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暉暖心,心啟幸福

2013年5月30日 星期四

不要害怕小孩「哭」(親子天下2012-09)

不要害怕小孩「哭」(親子天下2012-09)
2012-09 親子天下雜誌38期 作者:李坤珊

孩子一哭鬧,大多數爸媽當下不是退縮就是生氣,無可奈何。 想與孩子的「哭」和平相處,第一步就是別動氣!

「老師,我兩歲半的孩子,又哭又鬧的,就是不肯刷牙,怎麼辦?」「老師,要怎麼讓我三歲的孩子不玩我的手機?不給他玩,他就一直哭鬧……」

不好好吃飯、不肯坐汽車安全座椅……每次演講完,面對這一長串同類型、讓爸媽憂心的問題,我心中非常了解爸媽的焦慮。因為這些看起來像是雞毛蒜皮的小事,其實是生活習慣,也是很「大條」的教養或管教問題。它們不但主控著全家人每天生活的步調,也主宰著家庭氣氛,誰也無法置身事外。


2013年5月29日 星期三

熬夜睡不好 睡眠債等著還 (健康醫療網2013-05-22)

熬夜睡不好 睡眠債等著還 (健康醫療網2013-05-22)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 2013/05/22

喜歡熬夜,好幾天睡不好,小心「睡眠債(sleepdebt)」等著你!研究發現,當睡眠時數減少,睡眠需求就會跟著增加,包括判斷力、反應和其他能力都會因睡眠不足而變差,受到影響。

國衛院最新一期電子報刊登「一夜好眠的重要性」文章,研究證實,長期的睡眠不足更會增加罹患憂鬱症的風險;另外,睡眠不足者也容易發生交通意外。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腦神經專家MerrillMitler博士指出,足夠的睡眠使人思慮清晰、反應靈敏及注意力集中,當人們疲倦時,思緒及注意力則無法發揮最佳狀態,。

研究顯示,長期睡眠不足會增加心臟病、肥胖和感染等風險。睡覺時,身體會釋放幫助修復細胞及能量平衡的荷爾蒙,而這些荷爾蒙會影響體重,導致睡不好的人容易發胖。

最近更有研究發現,睡眠與疫苗效能息息相關,睡眠充足時,疫苗保護力要比睡眠不足,還要來得高。

一般來說,睡眠時間需求因人而異,成人每天需睡78小時,青少年大約需要至少9小時,幼兒需要10小時,嬰兒則大約16小時,懷孕初期的婦女則要比平常需要更長的睡眠時間。

一旦好幾天沒睡好,睡眠需求會跟著增加,產生「睡眠債」,就好比銀行透支,身體也會要求償還,這時光靠一兩天的補眠也不夠償還「睡眠債」。

如何一夜好眠?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提出建議,首先保持安靜、舒適及光線昏暗的睡眠環境。養成每天運動的習慣,但避免睡前運動。限制睡前使用電子儀器。睡前洗熱水澡或閱讀有助放鬆。如果患有持續性的睡眠障礙應儘早尋求治療。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9530

睡眠是孩子的基本營養 睡不好易造成智力減退 (健康醫療網2013-05-22)

睡眠是孩子的基本營養  睡不好易造成智力減退
周蘭君報導 | 健康醫療網 – 2013522日 上午11:11.

(健康醫療網/周蘭君報導)現代人工作壓力大,失眠族群更是越來越多,影響了身體健康與情緒,讓睡眠問題更加受到大眾的重視,甚至國際精神衛生和神經科學基金會將每年321日定為「世界睡眠日」,希望大家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但是睡不好不只是成年人的問題,兒童失眠更需要受到重視,根據調查顯示,台灣有近八成寶寶有睡眠不足的問題,如果父母沒發現孩子有睡不好的問題,會讓孩子智商降低,長期下來可能養出過動兒或智力遲緩兒。
兒童失眠問題十分廣泛,但卻被很多父母忽略,以為孩子夜晚不睡、哭鬧是無理取鬧的狀況。根據2012年「寶寶睡眠白皮書」調查顯示,有近八成的06個月的新生兒,每天睡不到18小時,且每晚寶寶平均醒來1.8次,僅有兩成三的寶寶睡足18小時。出生六個月以內的新生兒,是腦部發育的關鍵期,每天平均要睡足18小時才行,睡眠是孩子的基本營養。睡眠的節奏被打亂,或是他半夜會說夢話,會有夜驚做惡夢現象,或是父母習慣用「虎姑婆」等故事恐嚇孩子睡覺等,都可能會被列入晚上睡眠干擾,造成類似失眠的情形,如果長期睡眠不足會導致孩子的營養不足,睡眠營養不足的情況下,就會容易影響腦部發展,讓孩子出現學習遲緩的狀況。

睡眠是孩子的成長關鍵,而睡覺環境更是影響的因素之一。睡眠好不好的關鍵,決定於睡覺的環境、舒適度、睡前情緒等因素,如果睡前情緒不佳,起床後的情緒也是不佳。因此,如果要讓家中的兒童一覺好眠,最好的方式就是營造孩子睡覺環境的幸福感和舒適度,以提升孩子睡覺前的正面情緒,達到優質睡眠、優質成長的目的。

波士頓學院林區教育學院的米尼許(ChadMinnich)經過統計後得到的資料顯示,平均而言,睡得較多的兒童在數學、科學和閱讀上的成績較高。他認為,這與缺乏基本營養有關,這裡的「營養」不只是食物攝取,還包括「睡眠」品質,「睡眠是所有兒童的基本需求」,當孩子滿足了睡眠營養,在課堂上才有專注力,充分吸收教師傳達的學識養分。另一方面,孩子的睡眠品質也間接影響父母親,當孩子每晚哭鬧不休或是睡不熟時,父母親更容易感到疲憊,進而影響情緒、工作效率等,更不能給孩子一個幸福、舒適的成長環境。而選擇寢具上,除了透過「童話感」寢具營造可愛幸福、愉快的氛圍,適合的材質也是很重要的,基於兒童皮膚嬌弱的原因,材質上除了選擇輕柔、舒適的材質外,也挑選天然染料的布料,挑選專業認證、專業服務人員推薦,並於合法的通路商購買知名品牌的寢具,才能真的保障孩子的睡眠健康。
(引用自http://tw.news.yahoo.com/%E7%9D%A1%E7%9C%A0%E6%98%AF%E5%AD%A9%E5%AD%90%E7%9A%84%E5%9F%BA%E6%9C%AC%E7%87%9F%E9%A4%8A-%E7%9D%A1%E4%B8%8D%E5%A5%BD%E6%98%93%E9%80%A0%E6%88%90%E6%99%BA%E5%8A%9B%E6%B8%9B%E9%80%80-031100535.html)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解除落髮危機 5種水果聰明吃 (華人健康網2013-05-28)

