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暉暖心,心啟幸福

2016年12月7日 星期三

讀後心得分享

大誌雜誌    在他們消失之前
讀後心得分享
台南春暉精神科診所

林韋伶藥師/蔡幸芳醫師

大誌雜誌介紹
  大誌雜誌是源自1991年在英國倫敦成立,目前英國、日本、澳洲、韓國等發行,台灣區所呈現的內容主要來自台灣人旅居或者在國外工作者所撰稿,美國、英國、以色列、阿布達比、柬埔寨、法國、德國等發行內容涵蓋非常豐富社會議題、藝文、時事、娛樂等。
   雜誌推廣的主要目的是協助提供社會弱勢族群或無家可歸者一個工作機會,可以透過販售雜誌獲得穩定的收入,並且經過輔導訓練,穿著制服與識別證在車站或捷運等地點販售。
    最後介紹雜誌中有關訪問銷售者的故事,看似不過是個人的生命經驗,卻也看出即便是少年不更事或者際遇不佳但仍不願意放棄,如此堅韌地在社會中尋找一個生存下去的契機,並且把握著藏落在各個角落真實的故事,雖不像灑狗血的偶像劇,卻是最貼近你我生活周遭,每次看到最後,最動容的是這個人物的人生歷程。
  在他們消失之前 攝影作家 Jimmy Nelson 讀後感
世界蘊涵的萬物遠比我們想像的豐富且深遠的多,活在現今文明的洗滌後的社會結構中,原始已經慢慢地消失殆盡。面對迅速的開發,這些仰賴原始生活的部落族群必須不斷的遷移或更換自己的生活方式,才能保有維持自身生活狀態和文化。透過攝影作家Jmmy Nelson的紀錄和尋找隱密在世界可能面臨消失的部落,將美麗的影像和其文化帶領到你我的眼前,若您看過他的作品,無不被震撼到,也可明白每張照片得來不易。
攝影家Jimmy 早期也替商業拍攝維生,即便攝影是他的最愛,卻並非真正開心,他作了抉擇離開商業,為了自己相信的價值而拍攝,如同他自己所說的,是需要極大的勇氣、熱情以及身旁的支持才能堅持下去。
信任作者從小喜歡閱讀旅行,特別是有關於部落的知識,也因此累積對部落的知識,和人與人之間的信任,信任帶領者可以引領他尋找到這些部落。作者提及人生不需要分析太多,想抵達的地方、想完成的事情,去做了這樣就夠了,一路上很多事情自然會發生,不須太多刻意規劃。
誠實作者認為接近真實是最困難的部分,這所謂的真實是對拍攝的人與他們的故事以及對自己,而非利用這得來不易的影像獲得更大的利益,反而更戰戰兢兢的去選擇、不背離當時最初的理想,且努力地尋找到這樣的平衡。
而後在TED-TALK看到該攝影家的演講,其中他提及一張照片,是一張西伯利亞人的照片,他朋友說:你應該選這一張,但Jimmy:這張不是我最喜歡的,他的朋友說:你仔細看他的眼睛,裡面有一個人,就是他自己,攝影家想,也許“擁有我的靈魂而我也在他的靈魂裡,攝影家以照片影像的方法敘述著自己的故事、與他人交流,傳達的是如此簡單與直接,擁有強大信念和力量,不盲從,不遺失,尊重部落既有的文化,尊重短暫交流的情誼,更尊重自己對夢想的堅持,不變調。

