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暉暖心,心啟幸福

2014年10月13日 星期一

學校裡的人際課:我老被同學欺負,和大人說也沒用

學校裡的人際課:我老被同學欺負,和大人說也沒用
我老是被同學欺負,和大人說也沒用
班上有位特殊生,老是愛捉弄我,常動手打我、用難聽的話罵我。我有跟老師報告,老師要他「不可以這樣」,但他仍然經常打我、罵我。我也不想和爸媽說這件事,根據以前的經驗,他們一定會很生氣,嚷著要找老師同學算帳,我怕老師同學們討厭我,只好忍住……
爸媽怎麼做►►
先鞏固孩子自尊 再談被打罵的原因
爸媽平時和孩子就要有一個很好的溝通管道,讓孩子不害怕和父母親講他的困擾。有些父母親會表現出較負面的態度,如:「這麼遜,你不會處理嗎?」就會讓孩子難以啟齒。孩子有時候需要的是勇氣、是鼓勵,需要有人和他站在同一邊,或是有人和他一起討論解決的辦法。
父母先要處理孩子本身情緒,告訴孩子今天碰到這個問題,不是你不好,先鞏固受辱孩子的自尊。再來要幫助孩子去回想、分析被罵被打的原因,若對方本身就是敏感、衝動控制是有困難的,是不是你做了什麼事,造成對方誤解,例如笑太大聲,對方以為你在嘲笑他,其實你只是在自得其樂?若原因如此,也要引導孩子修正。接著,可以和孩子討論如何正向因應準備,下次遇到同樣情況,是不是先離開現場等。或是事後寫信、寫卡片告訴對方,我不喜歡你的做法,請尊重我。
家長也要觀察,做了這些調整後的結果。如果真的是霸凌,就要用更正式、有策略的方式來解決。(台北市立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助理教授吳怡慧)
老師怎麼做►►
帶一般生去理解特殊生的動機
孩子若難以預期大人處理事情的方式,原本困擾一旦沒有獲得協助,反會增加心中更大負擔。老師要先接納學生的擔心與壓力,當學生知道老師理解他的困難且願意協助時,會較有安全感、願意求助。最好能和學生約定,說明在處理問題前,會先和他討論,降低他的焦慮感。
老師要評估特殊生行為的可能成因、對其他學生產生的影響,善用校內特教老師資源,讓特殊生獲得應有的專業協助。也要幫助一般學生理解特殊生的行為,提供他們遇突發狀況時可因應的策略,並加以練習。比如,當特殊生情緒暴衝,有傷害自己、他人行為時,同學可以趕緊向輔導室、訓導處等通報求助。
老師也可陪伴常被捉弄的學生,協助他更理解特殊生行為動機、被捉弄時可以向誰求助等,更要時時關注,避免學生一再被捉弄。
當特殊生的行為有可能影響到其他學生學習時,老師也要能主動向班級家長說明,增進家長之間的理解,減少日後衝突的發生。(台北市學生輔導諮商中心執行祕書吳姿瑩)