解除落髮危機 5種水果聰明吃 (華人健康網2013-05-28)
【華人健康網 記者羅詩樺/台北報導】 2013528 10:50

掉頭髮本來不是什麼大驚小怪的事情,每人每天平均都會掉約100根頭髮,如果發現頭髮脫落的情形變嚴重,可就要注意了!對於男性來說,中年以後往往開始出現禿頭的危機,最好趁頭髮還「健在」之時,就先做好預防動作,避免日後掉髮,多吃下列5種水果,有刺激毛囊生長、維持頭髮烏黑亮麗的功用。

如果發現自己開始有掉髮的現象,原因很可能是因為生活壓力過大,或是攝取的飲食中缺乏所需的均衡營養素,又或是服用藥物、生病所導致,原因有許多,從水果中能夠吃到許多不同的維生素,不僅對美白肌膚有加分效果,也能同時保有美麗秀髮。

1. 奇異果:高含量的維生素CD1、精氨酸,除了卓越的抗衰老功效,能幫助抵抗輻射以及清除自由基,還含有大量的ALA酸,是幫助秀髮鎖住水分的關鍵,並防止頭髮乾澀枯燥,全面改善頭髮健康。

2. 蘋果:蘋果原本就是對身體各方面機能都很有幫助的水果,也含有不少肌膚、頭髮所需營養素,像其中的蘋果酸可以防止皮膚和頭髮的乾燥,果膠可以保持肌膚與秀髮的水分,讓頭髮不易斷裂;也可以抑制頭皮屑、鎮定頭皮和止癢。

3. 水蜜桃:水蜜桃有豐富的抗氧化成份,1顆中等大小的水蜜桃含有豐富的維他命和礦物質,如蛋白質、脂肪、糖、鈣、磷、鐵和維生素BC等,無膽固醇又具有滋潤和緊實肌膚的作用,並同時給予頭髮高效保濕滋潤,增強頭髮韌度,對掉頭髮及護髮都有一定的預防功效。

4. 楊桃:楊桃的營養價值也非常高,除了有包括蔗糖、果糖、葡萄糖這些醣類,還有蘋果酸、檸檬酸、草酸、維生素B族、維生素C、蛋白質;除了可以幫助消化之外,楊桃還有滋養保健的作用,吃楊桃可以幫助頭髮保濕,提高頭髮的彈性,使秀髮變得自然健康。

5. 木瓜:木瓜含有的特殊酵素與人體的生長激素相似,其中豐富的維生素C、鐵、鉀、葉黃素等,可以為頭髮提供多種營養,並滋養乾枯髮質,讓頭髮也變得動人。

(引用自http://yahoo.top1health.com/Article/93/13511)

調好自律神經 7件事學會慢慢生活 (康健雜誌2013-03)

調好自律神經 7件事學會慢慢生活 (康健雜誌2013-03)
2013-03 康健雜誌172期  作者:張靜慧、曾慧雯

一群西方學者組隊到非洲考察,請當地原住民當嚮導及挑夫,兼程趕路,前三天都很順利,原住民吃苦耐勞,沒有怨言,但到了第四天,原住民卻不肯出發了。

是哪裡得罪他們了,還是在要脅加錢?考察隊隊員不解。這時,原住民的頭領解釋道:「按照我們的傳統,如果連續三天趕路,第四天必須停下來休息一天,以免靈魂趕不上我們的腳步。」

現代人日復一日地「趕路」,趕到沒時間停下來思考為何而趕,趕到大小病痛都來報到。 《全文未完~請點此連結閱覽全文哦~》

(引用自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47549&page=1)

睡不好難瘦 改善睡眠享瘦3原則 (華人健康網2013-05-21)

睡不好難瘦 改善睡眠享瘦3原則 (華人健康網2013-05-21)
記者黃子倫/台北報導 | 華人健康網 – 2013521日 上午9:42.. .

少吃多動仍然難以瘦身,可能要檢視生活中是否犯了壞習慣,例如有研究指出,睡眠與體重兩者間存在著重要的聯繫,若長時間睡眠不足,可能打破體內荷爾蒙平衡,影響內分泌造成紊亂,導致脂肪堆積。建議想要成功瘦身,應從改善睡眠品質開始。

據美國知名營養師雪莉‧卡柏(Cherie Calbom)所著的《睡眠甩肉》(Sleep Away the Pound) 一書中指出,缺乏睡眠會導致體內荷爾蒙失衡,導致體重標準崩盤,原因在於內分泌失調,腎上腺素在錯誤的時間分泌皮質醇加速脂肪堆積,尤其最容易出現在腹部、大腿、腰側。

芝加哥大學日前也進行一項睡眠與減重的研究,他們讓一組參與實驗者每天睡5個半鐘頭,另一組每天睡8個半鐘頭,計算第2天分別攝入的零食量,結果前組平均每人多攝入221大卡,且身體還會更渴望洋芋片、蛋糕等垃圾食品,這些增加的熱量恐在2周後轉化成1磅左右的脂肪。

研究人員指出,睡眠品質差、時間不足,恐讓體內增加一種生長激素─肽(ghrelin),作用正在於刺激食欲;而體內能通過新陳代謝而抑制食慾的瘦蛋白(laptin)的數量卻會往下降,兩相結合的後果就是渴求更多的食物。

睡的好享瘦3原則
為了避免讓失調的睡眠品質打壞減肥計畫,平日可依循3個原則:

1. 建立規律睡眠時間:
每日最好睡足7個小時,建議在周間時,強迫自己提前1小時入眠,到了周五、周六的晚上,可以將睡眠時間往推後12小時,最重要的就是要讓自己適應每天就寢時間到,就能睡飽7個小時。

2. 營造良好睡眠環境:
例如在睡前45分鐘前沐浴、閱讀等,讓身體進入放鬆狀態,記住睡前要關掉電視、電腦,以及所有的通訊工具,把手機調成靜音,最好順道將燈關掉,以免當你眼睛感受到光線時,會把醒來的訊號傳給大腦,降低助眠的褪黑激素分泌。