在『信任 誠實 尊重的善循環』消失之前』仍有人持續堅持著。

2016年11月30日 星期三

1200萬的教養敗局》博士兒子回台對老爸大吼:幹嘛工作?你不是留了幾間房子給我們


轉載自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article.aspx?id=16976&type=Blog&utm_source=facebook.com&utm_medium=social&utm_content=bw&utm_campaign=content
去德國參加書展時,碰到一位台灣留學生。她在萊比錫大學(University of Leipzig)就讀,26歲還在念大二,引起我的好奇。
「怎麼了?」她說,必須半工半讀,所以延長求學時間。幾年前,她在台灣讀完五專後,沒考上二技,於是想到德國闖一闖。這個晚上,一場活動結束後,我們倆走在靜默的路上,她的故事飄蕩在萊比錫的冷空氣中。「讓我抽一支菸,好嗎?」她徵詢我的同意,到德國後,壓力大到不知道人生怎麼走下去,開始抽菸。德文難學、經濟有壓力,家裡無法理解她為何還無法完成學業,她打結了。困頓多年,去年終於解開。她開玩笑說:「誰要是想把孩子子送到德國,要三思,除非那孩子不是你生的。」
我看著「萊比錫女孩」,好勇敢啊,一位能獨立探索人生的年輕人。是怎麼樣的父母教育出這樣的孩子?可以揪著心讓孩子受苦,真不容易。
我相信,「不給金錢」是現代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生命禮物,但亦是最難功課。
對比《Smart智富》雜誌曾報導過的張教授故事,栽培兩個兒子到美國讀書,希望以後也能克紹箕裘。為了讓孩子專心拿博士,他沒讓孩子打工,全額負擔,六年花掉1200萬元積蓄。1200萬換到什麼?兒子學成歸國後,懶得找工作。張教授透過朋友,想幫孩子在大學裡謀職位,兒子竟對老爸吼說:「幹嘛工作?你不是留了幾間房子給我們,靠租金就可以過活。」
類似故事不少,一對父母苦心栽培兒子,殷殷望子成龍,攢了錢,送他到法國學設計七年,萬沒想到埋下災難的種子。學成回國後,擁有國際視野的兒子,每次應聘都無法持久,自認懷才不遇,終日宅在家。快40歲,才終於穩定。但收入有限,買房、買車,還是跟父母伸手。一旦父母不給,就死纏不已。父母很頭痛,兒子都中年,卻不成熟如嬰兒。養兒如此,唉,不難了解這對父母多年來的痛。
愈來愈多年輕人不想工作,究竟是誰造就「啃老族」(Not in Employ-ment,Education or Training, NEET)?答案再清楚不已,但多數當事人不自覺。統計顯示,對於孩子賴在家的原因,將近一半的父母歸咎於大環境不好找工作,只有1/4的父母認為是因為太寵小孩。一旦碰到這種情況,只有24.1%的父母能採取「一毛都不給」態度,逼孩子獨立。
因為縱容,啃老族在許多現代父母「默許下」逐漸、逐漸壯大,終於演變成不可收拾的一枚枚家庭地雷。沒有父母想要「啃老族孩子」,這是殘忍的晚年。然而,問題出在,現代父母急於給孩子飛黃騰達的翅膀,卻忘了教育:先站起來,以為「站起來」是本能。哎呀,千錯萬錯莫過此。

或許,當你知道,在台灣有近50萬名「啃老族」時,會重新審視「給孩子最珍貴的禮物,並不在遙遠天邊。」如果你還來得及,請放手,讓他們跌一下跤,沒關係。孩子才是他們自己航程的駕駛。

