怨懟。只要願意去寬恕,就能從過去中解脫。在疾病發生時,寬恕是重大課題。無法寬恕,對方根本毫髮無傷,但卻讓自己遭殃。現在,讓自己全然願意寬恕每一個人:「我願意從過去中釋放,我願意寬恕曾經傷害過我的人,也原諒自己對別人的傷害。」
2. 你值得擁有
靜下心來想想:什麼是你現在真正想要的?什麼是你此刻人生當中想要擁有的?很多人根本不認為自己值得擁有那些東西。當我們不相信自己值得擁有更美好的事物就有許多方法來證明這件事,例如我們會讓自己陷入無底深淵、會失去一些東西、會傷害自己、身體出現毛病。我們必須開始相信『我是有價值的』、『我是值得的』、『我愛我自己』、『我允許自己能夠自我實現』。
3. 活在此時此刻
過去的一切只不過存在你的腦中,而我們正生活在此時此刻。重要的是,我們此刻選擇什麼樣的想法、信念及語言。你必須了解一件很重要的事,那就是你可以不被你的心念所控制,也就是說,你可以控制自己的心念。很多人會說我無法停止我的念頭,其實你只要告訴自己,你下定決心要停止負面想法,這樣就可以了,你並非否認那些已經出現的念頭,而是你可以不把力量交付給它,你想要創造另一種思維。
看完這本書,讓我有所體悟到,人們身體上、精神上的不適,大都是我們心念所發出的共振。我們能做的就是改變思考的方法,就能療癒身體疾病、情緒,讓我們更有力量的創造屬於自己不凡的人生。


2015年12月2日 星期三

有人說婚姻是墳墓,但我想,婚姻應該是一座「窯」...

鄧惠文:有人說婚姻是墳墓,但我想,婚姻應該是一座「窯」...