3. 瞭解自己的睡眠時間:
據研究指出,部份女性每晚至少需要9小時的睡眠,可以觀察自己若睡了7個小時還是昏昏欲睡,可試著再提前15分鐘入睡,直到找到最適合自己習慣的睡眠時間。
(引用自http://tw.news.yahoo.com/%E7%9D%A1%E4%B8%8D%E5%A5%BD%E9%9B%A3%E7%98%A6-%E6%94%B9%E5%96%84%E7%9D%A1%E7%9C%A0%E4%BA%AB%E7%98%A63%E5%8E%9F%E5%89%87-014205855.html)

更多健康資訊請上 http://yahoo.top1health.com

助眠或失眠?吃對睡前6類飲食 (華人健康網2013-05-23)

助眠或失眠?吃對睡前6類飲食 (華人健康網2013-05-23)
記者黃子倫/台北報導 | 華人健康網 – 2013523日 下午6:00

擁有良好的睡眠品質,不僅能幫助隔天擁有好活力,許多研究也指出,睡的好能幫助體內賀爾蒙正常作用,維持新陳代謝、健康享瘦,要擁有良好的睡眠品質,夜間的飲食習慣相當重要,例如補充適量富含色胺酸、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可助眠,而過辣、刺激或高脂肪食物,或是睡前來根菸,恐會讓你失眠難入睡!
失眠睡不好,不僅隔天精神不濟,還可能讓自己養成易胖體質。

助眠飲食1:富含色胺酸的食物
色胺酸(Tryptophan)是天然胺基酸的一種,為大腦製造血清素的原料。而血清素的作用在可減緩神經活動、讓人放鬆、引發睡意。 富含色胺酸的食物例如乳製品、堅果類(以葵花子、芝麻、南瓜子為首選)、蜂蜜、雞蛋等,但由於堅果類含油脂,有肥胖困擾的人最好不要吃太多。


助眠飲食2: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
補充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能幫助睡眠,考量熱量攝取,可選擇如一碗小米粥、一杯燕麥片、一片全麥麵包、兩、三片蘇打餅乾,搭配一杯250 c.c.的溫牛奶,份量不至於過多,又能幫助睡眠。


助眠飲食3:吃點高纖低糖的水果
睡前過度飢餓不僅會干擾睡眠,部份研究甚至認為,試圖減肥的人,反而可能更常因此而醒來。建議可以吃約一個拳頭份量左右的水果,選擇上以高纖低糖為宜,例如芭樂、小番茄、蘋果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失眠飲食4:當心辛辣刺激的食物
辛辣的食物是包括辣椒、花椒、大蒜、芥末、胡椒、生薑等。晚餐或睡前吃過辣,躺下睡覺時候更容易引起胃灼熱,難以促進睡眠氛圍,如果特愛吃辛辣食物,那麼建議在白天的時候吃較適宜。


失眠飲食5:高脂肪飲食
睡前如果碰觸漢堡、薯條、油炸物等,不僅會發胖,還可能中斷自己的睡眠中期,且因這類食物通常份量多,若吃得過飽難以消化,也會延後睡眠時間,甚至讓晚上頻跑廁所。


失眠飲食6:喝酒、抽菸
睡前的46小時最好避免飲酒,許多人以為失眠喝酒可幫助入睡,但不知道酒的依賴成癮性,會比藥物更高,會愈喝愈多,反而還會產生頭痛、盜汗、睡不好;另外,抽菸吸入的尼古丁是一種興奮劑,反而會害你更難入睡。
(引用自http://tw.news.yahoo.com/%E5%8A%A9%E7%9C%A0%E6%88%96%E5%A4%B1%E7%9C%A0-%E5%90%83%E5%B0%8D%E7%9D%A1%E5%89%8D6%E9%A1%9E%E9%A3%B2%E9%A3%9F-021205263.html)

更多健康資訊請上 http://yahoo.top1health.com

2013年5月27日 星期一

讀書心得:「心靈轉個彎」_台南春暉精神科診所

心靈轉個彎(原古文化)
讀後心得分享
台南春暉精神科診所
陳秋燕護士/蔡幸芳醫師

『心靈轉個彎』我把它解釋為轉念,從心裡換個角度、想法,去看待一切的人、事、物, 所有的事情都會有截然不同的轉變。

如果我們感到有煩惱、痛苦,一定有某個地方執著了,某個地方有心結,被束縛住了,我們要從自己的心下手,才能找到痛苦的源頭。

這本書裡有31則小故事,每則小故事都有一種思維的啟示。我從小故事裡領悟了一些道理。

1. 保有快樂心:那要如何讓自己快樂呢?「隨份過日」「隨緣生活」。隨份,就是認清自己的本分。很多人不快樂的原因是因為沒有認清自己的本分,去期待一些不可能達到的目標,給自己帶來了壓力、煩惱、痛苦。隨緣,就是認識自己的外緣、外面環境、認識自己的心態。如果一個人能認清自己、認清環境,就能隨份過日,隨緣生活,就會感覺快樂的。

2. 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在人生的旅途中,有時候我們為了滿足別人的期待,而去做了自己不喜歡的事,與其隨著社會潮流去追逐名利,倒不如靜下心來,看看自己,了解什麼是適合自己的。
就像穿鞋子,找雙適合自己的鞋,走起路來,才不會腳痛、起泡,也才能夠走得順暢、走得遠!

3. 日日是好日:常去想我們所擁有的,不要去想我們所還沒擁有的。往正面的方向去思想就能為我們帶來光明的人生。

4. 凡事感恩,時思回饋:
感恩我們父母的生育、養育、教育之恩。
感恩我們的子女,孩子天真無邪的心化解我們被汙染的心。
感恩我們的另一半,感恩他與我們建立家庭,陪我們走過人生的豐富旅程。
感恩社會各階層人士,感恩大家分工合作,有人做衣服,我們才有衣服穿,有人種稻種菜,我們才有食物吃。

感恩大自然,天地萬物皆來自大自然,我們要做好環保,愛惜大自然。

「2013家庭EQ協會暑期營隊活動」~帶您體驗一個不一樣的暑假!

活動的課程內容主要帶領大家管理自己的情緒,
增進大家的情緒智商(EQ)
讓大家有個充實、活躍的暑假哦!

「102年美好人生幸福列車」系列講座~歡迎報名參加哦~

台南市政府衛生局舉辦一系列的心理健康促進講座~
關心大家的心理健康~
各場次皆為免費~請大家好好把握機會哦!

