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暉暖心,心啟幸福

2016年2月26日 星期五

震災後免費心理諮商資源


206震災後迄今已經18天,不過心理重建的路還很漫長。
””此刻我們都是台南人””,這句話不是一時激情的口號,應該化為一個持續性的實際行動。
或許基層醫療診所的力量有限,但是一群熱血的年輕人想盡己力幫助災民朋友們。

希望可以為台南地區的災民朋友盡一份心力,歡迎大家轉貼分享給需要的朋友!


2016年2月24日 星期三

照顧自閉症弟弟 吳宇衛用愛克服挑戰

知名主持人Janet(謝怡芬)的丈夫吳宇衛有兩個自閉症的弟弟,他一路照顧兩個不易溝通的弟弟到大,從挫折到解開心結,現在他擔任自閉症宣導組織大使,希望大家正視自閉症家屬照顧患者面臨的種種挑戰。
混血演員兼藝人吳宇衛(George Young)是家中長子,家中四兄弟中有兩個弟弟罹患嚴重自閉症,語言能力不足。
這兩個弟弟分別是33歲的Andrew30歲的Paul,兩人非常依賴家人照顧日常需求,包括用藥,主要由父母照顧。35歲的二哥Anthony則是會計師。
36歲的吳宇衛最近成為Share the Care SG大使,宣導民眾認識家屬照顧特殊需求病患的箇中辛酸,並鼓勵大家提供支援。
吳宇衛說,與嚴重自閉家人相處的最大挑戰,就是很難有效溝通,雙方都常常覺得很挫折,AndrewPaul可能會大發脾氣,家人想要阻止他們自殘或傷害對方時往往很容易受傷。
吳宇衛表示,「我爸和我都有因Anthony身體受傷,但我媽最慘,她被打過、瘀青過、抓過、拉扯過、咬過、燙傷過」。
「我弟弟青少年時期脾氣最火爆,現在比較沒那麼頻繁,但還是會發生。」
吳宇衛說:「你可以想像一下孩提時發過最大的脾氣,然後想像一個青少年、一個成年男性這樣子發脾氣,再把它乘以兩倍,就是我家的狀況。Andrew身高193公分,Paul身高178公分,而媽媽已經60後半了,爸爸今年就要70歲了。」
Paul能夠把一些簡單的詞組和句子串在一起,但Andrew幾乎完全無法講話。
吳宇衛指出,Andrew出生困難,腦部有一邊暴露在壓力之下,導致一隻眼睛視力不佳。他還診斷出可能有三叉神經痛,也就是會因神經發炎臉部或頭部發生劇烈疼痛。
吳宇衛說:「跟他們一起長大,讓我對他們和整個家庭的狀況都很挫折,特別是剛進入青春期的時候。」
「他們為什麼一定要每天尖叫、自殘或傷害我們?為什麼不能直接告訴我們怎麼了?為什麼他們不懂我的意思?」
「我有時會覺得他們很丟臉,也很少讓朋友或女友見他們。」
吳宇衛和Anthony後來被送到住宿學校,好讓兩人在「更普通的環境成長」。
照顧自閉弟弟經驗豐富的吳宇衛,現在積極投身自閉症相關的宣導與援助活動,「希望大家能更瞭解家屬照顧特殊需求親人所面對的挑戰」。
「我也希望,整個社群可以照顧那些照護者,減輕他們的負擔。」吳宇衛說。
吳宇衛常常問自己,我幫得夠多了嗎?我是不是不夠照顧他們?追求自己的目標會不會很自私,還是反而能幫助他們和其他人?
「只要我繼續逐夢,同時還要照顧AndrewPaul,這些問題就會一直存在。」吳宇衛說。弟弟的病症,促使吳宇衛就讀英格蘭南安普頓大學時,決定研究心理學,並拿到第一個學位。
過去幾年,吳宇衛的父母獲得較多支持,英國政府聘雇的照護者會前來照顧、打理他們的日常生活。但對吳宇衛來說,照顧弟弟仍是全家人「一生的許諾」。
吳宇衛雖然常常在新加坡和洛杉磯兩邊跑,他和Anthony仍會想辦法幫忙。
吳宇衛說:「拿到心理學學位後,我也考上律師執照,我會幫忙英國各個健康照護團隊草擬合約和書信。」
Anthony是合格的會計師,碩士念職業心理學。他除了幫忙書信聯絡,也會幫忙照顧AndrewPaul。」
主要照顧AndrewPaul的仍是年邁的雙親,隨著時間過去,對未來的焦慮也逐漸增加。「爸媽擔心Anthony和我必須為了AndrewPaul的幸福,付出什麼代價。」吳宇衛說,其他處境類似的家庭也有相同的煩惱,對於把責任留给其他孩子充滿歉疚。
吳宇衛給自閉症家屬的小建議
1.    互相支持,可以走得更遠
一家人開誠布公地溝通,甚至與整個群體討論,與別的家庭和朋友分享經驗,會非常有幫助。
2.    有愛就夠了
我們照顧摯愛,是因為他們是家人。不需要別人來告訴我們怎麼凝聚向心力,有壓力和擔心,就會有喜悅和幸福,愛會容納當下所有情緒。
3.    有負面情緒不要緊
你不用一直當天使也沒關係,不論你是家長、兄弟姊妹、表親或是朋友,你腦海中的問題不一定都會有答案,那也不要緊。
4.    不論距離多遠,總是有辦法幫忙
吳宇衛在美國宣傳節目的同時,也會審視關於行為療法的條款,Anthony也會從中國飛到英國,幫父母處理事情。只要有心,這些都有辦法解決。