關於「為了一棵樹而放棄森林」
前言:
所謂放棄「森林」、進入一對一的婚姻,對某些人很困難。因為很難找到一棵「完美的樹木」,單一棵樹無法滿足自己所有的需求,為了避免失望跟憤怒,有些人習慣這棵砍一點、那棵鋸一段,因此無法放棄森林。
最近我被問到,一定要一夫一妻制嗎?學生告訴我,臉書的關係選項有「交往中但保有交友空間」之類的,「不用為了一個人放棄世界啊!」我也曾在演講中討論過一本談「婚姻不需忠誠」的書。我同意婚姻不該靠忠誠維繫,不過,這不是放棄或不放棄的問題。任何選擇都是放棄了其他的東西,一對一的伴侶放棄了其他可愛的人,但享受開放關係的伴侶,也有所放棄——他們放棄的是一對一的專屬感。這是個人選擇,有得有失,如果自以為忠誠是一種犧牲,整天惱怒,或是對於擁有開放關係的人恨之入骨,那真需要好好檢視一下自己的人生觀,為什麼做了一個讓自己充滿怨懟的選擇呢?
選擇一對一的婚姻模式,許多人稱此為「為了一棵樹放棄森林」。有些人這樣說是騙人的,要對方忠心守著自己,但自己卻沒打算停止四處打獵。這些人造成一些問題,但我認為問題更嚴重的,是許多人聲稱自己為了一棵樹要放棄森林,但事實上,他們根本沒有要放棄任何好東西的意思,而是抱緊這棵被選中的可憐的樹,猛烈的搖它、砍他、剜他,說著「我為你放棄了其他人」,要求這棵樹長成他要的高度,幫他遮蔭,結出各種他想要的果子。
誠心放棄森林,沒那麼容易。
有些夫妻相處還可以,兩個人彼此喜歡、也不想分開,但還是常常覺得不對勁,懷疑自己選錯了樹。其實,一旦進入婚姻,任何人都必須放棄「隨時隨地都在天堂」的期待,必須放棄「我永遠都很重要」的感覺。在磨合期,兩人都要重整自己,放棄某部分的自己,某些東西得收起來不能再用,比如:你跟這個人相處,囂張跋扈是不管用的;跟那個人在一起,必須學習很多新事物才行得通。種種「放棄」,都需要被哀悼。
心理學家榮格(C.G. Jung)曾經提出「永恆少年」與「永恆少女」的概念。不管幾歲都自認漂丿瀟灑,不受羈絆的永恆少年;不食人間煙火,純真可愛的永恆少女,他們永遠都只追求純粹的完美,是無法忍受世間污穢的人。然而,真實的婚姻關係有美麗之處,卻也少不了雜俗,做為伴侶,需要能夠不斷被挫傷再復原的實力,不可能永遠活在晶瑩剔透的自我印象中。
所謂放棄「森林」、進入一對一的婚姻,對某些人很困難。因為很難找到一棵「完美的樹木」,單一棵樹無法滿足自己所有的需求,為了避免失望跟憤怒,有些人習慣這棵砍一點、那棵鋸一段,因此無法放棄森林。
有時候,發生外遇事件的人,在婚外情的開始,對原來的伴侶並非無愛,但是,他們的婚姻缺乏了某種修正功能,無法處理自己的不滿,不知如何要求伴侶改變,於是在複雜的情緒下,容許自己到其他關係中尋求滿足。「我很驚訝!他一向很疼愛我,什麼都依我,怎麼會發生這種事?」其實伴侶的關係如此,並不健康。
因妻子外遇而前來諮詢的一對夫妻,如此對話著:丈夫問妻子在外遇中追求什麼。婚外情的對象,既沒有丈夫體面、也沒有成就,脾氣還相當粗暴。妻子想了半天,「我只知道,跟他在一起很好玩,有些樂趣。」丈夫淒苦的說:「妳從來沒有跟我說過我們的生活缺少樂趣。」妻子流著淚:「你那麼辛苦工作,我怎麼能要求你跟我去玩?你下班後那麼累,我要說,來玩躲貓貓嗎?」
無法放棄森林的人,不見得不珍惜他的那棵樹木,而是無法處理自己的需求與失落。
如果不能接受關係中的不完美,就很可能發展出多重關係,遊走其間,逃避每一個關係中必然的失望跟憤怒。要能接受不完美,必須有完整的自信。
例如,即使是一個正常良好的婚姻關係,太太也可能在某日發現先生比較冷淡,注意力完全不在我身上,因而感到寂寞。有自信的太太可以處理這樣的失落,不會立刻懷疑自己值不值得被愛,可以等等,看他忙完或休息之後,注意力是否會回來。但是,自信受傷或不穩定的太太,可能有立即墜入地獄的感覺,難道是我不夠好嗎?為什麼不注意我?討厭那種自己不夠好的感覺,於是立即抗議,卻只得到「妳無理取鬧」的回應,久而久之關係更有距離感,為了維持被愛的感覺,而步入婚外戀愛。
既然要維持一對一婚姻,需要修通的是:親密關係中,兩個人的磨練、敲打會很強烈,把所有的期待跟需求都放在這個人身上,你承受得了嗎?
有次一位年紀滿大的男性聽眾call-in到我的廣播節目上,發表對當天主題「親密關係」的看法,因為他的開場白很長,需要控制時間的我有點焦慮,沒想到他說出了令人驚豔的婚姻哲學:「鄧醫師,你們講得很複雜,我聽不懂。親密關係對我來說就是兩種,你聽聽看,一個是玻璃、一個是泥巴。玻璃就是要晶瑩剔透嘛,如果它被刮到,你一定會受不了,想換一片新的。如果我發現太太有個缺點或是兩個人吵架,發現瑕疵我就咒罵那片玻璃,不然就乾脆換人,因為玻璃應該要透明嘛!」「泥巴就是我跟我老婆,我們在攪和的時候什麼都看不清楚,眼睛、嘴巴都沾了泥巴,講出來的話都是爛泥巴,很臭、很黏、瞎攪和。」我問他,這樣攪和可以覺得幸福嗎?他說,「當然也曾經想要洗乾淨,看看會不會變玻璃,可是沒辦法,泥巴太多了。」最後他說:「現在我結婚三十年,泥巴變陶土了。雖然瞎攪和,可是你給它燒,有耐心的燒,它就變成陶土耶,啊我不會講啦……」電話掛上,我真是深深佩服。
有人說婚姻是墳墓,但我想,這位聽眾說的婚姻是一個窯。墳墓是死寂的,而窯裡面有熱度,婚姻放在窯裡慢慢燒,陶土的本質就是泥巴,再精緻一點還會燒出美麗的瓷。但我們能否耐得住婚姻這口窯的高溫?我們是否了解,婚姻的本質其實是泥巴,不去期待它是玻璃,有瑕疵就想換掉?我們是否懂得,該怎麼燒它,溫度要持續但不能燒爆破裂?
婚姻關係需要不斷添柴,自我成長、自我覺察,也要維持出口,各自有空間呼吸,這樣婚姻的窯才能不斷的燒,燒出幸福。
鄧醫師的處方箋
婚姻關係需要不斷添柴,自我成長、自我覺察,也要維持出口,各自有空間呼吸,這樣婚姻的窯才能不斷的燒,燒出幸福。