2013年5月24日 星期五

〈親子會客室〉溫暖小事 更感動孩子 (自由時報2013-05-22)

〈親子會客室〉溫暖小事 更感動孩子 (自由時報2013-05-22)
文/吳娟瑜

前陣子一則調查發現,高達46%的家長每天專心陪孩子玩的時間不到1小時,孩子越生越少、父母工作越來越忙碌的現況若不能改善,未來調查數字恐怕會更驚人。

不可否認的是,在大環境不佳的情況下,台灣家長承受的壓力只是有增無減,普遍花更多的時間賺錢養家。但是,孩子盼不到父母的陪伴,多數的情況下都被迫變成電視兒童或電腦兒童,這應該是每位家長都不樂見的吧。

身邊很多朋友經常工作晚歸,下班才去保母家或安親班接回孩子,好不容易能有時間陪孩子說說話,我問幾個朋友,你們都跟孩子們聊什麼呀?

朋友A說:「催小婷寫功課呀,隔天的作業她常常都拖到睡前還沒寫完。」而朋友B則說:「第一件事就是叫安安快去洗澡、準備睡覺,不然他都會給我在那邊打電動……」倒真的很少聽到有朋友跟我說,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陪孩子聊聊天,和他們一起玩小遊戲。

在現代生活中,已不太可能做到每位家長都能長時間陪伴孩子,但是提升與孩子之間的親子相處品質,卻是每個父母都一定能做到的。之前有單位發表了101件可以和孩子做的事情,比如說全家一起做點心、和孩子輪流講笑話、全家一起玩比手畫腳遊戲……等等,都不是很難的事情,也不需要耗費很大的成本,只要找出幾件和孩子一起做,良好的親子關係一定會從中慢慢建立起來的。

或許,有些朋友會認為這不過是小事,下班都很累了,假日也只想休息,這些事情難道不能交給保母或安親班老師嗎?然而,這些小事,只有父母和孩子一起進行,才會成為最溫暖的小事,而不只是課表上的例行公事。

親愛的爸爸媽媽們是否今天就開始和孩子一起創造最溫暖的小事?

(引用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news.php?no=681451&class=paper&category=supplement)

2013年5月22日 星期三

讀書心得:「歡樂學習 理所當然」_台南春暉精神科診所


歡樂學習 理所當然 (天下文化)
讀後心得分享
春暉精神科診所
劉雅玲助理/蔡幸芳醫師

剛看到這本書的標題:「歡樂學習 理所當然」,我有疑問,為什麼歡樂學習會是理所當然?
因為聽過很多朋友,包括自己的童年都是被逼迫學習的。

書中,我憶起某朋友的學習模式--
補習、背國文歷史,卻沒有去探討和活用這些知識;生活沒有玩樂,一有空閒時間,就希望可以發呆;
學習漫無目的,只求60分;在家裡,父母常因為生活瑣事吵嘴,長期處在家庭氣氛不和諧的狀態;
難得幫忙做了點家事,卻被批評得一無是處;想嘗試去做的事,卻一再被家人否定..等等。

但這些提醒了我,未來是掌握在自己手裡,別被過去的陰霾操弄;也要盡力讓下一代有著歡樂的童年。

洪蘭教授提出了一些教導孩子的方式,我覺得這些是讓孩子從小培養良好態度以及幫助親子相處和諧很重要的部分:
1. 對孩子別常說「不要...」,沒有人喜歡被「駁回」的感覺,當孩子一直被這個人否定之後,孩子便不會想再跟這個人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樣會造成親子之間有疏離感。
2. 言教不如身教--孩子會不知不覺模仿家長的行為模式,父母應當謹言慎行。
3. 培養孩子的興趣,需要激發孩子的好奇心,讓孩子去探索這個世界,而非一直替孩子安排好所有的事情,因為有興趣才會成功。
4. 人格的培養比知識的灌輸更重要,因為資優生犯罪更可怕,與其讓孩子被一堆補習壓得喘不過氣來,不如多陪伴孩子,一起經歷生活上的大小事,隨時教導責任感、正義感、誠實、守法的高尚情操。
5. 不須拿孩子處處與其他人比較,因為每個人本來就不一樣,應該細心發覺孩子的長處並加以發展。
6. 時常教導孩子讚美的重要、收禮的智慧、記憶好的事情比記憶壞的事情還多、講手機的禮儀。
7. 孩子很會問為什麼,請父母滿心歡喜地陪著他一起找答案,因為這孩子有可能未來會成為科學家。

歡樂童年是人生最重要的資產,是在遇到挫折時,支撐自己走下去的正向力量。父母無法一輩子保護孩子,在孩子學習之餘,也該放手讓孩子去玩,在玩裡面反而可以學到很多書上沒教的事哦!

讀書心得:「運動黃金20分鐘」_台南春暉精神科診所


運動黃金20分鐘(三采)
讀後心得分享
春暉精神科診所
鄭喬方護士/蔡幸芳醫師

      333運動是健康的指標?運動後按摩可恢復體力?運動前該不該拉筋?運動後該喝甚麼可以完整補充體力?書裡很多以實驗來佐證的理論都將推翻你對運動的迷思!!

1. 如果你的目標是讓自己擁有愉快的心情,那麼每週只要從事體能活動長達二十分鐘就已經綽綽有餘。
2. 按摩的迷思:相信很多人都喜歡在運動過後享受按摩,但實際上,按摩反而讓乳酸更不容易從運動後的肌肉內排出。
3. 有研究指出,低脂巧克力牛奶所提供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比例最接近理想狀態,能促進運動後的能量補充,比起飲用含糖運動飲料或水,更能夠完整恢復體力,產生更多肌肉、減少更多脂肪。
4. 在早餐前做運動:空腹時運動比飯後運動能燃燒更多的脂肪,因為大部分燃燒的脂肪來自於你最近才吃下肚的餐點,而非已經儲存在你體內的脂肪。
5. 如果你想要減肥,那麼只要離開屁股下的椅子就夠了,因為站立比長時間坐在椅子上所消耗的熱量相差數百大卡!
6. 大腿布滿肌肉、結實的人,比大腿纖瘦的人活得更久。
7. 持續在街上走幾圈、烹飪、蒔花弄草、打掃..等活動,可以大幅改善老年人的認知功能。
8. 持續運動的人抗壓性比較好。
9. 走路是一項非常好的運動,尤其如果你的主要目標是維持健康、降低老化帶來的影響!
10. 持續運動能保護膝蓋,而非對膝蓋造成傷害。

2013年5月20日 星期一

ADHD長大會自己好?醫:高達5-6成會持續到成年 (優活健康網2013-05-09)


ADHD長大會自己好?醫:高達56成會持續到成年 (優活健康網2013-05-09)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倫倫今年14歲,從小開始在課堂上就坐不住,沒五分鐘,就像隻毛毛蟲般扭來扭去,也很容易和同學起衝突,對老師的管教又常反應過度,成績也老是倒數第一名,父母都不知該如何是好。而疼愛倫倫的祖父母一再向他們保證:「男孩子本來就是這樣,長大就會好了!」然而事實證明,他並沒有隨著長大而變好。桃園療養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陳質采醫師表示,這是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症狀,有高達5060%的症狀比例會一直持續到成年,家長不可不慎!