轉載自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74678&utm_source=Facebook&utm_medium=Social&utm_campaign=Daily

無麩質飲食,讓你不生病!(天下文化)---- 讀後心得

無麩質飲食,讓你不生病!(天下文化)

揭開小麥、碳水化合物、糖傷腦又傷身的驚人真相
台南春暉精神科診所
蔡幸芳醫師
這本書的作者是一位美國神經科專科醫師,後來特別研究營養對神經病症的影響,得到多項研究獎章。剛閱讀這本書時,我心中過去對營養學的概念被震撼到,但又不得不聽聽他的新觀念,因為書中提到很多相關的研究結果做佐證。您也可以同時閱讀『小麥完全真相』這本書,內容有很多相似的概念。
因為一萬年前人類經過農業改革,從獵食(脂質、蛋白質)為主、採集蔬果(碳水化合物)為輔的飲食習慣,變成種植糧食(小麥、穀物、蔬果、糖等碳水化合物)為主、獵食(脂質、蛋白質) 為輔的飲食習慣,加上農業(小麥等)基因改造及生活習慣的改變,我們攝食的成份、熱量、身體消耗量已有很大的改變,改良後的小麥其麩質含量已是原始種的40倍,加上精緻食物及添加物,幾乎都有麩質的存在,而長期攝取麩質已造成很高比例的人出現對麩質過敏的現象,只是我們自己不自知而已,麩質會引起身體慢性發炎,不只造成乳麋瀉、腸胃症狀、也可能有頭痛、偏頭痛、關節肌肉痠痛、皮膚炎、容易疲勞、恍神、容易生病,也可能造成腦部的發炎而引發中樞神經系統的問題,例如:失智症、焦慮症、憂鬱症、過動症、妥瑞氏症、自閉症、思覺失調症、躁鬱症、動作協調障礙、癲癇等等。書中提到目前已有一些相關的檢驗項目來幫助我們了解自己是否有麩質過敏的問題。
麩質(gluten)是小麥、大麥、裸麥等很多穀物裡的一種黏稠性蛋白質,是最普遍的食物黏著劑,燕麥雖不含麩質,但常常在加工過程被小麥汙染到,麵粉、麵筋、醬油/調味料、美乃滋、乳瑪琳、漢堡肉中的填充劑、甘味劑、黃豆製品、冰淇淋、護手霜、護髮霜、化妝品裡含有麩質,還有很多你意想不到的東西裡都含有麩質,書中建議採行無麩質飲食數週以上就可以明顯看到症狀的改善甚至消失,當然你繼續食用到麩質問題就會再來。
除了避免食用麩質,還有也要避免甜食等含糖、碳水化合物的食物,糖也會引起身體慢性發炎,碳水化合物在身體裡代謝很快就會變成血糖,血糖高低的起伏除了加重胰臟分泌胰島素的負擔,進而造成胰島素阻抗,進而造成糖尿病,糖分子會鍵結到脂肪酸、膽固醇、蛋白質、基因等物質造成這些物質的變性、失去功能,細胞變得僵硬、失去彈性,這稱之為糖化作用,糖化作用會引發自由基的增生,進而損害成分、細胞、組織,包括DNA。長久以來我們誤解了飽和脂肪/膽固醇,總認為飽和脂肪/膽固醇是不好的,事實上罪魁禍首才是『糖』。
膽固醇是細胞膜的重要結構,細胞膜的結構中脂肪就佔了50%,腦部要生成新的突觸也得靠膽固醇,膽固醇能將把細胞膜連結起來,使訊號得以在突觸間傳遞,也是神經髓鞘的重要成份,使神經訊號得以快速傳遞,也是很強大的抗氧化物,能保護大腦,使之免於受到自由基的破壞,也是一些荷爾蒙及維生素D的前驅物,身體電解質的平衡也得靠膽固醇來維持,膽鹽是消化脂肪不可或缺的物質,也和消化脂溶性維生素(ADEK)有關,膽鹽正是由膽固醇轉化而來。母乳中脂肪占54%,對嬰兒的發展很重要。
脂肪是身體很需要的成份,是『糖』分子將脂肪變性失去功能,也是因為血『糖』太高,身體胰島素作用將糖轉化為脂肪儲存在細胞中造成肥胖,並不是你吃太多脂肪的關係。反倒是身體很努力將攝食到腸胃的脂肪盡數吸收,這樣就會減輕肝臟製造脂肪酸的負擔,而且身體很需要好的脂肪酸(例例如:Omega-3脂肪酸),所以建議多加攝取DHAOmega-3脂肪酸,我們每天至少需要200-300毫克的DHAOmega-3脂肪酸大多存在於魚肉、魚油、海鮮、酪梨、橄欖、亞麻籽油、椰子油等等,並提醒反式脂肪是對健康非常不好的成份,最好不要食用。Omega-6脂肪酸是不好的油,會助長發炎反應,常存在於很多植物油中,例如:葵花油、芥花油、紅花籽油、花生油、玉米油、黃豆油等,盡量少食用。
雖然白米、香蕉不含麩質,但也是碳水化合物,也要酌量食用。全麥吐司的升糖指數和白吐司差不多,加上都含有麩質,還是少吃吧。飲料中加入的高果糖玉米糖漿也非常不好,會使糖化作用加快10倍,最好不要吃。
作者也建議降低卡路里的攝取,減少攝取30%的卡路里,一般建議男人卡路里攝取量為2250大卡/天,女人為2000大卡/天,
總括作者對食物的建議除了去麩質、低糖/低碳水化合物(一天攝取的碳水化合物必須少於60公克,水果太甜,也要酌量食用就好)高脂(尤其要補充DHA Omega-3脂肪酸)減量、低卡路里、斷食(24-72小時)補充腸內益生菌、維生素D、抗氧化/抗發炎物質(例如某些植物、梅果、核果、薑黃、維生素A/C/E)白藜蘆醇(存在於葡萄、紅酒中)。肉、蛋(是很好完整的營養來源)、好的奶油、乳酪、蔬菜都是很好的食物。
除了飲食習慣的調整,運動、充足睡眠都是非常重要的,運動是改變基因最有效的方式,特別是有氧運動能啟動和長壽有關的基因,也能驅動BDNF基因(BDNF神經滋養因子是讓神經發展得好的因子),久坐不動是一個很大的問題。藉由DNA的驅動(例如Nrf2還原敏感性的轉錄因子),人體就可產生具有保護作用的抗氧化物,這種體內的抗氧化系統要比任何營養補充品來得強大。
過去以為的真理在後來被推翻,今日以為的真理,又有哪些在不久的將來會被推翻,在世界上有很多似是而非的道理,就得靠我們自己的智慧去做判斷,希望如果這些真的是真理,當我們知道後我們有勇氣與行動力去改變,這樣知識才會真的變成力量。與您分享!