轉載自http://health.businessweekly.com.tw/AArticle.aspx?ID=ARTL000048155&p=2

樂閱讀/免疫權威醫生 吃飯絕不喝水

接下來我要說的,是少數人才知道的醫界祕辛:許多慣用右手的外科醫生,吃飯時會刻意用左手;有些專攻代謝或是糖尿病的內科醫生,則會用小湯匙吃飯;被譽為「免疫權威」的醫生,吃飯時絕對不喝水。
外科醫生用「左手」吃飯、內科醫生使用「小湯匙」吃飯
他們之所以如此注重飲食細節,全是為了提升工作表現,可說是一種職業病。外科醫生的工作需要雙手並用,為了磨練雙手的手感,才會以非慣用手吃飯。我有一陣子也用左手吃飯(我的慣用手是右手)。
此外,專攻糖尿病的內科醫生為了避免自己罹患糖尿病,刻意用小湯匙吃飯,放慢進食速度。以大湯匙狼吞虎嚥、媲美大胃王的進食方式,是導致糖尿病和肥胖問題的捷徑。從某方面來說,用小湯匙吃飯也等於實踐了「放慢進食速度」與「細嚼慢嚥」。
吃飯時不喝水 促進唾液自然分泌
至於被譽為「免疫權威」的醫生,吃飯時絕對不喝水的原因其實相當簡單,因為水分會稀釋口腔裡的唾液。只要口中有食物就不喝水,仔細咀嚼促進唾液分泌。由於唾液可以提升免疫力,因此提升免疫力最快的方法就是,細嚼慢嚥,幫助唾液分泌。
另一方面,高血壓專科醫生吃飯時特別注重鹽分攝取量。大家都知道,攝取過量鹽分會引起高血壓。專門治療高血壓的醫生都會告訴病患,日常飲食要減少鹽分用量,所以他們自己吃飯時也會吃得較清淡。而且會改用較多辛香料,例如胡椒、辣椒、芥末、山葵、大蒜、香草等,不僅能彌補減少的鹽分用量,還能增加料理調味的多樣性。
向這些專業醫生看齊,改善你的飲食習慣吧!
(本文作者/裴英洙)(摘自/醫學博士才知道的驚人工作分配術/核果文化出版)

轉載自http://health.businessweekly.com.tw/AArticle.aspx?id=ARTL000008080&utm_source=facebook.com&utm_medium=social&utm_content=health&utm_campaign=content