2016年11月23日 星期三

一定要教給孩子:不占便宜是教養,人情往來是修養

轉載自http://mamamura.com/doc101323/1579
| 徐嗖
從小我媽就教育我不要隨便拿人家東西,長大后我更明白欠了人情是要還的。
記得有一次坐高鐵上鄭州,身上帶了點小餅干,包裝也好看。
當我正吃得不亦樂乎,發現過道上一個小妹妹盯著我手里的餅干,一臉渴望。
我被她的樣子逗樂了,隨手拿了一包說:小妹妹,拿去吃吧。
本來她已經向我伸手,最后反而又縮了回去,臉上的表情變了又變仿佛做了一番激烈的心理斗爭。對我說:媽媽說不能隨便拿人家的東西,哥哥我不要了。
我說:那你跟我說謝謝,說了謝謝就不是隨便拿了呀。
小姑娘甜甜地跟我說了聲謝謝,接過我的餅干,興高采烈地跑了。
沒過多久,小姑娘又回來了,手里拿了個大蘋果,對我說:哥哥,吃蘋果。
我說:哥哥不吃,但哥哥謝謝你。
小姑娘說:媽媽說了,拿了別人的禮物,也要給別人禮物。你不要我就不走啦。
我說:好好好,哥哥收下了,謝謝你的禮物。
這件事情給我留下了特別深的印象, 這么小的姑娘都知道占人便宜不對,我想這便是教養吧。
小時候,還算長得比較秀氣,叔叔阿姨見到我總會給點小零食。
這時我媽一定會說:不要隨便拿別人東西,拿了都要說謝謝。
于是,這么多年來,我養成了一個習慣——不隨便占便宜,假如非拿不可,最低限度也會說一聲謝謝。
讀書的那會兒,同學說誰誰誰生日請吃飯,問我去不去。
我搖搖頭,說:我和他不熟,去白蹭人家飯不太合適吧?
我同學“大義凜然”地說,有便宜不占王八蛋,非拉上我去。
俗話說吃人嘴短,拿人手軟。我還是在路過精品店的時候買了一份小禮物。
到地方的時候,主人看到了,說我太客氣。
一頓飯賓主盡歡,他特意留下了我的聯系方式。后來,我們倆關系變得特別好。
有一次我問他:咱倆咋會成朋友的,明明原來一點交際都沒有?
他說:當年就你一個跟我關系不熟還帶著禮物上我生日聚餐,我知道你這人有心還不愛占便宜。這樣的人當然值得交。
去年,朋友托我辦點事兒。
朋友有個熟人也跟我認識,知道了,跑來跟我說:聽說你要辦啥事兒,剛好我這也要辦,你了解流程,順便幫我也辦了吧。
我想大家都認識,就送個順水人情吧。
辦好回來,告知他,事兒辦好了。他拉著我的手,一通感謝,說一定要請我吃飯。
我一看到飯點了,我說擇日不如撞日,干脆就現在吧。
他閃爍其詞,只說下回下回。
當然,這件事情從此沒有下文了,就連他在路上碰到我,都會假裝沒看見。
我向朋友打聽這人怎么回事。
朋友說:這人就這樣,啥事兒都愛占人便宜。以前總是求我幫他干活,說自己有啥事走不開,結果幫他干完,連句謝謝都沒有。認識他的人都不待見他,他也知道自己不受待見,所以回回都換人占便宜,占完便宜就假裝不認識,也就是你不在我們單位不知道。你看現在別說幫他了,誰會正眼看他?這人一點教養都沒有。
我恍然大悟。
我說這個故事不是我惦記那頓飯,而是我想表達一個道理: 愛占便宜之人,人恒厭之。
我媽有個閨蜜,在我出生前,她們做了好幾年鄰居,后來大家都搬家了關系卻依然親密如故。
我這個阿姨是潮州人,潮州人喜歡做鹵水(順便安利一下潮州鹵水,真的好吃!)每回鹵了鴨翅鴨掌都會往我家送一份。
而我媽回回買了什么好用的物什也會往她家送去。
我在《世間的所有情感,都是一種儀式》中寫過,通過人情往來這樣的儀式,我們讓彼此知道“我記得你、我在乎你、我需要你”。
我媽和她的閨蜜儀式感就十足,所以30年來關系都是那么好。即使現在,我阿姨抱了倆孫子,經常忙著帶孩子,串門的機會少了,這樣的儀式依然沒有變過。
最近我家裝修房子,每當我媽沒空看著的時候,阿姨總是會自告奮勇。當她有什么事情要幫忙,我媽也是當仁不讓。
不是說“重要的不是你輝煌的時候有多少人知道你,而是你落魄的時候有多少人記得你。”
憑什么人家會記得你,憑的就是人情往來這樣的儀式。 懂得人情往來是為人處世的一種修養。
5《致賤人,我憑什么要幫你》相信大多數人都讀過,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別人更不會認為幫你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我和你不熟,我憑什么讓你占我便宜。也正是因為我們不熟,所以我更不會占你便宜。
曹雪芹在《紅樓夢》里寫道: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通曉待人處事的方法,走到哪里都會有人記得你。所謂來而不往非禮也,有來有往大家關系才更緊密啊。
有人說我連自己都管不好,還管得了人情往來?
“窮則獨善其身”,所以,你人窮可以,但別占人便宜,這是你獨善其身的教養。

“達則兼濟天下”,人情通達禮尚往來,這是你為人處世的修養。

105/11/20蔡幸芳醫師參加兒科醫學會


2016年11月9日 星期三

你誤會了!放縱不等於自由,別把任性當個性!