醫師說明,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主要特徵如:難以專注、過動和衝動。注意力不足使得孩子容易分心或是很快就對事情感到厭煩;過動的孩子總是動個不停,上課時經常在座位上扭動、走動、不停晃腳或碰每樣東西;而衝動使得孩子無法控制他們的行為,常常脫口說出不適當的話;排隊時,很難守規矩乖乖等待,或從別的孩子手中搶奪玩具,不高興打人等等。如果孩子在七歲前有以上症狀且持續超過六個月,而這些行為至少造成孩子在兩個不同生活情境上的障礙,即診斷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根據統計,台灣孩童被診斷患有ADHD的比例約有78%,部份孩童的症狀在長大後雖會減輕,但高達5060%的症狀會一直持續到成年。臨床上看到許多父母不願帶孩子就醫或延遲就醫,惡性循環,導致於更全面的影響到孩子日後的學習成就、人際關係、自信心等,就很可惜了。陳質采醫師表示,孩子在七歲前的症狀多半侷限在難以專注、過動和衝動,到了十一歲則會因這些症狀受到外在環境的指責或排斥,漸漸演變成學習、人際關係的障礙,此時若沒有介入處理,就會衍伸出逃學、攻擊、反抗、偷竊、吸毒、逃家、援交等更多的違抗行為。

陳質采醫師表示,ADHD治療應針對問題以認知行為治療及藥物治療。一般而言,學前孩子會先以行為治療介入,七歲後則視症狀嚴重程度合併藥物治療。此外,在孩子學習結構較為單純時即介入治療,效果較佳。至於家長們擔心的藥物副作用,醫師也說明,需進行風險效益評估,倘若藥物治療的副作用遠低於「不治療的副作用」,就該接受藥物治療。面對過動症,家長應有正確的觀念及足夠的耐心,同時建議可以上台灣兒童精神醫學會網站查詢提供兒童心智科或精神科的服務醫療院所,趁早就醫才能真正幫助到孩子。
(引用自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26347)

女童心理壓力大 拔到睫毛完全脫落 (優活健康網2013-05-17)


女童心理壓力大 拔到睫毛完全脫落 (優活健康網2013-05-17)
日期:2013.05.17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每個人都希望有纖長濃密的睫毛,但有些人卻不自主的不斷拔除自己睫毛,也就是所謂的「拔毛症」,這個現象除了需排除眼睛疾病外,也與心理因素息息相關。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眼科主治醫師蕭雅娟表示,門診曾遇到小學三年級害羞內向女童由父親陪同就醫,主述這幾個月以來,女童常常自己拔睫毛,造成睫毛完全脫落,有時甚至眼皮紅腫。詳細檢查後發現,小女孩右眼睫毛完全脫落,左眼也僅剩少許,除了輕微過敏性結膜炎,並無特殊感染或發炎。

由於此現象與心理壓力有關,耐心詢問後得知,小女孩從小母親長期在外地工作,平時很少有人陪伴,父親非常忙碌也管教嚴格,最近加上學業壓力,開始有此現象。經與父親溝通說明並給予眼藥水治療,請家人多關心注意,有必要時也需轉診治療。經過一段時間以後情況改善,門診追蹤時不但睫毛已漸漸長回來,還可看到女孩笑容。

蕭雅娟指出,拔毛症(Trichotillomania)主要特徵為反覆且無法控制的拔扯自己毛髮,可能是頭髮、眼睫毛、眉毛等,通常造成外觀明顯脫髮。發生原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瞭,常見出現此症狀為青少年及成年人。

但根據研究,四分之一以上兒童及青少年的患者,發病有明顯心理壓力來源,如學業壓力、親子關係、父母衝突與近期失落等都是重大導因,狀況不一、因人而異。有些人狀況較為急性,可能適逢大考壓力大,才產生此動作。但有些人可能會合併其他焦慮或憂鬱疾病,必要時需要身心科醫師治療。

她說,別以為拔毛症非常少見,根據美國大學一年級新生所做的研究調查顯示,1.5%的男性及3.4%的女性在過去曾拔自己毛髮,造成明顯毛髮掉落。因此若發現家中兒童懷疑有此現象應積極就醫,愈早就醫其症狀減輕的機會愈大,嚴重患者也可與精神科醫師配合,除了藥物之外,有時需合併心理治療或家庭諮商。
(引用自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26539)

失眠跟親友借藥吃?小心吃出一堆副作用 (優活健康網2013-05-17)


失眠跟親友借藥吃?小心吃出一堆副作用 (優活健康網2013-05-17)
日期:2013.05.17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現代人工作忙碌,壓力較大,常會出現半夜失眠的症狀,但是,治療失眠的藥品可是百百種,別以為失眠了,可以自行向其他正在服用安眠藥的朋友或親人索取安眠藥,小心亂吃副作用一大堆!