2015年11月25日 星期三

侯孝賢:沒有童年的閱讀,就沒有今天的《聶隱娘》

侯孝賢:沒有童年的閱讀,就沒有今天的《聶隱娘》
父、母親分別在侯孝賢國一、高二時過世,他就像「沒人管」的小孩,「若沒有看書的習慣,我不會有今天,」侯孝賢非常確信,是閱讀安慰了他,文字開啟了他的想像力,「沒有童年那段閱讀的經驗,不可能今天拍出這種片子,」他說。
電影《刺客聶隱娘》終於將自828日起,在全台84家戲院放映!以本片榮獲今年坎城影展最佳導演獎的侯孝賢,在86日和颱風來襲前夕的87日,分別率領核心工作團隊和男女主角舒淇、張震,和媒體見面,分享幕後甘苦和花絮,讓大家更期待這部在侯導心中醞釀了幾十年的《刺客聶隱娘》。
《刺客聶隱娘》是有關聶隱娘(舒淇飾演)的情感和成長過程的一部電影。時代背景為安史之亂下的唐朝,十歲的聶隱娘無故被道姑帶走,訓練成頂尖殺手,總能將行刺對象一刀斃命。有一次行刺的目標為勢力強大的藩鎮節度使田季安,竟是聶隱娘幼年的摯愛表哥,她開始心有二念……
 這部電影展現了侯孝賢對唐代的熟稔和對武俠片的夢想。
 從小五開始,侯孝賢就開始看武俠小說,跟著哥哥騎腳踏車去租書店一套套的租來看,「看得很快一下就看光光」,然後又開始租放在旁邊的言情小說,「有什麼就看什麼」。中學之後,開始看日本的武俠小說,也在學校圖書館借閱一套套如《魯賓遜漂流記》等世界名著。侯孝賢一直保持喜歡看書的習慣,大學時開始接觸唐人小說、傳奇,就非常著迷,就大量閱讀,他對唐代一切如數家珍,像一本活字典,信口解釋就是一堂課。
 在鳳山長大的侯孝賢也喜歡看電影。小學時總跟著不認識的「阿伯」進場看電影,國中時,便夥同好友阿雄作假票。他們撿大人撕角的廢票,再把一角粘回去,常常「有蓋章的圖案對不起來」,但撕票的員工從來不會仔細比對。他因此也看遍鳳山三家戲院。