2014年10月10日 星期五

喝雞精補身,四種人不適合

喝雞精補身,四種人不適合
隨著八點檔電視劇與廣告的推波助瀾,各式雞精或滴雞精產品,成為人氣新寵兒,雖價值不斐卻仍是人人趨之若鶩。不過藥害救濟基金會提醒,雖然這類產品富含蛋白質等營養成分,但也並非人人都適合,建議食用前應諮詢專業人員意見。
熬煮雞湯費時費工,講究者連雞隻來源也馬虎不得;對於忙碌的現代人而言,市售雞精與滴雞精相較於傳統雞湯,具有開瓶即食、微波即飲的特性,在方便性上略勝一籌。許多市售產品為針對特定族群,還加入人參、四物等若干成分,標榜補氣、補血、護肝等功能,聲稱保健功效來增加賣點。但事實上,無論是雞湯、雞精、滴雞精,其實只是製作方式不同,有的慢火熬燉、有的高溫蒸煮;就營養成分而言,並無明顯的差異性。
雞精的營養成分主要為蛋白質、胺基酸等,這些成分對於因口腔黏膜組織受損,無法正常咀嚼、飲食,僅能飲用流質食物者、腸道消化功能受損者、及對蛋白質、胺基酸有額外需求者(如大手術病患、懷孕、坐月子等),經諮詢醫療專業人員後,可適量食用,對於維持生理機能、補充營養、術後恢復有一定程度的幫助。至於一般健康成人,若飲食正常,其實不需要額外補充,也不建議以雞精取代正常飲食。一瓶100 c.c.雞精與一塊四指大小的雞肉,所含的蛋白質是差不多的,而雞肉除蛋白質外,還能提供其他營養成分,例如:醣類、維生素AB群、鈣、磷、鐵,及微量元素等。現代人普遍營養過剩,額外補充雞精對健康的效益不大,過量還可能造成身體的負擔。
恐影響四類族群病情,需謹慎食用
由於雞精成分中,除蛋白質外,往往鉀、鈉離子也偏高,因此並非人人都適合喝雞精補身,其中四大類族群就要特別小心,包括:
一、慢性腎臟病患者:此類病患需限制蛋白質和鉀離子的攝取,雞精內豐富的鉀離子、蛋白質等含量可能加重腎臟負擔。
二、高血壓患者:血壓的控制除了仰賴藥物以外,飲食也具有關鍵性的影響。有些雞精含鈉量偏高,可能造成血壓升高,導致血壓難以控制。
三、痛風患者:對於痛風患者,飲食最需注意的就是普林的攝取量。雞精屬中普林類食  品,將導致尿酸升高,不利於痛風的控制。
四、楓糖尿症的病友:此種罕見疾病因染色體異常,無法代謝白胺酸、異白胺酸以及纈胺酸等支鏈胺基酸。雞精內所含豐富的胺基酸,可能導致疾病的惡化。
另外,雞精加入的其他成分,如人蔘,可能與某些藥物,如降血糖藥物、抗凝血劑等產生交互作用;而四物,也並非人人適合補充。
藥害救濟基金會提醒:若想藉由雞精補身,需慎選具信譽的廠商、看清營養標示、或選擇經政府認證,有「小綠人標章」的健康食品。若因飲用雞精而發生任何不適,除應儘速就醫,並可向衛生福利部建置之「全國健康食品及膠囊錠狀食品非預期反應通報系統」通報,通報專線(02)2358-7343

本文作者【財團法人藥害救濟基金會】

轉載自http://hospital.kingnet.com.tw/essay/essay.html?pid=42419


2014年10月8日 星期三

孩子犯錯,不用批評,只需問六句話就能讓他知道是非對錯!!