  轉載自https://bbcomes.com/column/article/?column_id=908


請不要再誤會和隨意揣度歐美教育裡的自由隨性了。縱容孩子的任性,和培養孩子的個性不是一回事。素質,不是歐美才有,一些價值觀和素養是全球共通的。把放縱當自由,把任性當個性,這在任何地方都不是素質教育。
每次回國我都很容易看到以下的情景:
年輕的父母帶著四五歲的孩子出來聚會,孩子完全不理會在場的人,到處亂跑,大聲喧嘩,父母都會對我訕訕一笑:"我們現在也學歐美國家,讓孩子自由發展,少點規矩,多點個性!"
有的孩子已經十三四歲了,在聚會場合,父母還要督促他們問候其他人。孩子完全不融入聚會的活動,自己玩手機,父母此時也會對我說: " 我們家很民主的,用歐美素質教育的方式帶孩子,多給孩子空間和自由,少干涉他。 "
這種論調很讓我困惑,從一個四五歲的孩子身上,我連基本的禮貌都沒有看到;一個十三四的孩子連打招呼都還要父母教,都不具備一個正常的交流能力,談何素質呢?
大家都知道荷蘭是個開放自由,社會容忍度很高的國家,可是幼齡教育裡面首先教的是規矩以及對規則和權威的尊從。無論是對事還是對人,在沒有尊重和相互理解的前提下,不提倡批判和反抗,更不會容忍散漫無禮。言論自由,也是要在沒有歧視和對他人的人身及情感沒有傷害的前提下。
荷蘭老師不會姑息無理的發洩情緒的孩子,而教不好孩子的媽媽也要培訓上崗
在荷蘭的幼兒園
在荷蘭的幼兒園,如果一個小朋友不服從團隊安排,不遵守公共場合的基本禮數,在被教育幾次不改後,老師絕不會容忍,而會根據規定,讓家長把孩子領回家,孩子要接受幼兒心理諮詢師的評估和治療。家長也必須配合,完成孩子能正常融入社會和團體的過程。有時候,家長自己也要接受培訓。如果孩子不幸被確定為問題兒童,那就只能去收納有行為和社交問題的孩子的特殊學校了。
我有個荷蘭同事四歲的兒子,上學前班的第一周,經常去毀壞其他小朋友搭好的積木,在公共場合到處亂竄,老師制止他,他就大哭跺腳,生氣毀物。老師馬上就叫家長來把孩子領走了。孩子媽帶著孩子去幼兒心理師那裡,在候診的時候,孩子要吃擺在桌上的巧克力,媽媽對他說:你只能吃一塊哦!他吃完了一塊再去拿, 媽媽就說:你不能再拿了!孩子不聽照樣拿了就吃。此後孩子依樣連續拿了 5 塊巧克力吃,媽媽也重複了 5遍:你不能再拿了!,可是對孩子的行為完全沒有影響力。這一切都被幼兒心理師看在眼裡,一進診室,醫生馬上建議媽媽和孩子一起接受治療,因為她完全沒有對孩子的控制力。在進行了行為評估診斷後,醫生更肯定了之前的建議,對孩子媽媽說:「 一些當母親的基本能力,你還不具備,所以必須要學習。就像會計和醫生都要有執照一樣,你要通過訓練取得當母親合理管教你孩子的資格。」第一次諮詢,醫生就嚴格的訓練孩子要知道在一個場所的領導者是誰,並要服從;如果你自己是領導者,那麼就要服從社會規則和法律。無理的發洩情緒和不滿,不會被姑息。
孩子的社交素質,可以通過和大人平等的聊天裡訓練起來。
 再說說孩子的社交素質。歐洲是一個非常重視社交禮儀和相互交流的地方。