精神科醫學會


2015年11月11日 星期三

徐重仁:不要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

很多人說我的EQ好,很會控制情緒,我想,20年前法鼓山禪修課程的體驗給了我很大的影響。
大約20年前,有天我突然接到一封來自法鼓山的信函,說我被選為第一期菁英禪修班學員,請我參加為期3天的禪修課程。我並沒有報名,當初為何會被選中,我到現在還是不明白。
不過,我想平時工作很累,剛好利用那3天休個假也好,於是帶著很多書和隨身聽就去了。
到了那裡才發現,這些東西都不能用。你不能說話,學員就算認識,見面了也不能打招呼或喜形於色。我們每天早上起床先掃地,然後去吃飯,接下來就是學打坐。聖嚴師父教我們觀照自己的情緒,把心中負面的雜念、煩惱逼出去。
當時,我剛從美國出差回來,下飛機就直接過去,時差還沒調整好。第一天,眼睛一閉上就打瞌睡,第二天還是打瞌睡,聖嚴師父甚至還拍拍我的肩膀,和藹地說:「你如果很睏,就睡一下好了。」
可是,到了第3天,我突然有了領悟。別人怎麼想我不知道,但從那時開始,我逐漸明白,原來情緒是可以駕馭的。
當你拼命往前衝或情緒爆發時,一定要想到什麼時候要slow down(慢下來),什麼時候要U-turn(迴轉)。時時靜下來檢視自己,不要當暴走族,讓情緒沒有節制的一直發散。
把該丟的垃圾丟到垃圾桶
很多人說我的EQ好,很會控制情緒,我想,當時的體驗給了我很大的影響。
不過,掌控情緒這件事,說來簡單,要做到卻很難,我也是經過很多歷練,才改變觀念,繼而改變了態度。當然,我並不是建議大家都去禪修,而是想分享當中的原理。
人為什麼會焦慮、有情緒,那是因為太重視自我,對很多事太計較,覺得不公平、很委屈、很生氣。
例如,我對一個人很好,他如果對我好,我就開心;對我不好,我就不高興。不高興是一定的,但還是得轉換,他是他,我是我,否則會被情緒牽著走。「不要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說的就是這回事。
假設有人向你抱怨或說你不好,就像是丟了一個垃圾給你,你要趕快把它丟到垃圾桶,不要認真地抱著不放。你如果一天到晚在想那件事,你就是「抱著垃圾」。
複雜簡單化
我認為要做好情緒管理,第一步就是「複雜簡單化」。我們常會遇到很多棘手的事,會焦慮、不安,其實那是不必要的。現在不能解決的問題,就暫時不要去想,去做點別的事,等情緒平復後再回來。這很難,但可以練習。
其次,你要讓自己更有信心。遇到不懂的事情就看書、請教別人,多跟人群接觸。看事情的角度不要那麼狹隘,久而久之就會有自信。有自信的人比較不會有劇烈的情緒起伏,因為他知道,一時不順利不代表永遠如此,自己還有別的事可以做得很好。
「自信」這件事真的要靠自己。小時候,我父親看我不太有自信,都會剪報給我看。我知道他的意思,也告訴自己一定要努力,因為別人能幫的忙畢竟有限。
發脾氣前,要先找好台階下
很多人以為情緒管理就是永遠不發脾氣,不是這個意思,而是指你要駕馭好你的脾氣。
我之前在領導部屬時,要發脾氣前,我就知道自己要發脾氣,因此會先找好台階下。所謂找台階下的意思,是你要去轉圜,不能讓場面僵在那裡。
想想看,你講了嚴厲的話,部屬會很緊張、有挫折感。其實,當主管的也不好受,因為沒有人敢說話或理你啊,你自己要去緩和氣氛。
我的做法是,說完嚴厲的話之後,還要安慰或鼓勵一下部屬,讓他們知道自己做得很不錯,只是某個地方需要再改進。
換個角度講,如果你是部屬,遇到主管發脾氣,我建議你還是保持平常心,用平和的心境去接收他的話,不要認為他在講一件很恐怖的事。
主管發脾氣時,其實心裡是緊張的,如果你也緊張,他會更緊張,這種波動就會愈來愈緊繃,最後形成一個僵局。相反的,你保持輕鬆的態度,但不是嘻皮笑臉,雙方情緒就會愈趨緩和。
人性都一樣,再古怪、暴燥的人,都需要溫暖。無論你的角色是什麼,把對方當成人來對待,不要緊張,事情就會變得比較順利。如果對方的態度一直很不好,就把他當成「反面教師」,警愓自己不要變成這麼刻薄的人。
不隨著對方的情緒起舞,就是最好的情緒管理之道。

轉載自http://www.cheers.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43155&page=2