孩子犯錯,不用批評,只需問六句話就能讓他知道是非對錯!!
孩子是父母的心頭肉,但在孩子長大的過程中,一定會遇到各種問題,
作為家長這時候,急著要孩子知道是非對錯,
搞不好耐不住性子就大發一頓脾氣,隨著自己的情緒批評孩子,
可以先問孩子六個問題,聽聽他們有什麼想法。
而其實這幾個問題也能讓孩子犯錯的事情細末更清楚,並藉由了解事情而得到解決了。
家長們可以試看看,問問以下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到底發生什麼事情了呢?
這個問題看起來不起眼,但是非常重要。
許多父母碰到突發狀況時,會習慣性的以自己的思維下判斷,
一定是你不乖,才會遇到這種情況。
一定是你先打小民,他才會打你。
一定是你做錯事,老師才會處罰你。
但是如果我們不讓孩子從他的角度說說事情的經過,
只是藉由自己的判斷有可能會有盲點,也很有可能冤枉孩子,
這時候要讓
​​​​子有機會說話、說說事情的真實面貌,
即使真的是他的錯,他也會因為有機會為自己解釋而更甘心認錯,
這時候也是在訓練他的敘述能力,讓他能清楚表達自己發生了什麼事情。
第二個問題是:你的感覺是甚麼?
當孩子說出事情經過是事實,他也能藉由敘述去思考事情經過,
在敘述的過程中也明白癥結點在哪裡,這時候問問第二個問題就能讓孩子抒發情緒,
因為他自己心裡受到的衝擊純然是主觀的感受,無所謂是非對錯。
很多時候,我們只是需要把自己的感受說出來而已。一旦說出來,哭一哭,罵一罵,心情就會好多了。
腦科學研究已指出,當一個人情緒強烈的時候,外在刺激不容易被腦部吸收、也不容易做出正確的判斷。
這也表示著當一個人還有情緒的時候,其實別人說什麼他都會聽不進去。總要等到他心情平靜下來,才可能冷靜思考問題與給出正確的決定。
所以如果我們希望孩子能夠聽得進去我們的意見,
我們就需要先了解他的感覺,要讓他的情緒有個出口,說出自己的委屈。
第三個問題:那你覺得有什麼辦法可以解決呢?
這個問題的背後是要讓孩子學會獨立思考的能力,
可以不妨跟孩子一起做腦力激盪,引導他想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想各種點子,不管事合理的、不合理的、荒謬的、可笑的、無聊的、噁心的、幼稚的……
其實腦力激蕩的重點就是允許任何看似無用、瘋狂的想法,
而且不論聽到什麼,都暫時不要做批評或判斷。
當你們再也想不出任何點子的時候,可以問問他
第四個問題:這些方法會有怎樣的後果?
當腦力激盪告一段落,孩子的情緒平復、也瘋狂地提出了想法,
這時候讓孩子自己一一檢視,每個方法的後果會是什麼?
這時候你會發現,大部分的孩子都明白事情的後果。
如果他的認知有差距或是想法有偏差,
這時候就可以跟他好好討論,把他的想法矯正過來,讓他明白現實真相。
這是一個很好的親子溝通機會,但是不要說教和急著給予判斷,只要陳述事實就可以了。
然後問他:
第五個問題:那你決定怎麼做?
撇開成人的想法,孩子有可能會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狀況,
如果他了解後果,通常會做出最合理、最明智的選擇。
這時候大人最重要的是言而有信,不能先問了他的決定,然後又告訴他的決定不能這麼做,
那孩子以後再也不敢信任你了。
而且,就算他選擇錯誤,他從這個錯誤中也可以學習到更難能可貴的教訓。
接著問
第六個問題:結果怎樣?事情是不是想你想的那樣呢?
也可以問他下次碰見相似的情形,你會怎麼做?
強迫他去思考下次遇到同樣狀況該如何因應,並讓他有機會檢視自己的判斷與行為,並做出正確決定,也學著放手讓他承擔責任與後果。
這樣練習了幾次,以後遇到問題孩子會去思考前因後果,並想出正確的解決方式。
孩子就會有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不需要父母操心了。
經典六問:
第一個問題是:到底發生什麼事情了呢?
第二個問題是:你的感覺是甚麼?
第三個問題:那你覺得有什麼辦法可以解決呢?
第四個問題:這些方法會有怎樣的後果?
第五個問題:那你決定怎麼做?
第六個問題:結果怎樣?事情是不是想你想的那樣呢?下次碰見相似的情形,你會怎麼做?

父母的教育是孩子一輩子的事,
若要孩子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就不能剝奪了孩子履行責任的機會。
要讓孩子學習處理自己的事情,並為自己的決定承擔後果,
從而達到培養孩子責任感與負責的態度。

這樣孩子才能養成獨立思考並解決問題的能力,父母們可以試看看喔!
轉載自媽媽經

http://mamaclub.com/learn/author/aaaalinkined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