對此,聯合醫院藥劑科陳彥蓉藥師表示,吃安眠藥時,應了解藥品特性與服用時間。簡單來說,安眠藥依其作用時間的快慢所適用族群也不同,例如短效型主要適用於入睡困難的民眾,可快速幫助入睡。中效型主要適用於淺眠或早醒的人,可增加睡眠時間。長效型則用於治療無法維持睡眠時間及白天合併有焦慮症的族群。

需注意的是,使用安眠藥也應配合情緒調適及生活作息調整,並減低壓力,效果才會好,服用安眠藥應在就寢前15~30分鐘服用,服藥完畢後就立刻到床上準備入睡,避免其他活動。不要自行混用多種安眠藥品,也應避免同時使用酒精,以免因藥理作用,增加使用的危險性。

對此,陳彥蓉強調,鎮靜安眠藥屬於第三、四級管制藥品,未服用完的安眠藥,不可任意轉售或轉讓,以免觸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失眠應針對原因治療或調整,鎮靜安眠藥物只是輔助睡眠的工具,正確使用而不濫用藥物,以及良好生活習慣才為治療失眠的不二法門。
(引用自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26540)

網路文章:「曲球障礙」(王文華2013-04-23)


「曲球障礙」
作者 / 王文華 發表日期 / 2013/4/23

經典賽、中華職棒開打、王建民重返洋基,再度激起國人對棒球的熱情,也讓我看到棒球和人生的共同點。

王建民打經典賽前,去拜訪洋基恩師康諾斯,康諾斯勸他要「輕輕投」。王建民詮釋:「如果想用力投,球就會死死的不會跑,用八、九分力下去投,要求控球就好。」

這句話讓我想起去年十一月的棒球電影「人生決勝球」。克林伊斯威特飾演老球探,四處挖掘耀眼新星。當其他球探搶著簽一位年輕巨砲,他卻不以為然。「為什麼你不簽他?」「因為他有『曲球障礙』。」意思是巨砲打得到快速直球,但當投手用曲球對付他時,他就沒轍了。

每個人,在人生的球場,都是投手,也都是打擊者。每個人,也多少有些「曲球障礙」。

先從投手的角色來說。我們都會,也都被鼓勵,用力投快速直球。學校教育、企業文化,多半強調「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歌頌「愛拚才會贏」、「置之死地而後生」。於是我們從小到大,做任何事都很「用力」。認為「用力」,等於「用心」。

這沒有不好,事實上,這是成功的基本門票。王建民若不會用力投,球速沒有一定水準,也進不了大聯盟。

這沒有不好,只是不夠。一旦碰到真正的強棒,若只會用力投,就會像王建民所說的:「球就會死死的不會跑」。

在人生的球場,一旦碰到工作、家庭、感情上真正的難題,若只會「用力」解決,常會達到反效果。我們都很「用力」地分手或挽回,結果呢?

碰到強棒,王建民的對策是把球壓低,讓對方打出滾地球,製造雙殺。

碰到工作、家庭、感情的難題,我們是否也有智慧和技巧把球壓低?除了用「力」,也用「腦」。除了用「血汗」,也用「創新」。不必盲目犧牲自己照亮別人,而思考如何適度妥協創造雙贏。

再從打擊者的角度來看,教育和文化培養了我們「用力」的投球習慣,自然也讓我們擅長去打用力的直球。站上打擊位置,我們就像「人生決勝球」中那位巨砲,可以承受老闆一切嚴苛要求、命運所有無情折磨,還能發揮堅此百忍的精神,把球揮出。

但當人生對我們丟出曲球,需要應變、改革、創新、放下時,我們亂了陣腳。

人生到了某一局,就知道不是每一球都適合全力揮出。碰到壞球要等,但也許會因此錯過好球。有時要犧牲打,出手時要避免為對手製造雙殺。打擊者做這些判斷,就像投手適當配球一樣,除了用「力」,也要用「腦」。除了想自己,也要顧大局。

台灣的企業,現在是在第幾局?此時需要的球路,是用「腦」?還是用「力」?

我們的人生,現在是幾比幾?下一次站上打擊板,該猛力一揮?還是等四壞保送?

這些問題,沒有標準答案。我們至少能做的,是在為中華職棒加油,期待王建民重返大聯盟之際,清楚知道,我們的「曲球障礙」在那裡。

(作者為作家、「夢想學校」創辦人,原文刊載於聯合報名人堂專欄)

情緒篩檢如量血壓 定期測量防憂鬱 (健康醫療網2013-05-18)


情緒篩檢如量血壓 定期測量防憂鬱 (健康醫療網2013-05-18)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 2013/05/18
 
現代生活壓力大,許多人出現不同程度的憂鬱症狀而不自知,或是發現後卻缺乏醫療資源協助。董氏基金會表示,透過簡易的篩檢,有助於發現憂鬱情緒,民眾應把情緒檢測視如量血壓一般,常常透過智慧型手機或紙本篩檢,達到預防憂鬱症效果。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全球某些地區只有不到10%的民眾,可接受適當的憂鬱症治療,主因在於投入資源不足,缺乏專業人力;而依據美國ㄧ項研究發現,透過簡易的篩選,可幫助大學生發現憂鬱情緒,促進其適時處理。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組葉雅馨主任指出,依據去年11月發表的「DS憂鬱情緒檢測」APP,分析下載超過4萬人次的使用情形,依照年齡,超過一半使用者在2029歲之間, 50歲以上受測者則僅佔2.32%;她建議,對手機使用較熟稔的年輕子女,可利用APP工具,定期關心長輩的情緒狀況。
 
另從性別來看,該APP使用者,近7成是女性,葉雅馨提醒,在傳統觀念下,男性不易對外人吐露心事,因此更需要透過APP這類隱密性高的自我檢測,了解自己的情緒狀況。
 
她說,這類篩檢就像量血壓、血糖一樣,需要時常測量且方法簡易,回答相關問題後即可得知自己的憂鬱指數,若指數超標,可依APP提供的求助資源或紓壓管道協助解決憂鬱問題,是個方便實用的心理健康自助工具。
 
與董氏基金會合作推出憂鬱情緒檢測APP的用心快樂社企執行長趙士懿指出,觀察APP下載人次之多,反應出社會大眾對心理衛生保健的需求,使用者不僅能定期了解自己的情緒狀況,還可得到正確的方式排解壓力和負向情緒。
 
健康醫療網: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9492

YOUTUBE影片:妳比妳想像的還美麗



請點選圖片或此連結進入觀看哦~http://www.youtube.com/watch?v=ZJt5x5wDTew
感人的一部短影片,片中素描師為FBI 專業的素描畫家Gil Zamora,招募7位女性試驗。 畫家完全看不到女子的外型。經實驗,其實你在別人眼裡,比你自己想像中的還美麗,自信地迎接每一天吧!
請珍惜自己自然的那一面~

網路文章:半個西瓜的故事,夫妻、情侶必看!