如果有一天你說出「啊,這就是人生」,你就過關了


不過,就在一次又一次的媒體詢問與對話中,大家赫然發現,柯文哲不只是能言善道,他的知識也比一般人想像中來得豐富。除了原本專精的醫學知識外,物理原理、歷史典故、宗教經典、小說人物,信手拈來,往往為他的言論增添更多可信度與攻擊力,而這些,都拜他長年不間斷的閱讀所賜。
112日,柯文哲被拱跳舞,公開狂電部屬、對著媒體爆粗口,加上父母被查稅,這麼多件事全部擠在一起發生,搞得人仰馬翻,柯文哲卻在接受《Cheers》雜誌專訪時,話匣子一開,就迅速地沉澱下來,娓娓談起他最愛的閱讀。
雖然好幾次提到讀書是與生俱來的天賦、自己天生就聰明,但顯而易見的,如果只有天資聰穎,而沒有後天的努力讀書與海納百川,柯文哲也不會是今日的柯文哲。閱讀,到底帶給柯文哲什麼樣的力量與勇氣?柯P之所以是柯P的原因又是什麼?
直言現在每天看最多的東西是公文,又認為「看公文也是在學習」的柯文哲,在《Cheers》首次深度分享他的閱讀之道。
讀書態度:有用的學習vs.有趣的學習
我沒有什麼娛樂,讀書就是最大的娛樂,也是最便宜的娛樂。學習有很多種層面,一個是自己做,一個是看別人做,另一個就是看書。讀書本身就是種學習,知識就是力量,這不需要再去強調。
我什麼書都看,拿來就翻一翻,這也是我的習慣。當然,我也有不喜歡的東西,例如,我不喜歡音樂,我的音樂水準就是到鄧麗君跟鳳飛飛的level,再上去就沒辦法了。
知識本來就是萬流歸宗,其實所有的學問,到最後都是回歸知識的本體。在美國,大學畢業要考GRE,不管你念數學研究所、電機研究所、音樂研究所,它就只考3科,邏輯、語文跟數學。那表示什麼?表示重點不在所學的知識內容,而是學了這些以後,對邏輯、語文、算術能力有什麼改變。所以,我覺得重點不在讀什麼書,而是讀了之後,對基本能力和人生觀帶來什麼變化。
至於如何在有限時間內,選擇想讀的書?釋迦牟尼其實回答過這個問題。
釋迦牟尼在祇樹給孤獨園散步,弟子圍著他問了10個問題,「宇宙到底有沒有界限?」、「人類的歷史,過去有沒有盡頭?未來有沒有盡頭?」釋迦牟尼不肯回答,弟子就一直問,他沒有辦法,撿起地上的一片葉子問:「滿園的葉子多,還是我手上的葉子多?」當然是滿園的葉子多。釋迦牟尼就說:「世界的學問很多,你問我這些問題,對你這一世的修行沒有什麼幫助,為師的只是選對你這一世最有用的東西先教給你。」
依照需要去學習是最簡單的學習方式,需要什麼就去讀什麼。不過,如果把學問當成如此功利,又失掉一種樂趣,所以,有時候喜歡就好,不要去想有什麼用。對讀書,我的態度就是兩種,一種是有用就好,一種是喜歡就好。有用是direct learning,有方向的學習;喜歡則是有趣的學習。
中國人看到新事物,常常第一句話就問:「這有什麼用處?」;美國人的第一個反應卻是「這很有趣」。這就是為什麼中國人缺少創造力,凡事都要有用,最後就只停留在應用的level。一直問有用沒用,結局就是整個民族失去了創造力。
Read between the lines
讀書是種習慣,我以前當外科醫生時最忙,現在沒那麼忙,還是有時間看書。像我昨天就看了篇《明報》雜誌的文章,隨便撿到就讀。
不過,學習必須要read between the lines(讀懂弦外之音、言外之意)。很多人都去過延安,可是我去延安的感受卻跟其他人不一樣。同樣的學習,每個人得到的效果不同(編按:柯文哲當年在台大醫院愛滋事件發生後被懲處降級,辦公室搬到比醫院太平間還低的地下室4樓。後來,他走訪中國共產黨的發跡地陝西延安,回國後還將共產黨撤退至延安窯洞的版畫印下來,貼在辦公室牆上,藉此惕勵自己;亦曾多次表示,他就是要學習當年共產黨如何在屈居劣勢的情況下,還能一舉擊敗國民黨)。
你問我,讀書怎樣產生跟我一樣的效果?講到最後,就是大家最不想聽的,那是天生的智慧。讀書90%是天生的,用功也是,有人就是沒辦法用功,因為坐不住。我3個小孩,每一個成績都比我差,我也認了,不會要求他們跟我一樣。