2016年2月12日 星期五

地震過後,我們該如何陪伴孩子

【地震過後,我們該如何陪伴孩子】
家長有小朋友的父母或長輩(或者是幼稚園、國小老師等教育工作者),在面對小孩提及地震事件時,可參考這次的資料。
天佑台灣,願大家平安。
請大家幫忙分享,也許我們的朋友當中有人需要。
*重要*
1. 嘉南療養院:自今日起每天上午開設安心門診及設立24小時安心專線黑色電話0926-560-713。若有需要,若出現失眠、情緒起伏、焦慮、恐慌、食慾不振等狀況,請讓我們協助您的心理健康。
2. 協助206台南地震民眾安心站:由台南與鄰近地區在地的臨床心理師所創的臉書專業,覺得自己身心因地震受到影響的民眾,可以私訊給這個專業,裡面有值班的心理師,會提供您初步的心理健康服務。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0206tn/
【地震後,大人與小孩的心理調適資源】
以下心理健康調適資料,歡迎大家下載、分享給有需要的朋友。
(1-2)
紙本資料、(3-4)放鬆練習錄音檔、(5)專業書單
1. (給大人的)熟記心理五字訣,陪伴安度震後日
PDF
連結:http://ppt.cc/hGgtt
網頁版:http://goo.gl/YdTytG
2. (給小孩的)當孩子問起地震,大人該如何回應
PDF
連結:https://goo.gl/VuT9ZB
網頁版:http://ppt.cc/L07SZ
3. (給大人的)呼吸放鬆練習錄音檔
完整mp3版:https://goo.gl/HS5pbc
完整影片版:https://youtu.be/QuSsb5Homv4
簡短mp3版:https://goo.gl/07X2LM
簡易影片版:https://youtu.be/m6GyZqo7ozQ
4. (給小孩的)呼吸放鬆練習錄音檔
完整mp3版:https://goo.gl/ylyAOH
完整影片版: https://youtu.be/sH0zezL06OE
簡短mp3版:https://goo.gl/gZpp8a
簡易影片版:https://youtu.be/kG_f-vB3Ktc
3-4mp3可能因流量過大暫時無法使用,可用備份連結如下
第二備援下載點:https://goo.gl/Th7mVk
第三備援下載點:https://goo.gl/UhdknG
5. 給助人工作者的專業書目(輔導老師、心理師、諮商師、社工等)
連結:http://ppt.cc/7CBuk
*檔案12由心理師想跟你說製作,歡迎印刷分享給有需要者
*檔案34由台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錄製,可散佈使用
*再次懇請大家分享,你我身旁的人可能需要這些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