【半個西瓜的故事,夫妻、情侶必看!】
 
一天中午,我下班回家,熱得滿頭大汗。打開冰箱一看,裡面竟然冰著半個西瓜。我喜出望外,拿出來沒兩下就啃了個乾淨。
 
正在這時,妻子也回家了,一進門就嚷嚷:“渴死了!熱死了!”打開冰箱一看,她愣住了。我告訴她那西瓜我吃了。
 
她的臉上掠過一絲不快,連忙拿杯子去倒水。
一提水壺,裡面也是空空如也。
 
她一下子冒火了:
「你也不知道燒點水。回家這麼長時間都做什麼了?」
我也生氣了:「憑什麼都是我做?」
為這事,我倆冷戰了一星期才和好。
 
星期六,我獨自回到父母家。他們一見我就問:「怎麼一星期沒見到你老婆了?」我就把我們鬧彆扭的事原原本本地說了。
 
媽媽就責備我,做事不該只顧自己而不顧別人。
我不以為然:「不就是吃了半個西瓜嘛,有什麼大不了的?」
爸爸笑了:「你也不用替自己辯解。明天是星期天,你們都過來一趟。」第二天,我和老婆帶上孩子回到父母家。
 
一進門,爸爸就支使我出去買醋。
等我買了回來,爸爸說老婆帶著孩子出去了。
 
說完他就抱出半個西瓜給我:「看你熱得一頭汗,吃點西瓜解解渴吧。」那半個西瓜足有四五斤,爸爸遞過來一個湯匙:「吃不了就剩著,讓你老婆回來吃。」我接過勺子大吃起來,吃了不到一半,肚子已經脹了。
 
一家人吃午飯時,爸爸突然抱出兩個半拉西瓜放在桌上,對我說:你看看它們有什麼不同。我很納悶,仔細地瞧了又瞧:一半是我剛才吃的,另一半也是吃過的。看了好一會兒,也看不出什麼名堂,只好搖了搖頭。
 
爸爸指著西瓜說開了:「這一半是你吃的,那一半是你老婆吃的。我告訴你們倆'如果吃不完,就把剩的留著給對方吃'。你看徐蔓是怎麼下勺子的?從旁邊往中間掏,一半吃完了,另一半卻沒動。再看你,從中間開始掏,把瓤都吃了,把旁邊留給別人。誰不知道瓜瓤甜呀?從這點小事上看,你老婆就比你有心得多。”」
 
我的臉一下子紅了。
 
爸爸意味深長地說:「兩個人過一輩子,能有多少轟轟烈烈的事?夫妻的感情體現在哪裡?就體現在平時一滴油、一勺飯、一瓢湯上。上次你為吃西瓜的事和老婆吵架,還振振有辭,那明明是你不對。要是換了老婆先回家,肯定會給你留一半的。別看這是不起眼的小事,卻能反映出一個人的心。一塊西瓜裡就有居家過日子的大學問。再冷的心,你一點一點地暖它,總有把它焐熱的一天;可是再熱的 心,你要是一勺一勺地澆冷水,也總有一天會徹底地弄涼了它。你想想:要是你老婆像你一樣,事事都不想著你,久而久之,你會怎麼想?」
 
 
真是一句話點醒夢中人。我驀然發現,平時回家時放好了的拖鞋,茶几上放好了的茶,下雨天門口擺好了的雨傘,竟然都是老婆的一片深情。可我呢,卻大大咧咧,視而不見,不懂得將心比心……
 
想到這兒,我慚愧極了,趕忙把我已過了冷水的餃子端給老婆:「我這碗已經不燙了,你先吃吧。 」
 
老婆笑了:「你少在爸媽面前裝了。」
爸爸也笑了:「能下決心裝一輩子,就是個好丈夫了。」

糖飲當水喝 長大易怒焦慮 (自由電子報2013-05-15)

糖飲當水喝 長大易怒焦慮 (自由電子報2013-05-15)
  
▲多喝白開水,少喝含糖飲料,有益健康。(記者王敏為攝)
 
▲董氏基金會昨日發表「就是愛喝白開水」宣導片,並配合簡單舞蹈,鼓勵學童多喝白開水。(記者王敏為攝)
 
記者邱宜君/台北報導
 
運動飲料和稀釋優酪乳算含糖飲料嗎?很多家長都以為「不算」,沒想到卻因此害了小孩。
 
董氏基金會引用國外研究指出,喝較多含糖飲料,可能導致孩子情緒不穩、精神痛苦的後遺症。
 
董氏基金會3年前調查1500多位台北市45年級小學生,結果顯示,學生口渴時只有將近45會選白開水;如果有含糖飲料可選,喝白開水的只有2成;小學生最喜歡運動飲料、奶茶、紅茶。此外,有很多家長誤以為「運動飲料和稀釋優酪乳不是含糖飲料」,因此放任孩子較無節制地飲用。
 
董氏基金會昨在台北市公館國小推廣「我就是愛喝水」動作操,30幾名小學生跟著口訣跳舞,將白開水的優點和含糖飲料的負擔牢記心中。
 
基金會營養組主任許惠玉表示,市面上的飲料有太多添加物,這些以穀物為原料、抽去營養、經過不同化學作用,產生包括高果糖糖漿、修飾澱粉、麥芽糊精。這些毫無營養、只有熱量的添加物普遍存在於加工食品中,市售飲料也很常見。
 
根據美國佛蒙特及哈佛公共衛生研究院在2011年發表於《傷害預防》期刊的研究,針對18781418歲學生,有3成青少年每週會喝超過5罐含糖飲料,喝得越多的學生,出現暴力行為的比例越高。每週喝超過5罐含糖飲料的青少年,出現暴力行為的機率會比每週喝4罐以下的青少年高出9%15%
 
2001年挪威奧斯陸大學、挪威公共衛生學院與挪威奧斯陸區共同執行、發表在《美國公共衛生期刊》的問卷調查也顯示,54981516歲的青少年之中,每天喝超過800cc含糖汽水的青少年,出現精神痛苦症狀(感受恐慌、焦慮、憂傷、暈眩、失眠、沒有價值、沒有希望、覺得自己有缺點、覺得凡事都很沉重)的機率,是一星期才喝2001200cc者的1.8倍。
 
許惠玉指出,這是因為含糖飲料會使腦內的快樂激素(多巴胺、血清素)濃度快速上升,但長期下來,一旦沒喝含糖飲料,這些快樂激素濃度會驟降到比一般人還低,引發情緒不穩。
 
許惠玉提醒,只要喝得出甜味的飲料,糖份幾乎都已經過量了,呼籲家長不要在家中擺放含糖飲料,也不要做為獎賞,應該以身作則,和家中孩子一起喝白開水。
(引用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may/15/today-health1.htm?Slots=BHealth)