我跟學生講“you are what you do”,我沒有要求你認真,奮發圖強,但我希望你對自己要有合理的期望。如果你想出人頭地,就要認真一點;如果你想過easy life,也可以;但你不能又想懶懶的,又想很有錢,又想很輕鬆,又想很有成就,嘸那種代誌(沒那種事情)。
所以,我給年輕人的建議是,人生做自己就好,be yourself, accept yourself,做自己,最後接受自己。
年輕人不看長文章,也算危機嗎?
當然,我確實也發現,現在年輕人不太閱讀了。我在Facebook上的文章,文章長短跟點閱數剛好成反比,愈長就愈沒人看,這表示大家失去了閱讀長篇文章的能力。
可是,這算是缺點、危機嗎?I don't know。我一直在想,難道一定要讀大部頭的書才算培養思考嗎?不知道,這需要科學證據。老人常犯的錯誤就是認為一代不如一代,我從來不相信這句話,要是一代不如一代,人類早就滅亡了。
如果你嫌年輕人只看輕薄短小的內容,那就要學習如何在輕薄短小中傳遞同樣的訊息。產品賣不好,不要怪顧客,要怪你的產品。
總之,讀書是個文化、是個好習慣。柯文哲在整個台灣政治史上最特別的地方是什麼?他是目前所有已知的政治人物裡面,從政最晚的,比李登輝還晚。李登輝是50歲,我是55歲。這代表什麼?表示這個人讀的書比別人多。
25歲、50歲讀《神鵰俠侶》,心情不同
當然,人會一直變,不同階段喜歡的東西也不一樣。像《論語》,我1617歲的時候讀跟50歲讀,感覺很不一樣。同樣的道理,20幾歲讀《神鵰俠侶》跟50歲讀,心情也會不同。
25歲讀《神鵰俠侶》時覺得很難過,裡面每個人的愛情故事都太悽慘了。像李莫愁,愛一個人可以愛到想殺了他,那種愛恨之強烈。我當時就覺得人生怎麼那麼可憐。可是要是到4050歲再看,那又不一樣了。
最近我有個學生在醫學中心當到主任,他對許多事情覺得困惑,問我很多問題,我就跟他講:「如果有一天你說出『啊,這就是人生』,你就過關了,所有這些問題,就再也不是問題。」
35歲當外科加護病房主任,出去跟病患家屬解釋病情:「你兒子車禍腦死」,我跟他講了5遍,他還問我第6遍。我心裡想,奇怪,我已經講了5遍,你怎麼還聽不懂。到了50歲時,我終於了解,沒辦法,因為他是爸爸,他什麼都知道,但就是沒辦法接受,我能講什麼?(長歎一聲)啊,這就是人生!
很多事我已經看開了,不計天下毀譽,不在乎。這個不在乎是個境界,但我認為,上面還有個更高的境界,我還沒到,也許是年齡還沒到。我是一關一關過,「貢高我慢」(編按:佛家語,指一個人貶抑他人,過於驕傲之意)我就過不了,一直到現在都沒辦法克服。我發現我對人家真的不假顏色,這就是貢高我慢,我的EQ真的不高,但我有意識到,就一關一關過吧!
關於閱讀,柯文哲說
1. “書要念,但不要念太多。
這幾年我的智慧慢慢達到巔峰,很多事動腦想一想,就可以想出道理。多思考,然後要多念書,但也不要念太多,像《Harrison's》念兩遍就可以了(編按:《Harrison's》是2,000頁的內科學教科書)。
2. “大學目的是觀察和思考。
上大學的目的是培養終身學習。因為學問太多,不是大學4年就可學完的。
終身學習的原則是「觀察」、「思考」。上大學應該要上文學、辯論、邏輯這些基本科目,應該多看每年的《紐約時報》暢銷書榜(The New York Times Best Sellers),例如《平衡計分卡》、《藍海策略》、《世界是平的》等等。
3. “每個人都讀第一名,誰要當最後一名?
我兒子讀小學一年級時,寒假帶了成績單回來,我看一看跟他說:「你一個學期的名次,比我小學6年加起來還多。」我太太說:「我們要接受一個事實,我們的子女沒有那麼優秀。」
其實,我很早就接受這個事實了,每個人都讀第一名,誰要當最後一名?這樣想就可以了。
資料來源:《白色的力量》

轉載自http://www.cheers.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64391&eturec=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