情緒篩檢如量血壓 定期測量防憂鬱 (健康醫療網2013-05-18)


情緒篩檢如量血壓 定期測量防憂鬱 (健康醫療網2013-05-18)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 2013/05/18

現代生活壓力大,許多人出現不同程度的憂鬱症狀而不自知,或是發現後卻缺乏醫療資源協助。董氏基金會表示,透過簡易的篩檢,有助於發現憂鬱情緒,民眾應把情緒檢測視如量血壓一般,常常透過智慧型手機或紙本篩檢,達到預防憂鬱症效果。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全球某些地區只有不到10%的民眾,可接受適當的憂鬱症治療,主因在於投入資源不足,缺乏專業人力;而依據美國ㄧ項研究發現,透過簡易的篩選,可幫助大學生發現憂鬱情緒,促進其適時處理。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組葉雅馨主任指出,依據去年11月發表的「DS憂鬱情緒檢測」APP,分析下載超過4萬人次的使用情形,依照年齡,超過一半使用者在2029歲之間, 50歲以上受測者則僅佔2.32%;她建議,對手機使用較熟稔的年輕子女,可利用APP工具,定期關心長輩的情緒狀況。

另從性別來看,該APP使用者,近7成是女性,葉雅馨提醒,在傳統觀念下,男性不易對外人吐露心事,因此更需要透過APP這類隱密性高的自我檢測,了解自己的情緒狀況。

她說,這類篩檢就像量血壓、血糖一樣,需要時常測量且方法簡易,回答相關問題後即可得知自己的憂鬱指數,若指數超標,可依APP提供的求助資源或紓壓管道協助解決憂鬱問題,是個方便實用的心理健康自助工具。

與董氏基金會合作推出憂鬱情緒檢測APP的用心快樂社企執行長趙士懿指出,觀察APP下載人次之多,反應出社會大眾對心理衛生保健的需求,使用者不僅能定期了解自己的情緒狀況,還可得到正確的方式排解壓力和負向情緒。

健康醫療網: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9492

2013年5月7日 星期二

更年期焦慮不穩定 該如何補充營養 (優活健康網2012-05-06)


更年期焦慮不穩定 該如何補充營養 (優活健康網2012-05-06)
日期:2012.05.06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更年期對許多婦女來說,無疑是一個身心靈的不適時期,女性更年期最明顯的改變是月經不規則。由於女性荷爾蒙減少及其他內分泌失調,導致生理及心理上的許多不適,例如:熱潮紅、盜汗、腰痠背痛、皮膚搔癢、頻尿等生理反應;以及容易情緒不穩定、焦慮、多疑、失眠等。女性大約4550歲開始步入更年期,但不是每個人都有更年期不適的症狀,更年期的時間長短及反應程度都因人而異。

植物雌激素有降低心血管疾病、骨質疏鬆症及更年期綜合症的發病率,植物雌激素主要有兩種類型:異黃酮和木脂素,異黃酮主要存在於豆類、水果和蔬菜,特別是富含於大豆及豆製品中;木脂素主要存在於扁豆、小麥、黑米、茴香、葵花籽、洋蔥等食物中。根據流行病學調查指出,大豆異黃酮素可以有效緩解更年期的症狀,其改善更年期症狀的比率在4060%之間。因此,更年期婦女及老年人應多吃上述食品,可以補充體內雌激素的不足。

維持理想體重,避免肥胖由於更年期之後基礎代謝率下降,熱量需求減少,比較容易發福,所以要少吃高熱量食物,並增加活動量,不但能增加熱量的消耗,也會讓心情愉悅,避免情緒鬱悶。肉類中的飽和脂肪酸、膽固醇較高,是造成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減少肉類攝取,並以豆類取代,除了減少動物性油脂,還可增加植物雌激素的攝取。為減緩鈣質流失,鈣質的攝取要足夠,每天12杯的奶製品,以增加鈣質的攝取量。而且鈣質有穩定神經的作用,睡前1小時喝杯熱牛奶,可幫助睡眠。

更年期婦女面臨生理的改變,除了注意飲食及生活型態外,心情也需要做好調整;多培養自己的嗜好、參與休閒活動,保有一顆年輕的心,讓自己愉快地跨越更年期的障礙與不適。
(引用自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7198)

上班族工作壓力大 紓壓首選看電視電影 (健康醫療網2013-05-04)


上班族工作壓力大 紓壓首選看電視電影 (健康醫療網2013-05-04)
關嘉慶報導 | 健康醫療網 – 201354日 上午8:11.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工商業社會競爭超激烈,想要有好的表現,工作壓力在所難免;根據調查顯示,有高達六成上班族經常感覺有工作壓力,至於上班族紓壓首選「看電視、電影」,其次是「運動」。精神科醫師表示,壓力無處不在,是助力或阻力,就要看自己有沒有適當紓解。
董氏基金會根據去年23家企業員工參與紓壓日系列課程資料進行統計分析;結果發現,有六成上班族經常感覺有工作壓力,至於上班族紓壓方式前四名依序為「看電視、電影」、「運動」、「聽音樂、唱歌」及「找親友訴說」。然而,大多數上班族希望企業提供「音樂紓壓」體驗活動,主題則以「如何讓自己快樂」為最多。

進一步分析發現,食品工業員工紓壓方式首選為「聽音樂唱歌」;汽車工業以「找親友訴說」為紓壓方式首選;塑膠工業和油電燃氣業紓壓方式首選為「運動」;建材營造業、金融保險業、電子科技業與其他(包括生技醫療、電器電纜、財團法人團體等)以「看電視電影」為紓壓方式首選。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精神科胡維恆醫師表示,壓力無處不在,是助力或阻力端看自己有沒有適當紓解;通常有壓力時,會出現一些身心反應,隨手寫壓力日記,可以透過此方法客觀的分析自己壓力情緒狀況,並學習檢視自我情緒,再進一步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紓壓方式。
(引用自http://tw.news.yahoo.com/%E4%B8%8A%E7%8F%AD%E6%97%8F%E5%B7%A5%E4%BD%9C%E5%A3%93%E5%8A%9B%E5%A4%A7-%E7%B4%93%E5%A3%93%E9%A6%96%E9%81%B8%E7%9C%8B%E9%9B%BB%E8%A6%96%E9%9B%BB%E5%BD%B1-001100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