在一個家庭聚會裡,孩子被教導要積極參與和融入交流,而當著大人的面自顧自的玩手機是不被允許的。
我先生的家庭是個大家族,孩子眾多,每次家庭聚會少則三十幾號人,多則六十幾號人,總要包個度假村或是大餐廳來搞活動。我們會給孩子們安排他們的活動空間和時間,可在絕大多數時間(比如吃飯,下午茶和家庭遊戲時),孩子們都必須參與和親人的互動。在他們的活動時間沒到和大人沒有允許之前,他們不能做自己的事情。
上次我先生表哥一家四口從美國回荷蘭探親,家庭聚會被安排在一個自助餐廳。夫家的聚會因為人多,有個傳統就是一般吃上一道菜,大家就換個位子,好去和坐得遠的親戚也能聊到天。為此,表哥的兩個兒子,一個十歲,一個十四歲一開始就被父母打散坐在桌子的不同位置,都沒挨著父母坐,讓他們自己多和在荷蘭的親友自由交流。
十四歲的 Brahim 當晚想看美國隊在世界杯的足球比賽,開席前就和他爸爸商量能否只吃半個小時的飯,球賽開始了就離席去餐廳的電視間看球,不參與聊天。他爸爸馬上拒絕:我也很想看比賽,可是大部分在這裡的家人都更希望和我們聊天。你可以每隔十五分鐘起身去看一下比分,兩分鐘內必須回來。” Brahim 沒有討價還價,回到自己的位子上,還站起身給大家幽默的聲明:我在以後的三十分鐘內,身心全是大家的,可是之後,我每十五分鐘會去看一下美國足球隊的賽況,如果誰對'最強大的美國隊'的比分感興趣,舉手,我負責給你們更新!
我坐下來,對面剛好是十歲的弟弟 Armin ,還沒等我開口呢,孩子說話了:蔻蔻,你更喜歡用哪種語言交流?荷蘭語還是英語?我知道你肯定更想說中文,可是抱歉我的中文只會說幾個菜名。接著我們用荷蘭語交流,我本想順著孩子聊聊體育什麼的,可是姨媽,表舅和兩個姨婆開始聊宗教發展變革對歐洲現在政體的影響,我怕 Armin 覺得無聊,可一看,他聽得津津有味,時不時還提一兩個問題,再講講美國的宗教情況,比我還能聊。最後,他還作結:其實我覺得,宗教之間的教義有很多不同,為此也進行了很多戰爭,有善有惡。雖然我不信什麼教,但我覺得任何的教義本質上都是讓我們能有力量成為更好的人,我們自己能好一點,這個世界也會好一點。
一點也不累,因為大家都在共同承擔
後來我和表嫂聊天:你們在美國住那麼大的房子,你一個人侍候三個男的,家務一定很多很累吧?她說:前幾年有點累,不過 4 年前,他倆一個六歲,一個十歲的時候,就好了。他們的衣服都是自己洗自己疊,每週一人打掃一天家裡,一人做兩頓晚餐,我和他們爸爸只在我們該負責家務的那天做一下,所以一點也不累,因為大家都在共同承擔。
可能大家不相信,我認識的擁有跨國婚姻和戀愛關係的朋友抱怨最多的就是荷蘭人的家規太多太嚴。很多荷蘭爸爸和中國媽媽吵架最多的就是,爸爸認為孩子應該關上電視專心和父母共進晚餐,孩子吃完飯沒經過允許不能離席,孩子對父母不能有不恭的態度。而媽媽覺得吃個飯隨意就好,家裡那麼多規矩幹嘛,孩子有個氣不跟我們撒跟誰撒啊。爸爸認為全家過聖誕節,就算聖誕前夜沒睡好,也必須要早起吃家庭傳統的聖誕早餐,媽媽則說讓孩子多睡一會兒,吃個飯嘛,取消就算了,反正天天都要吃。歐美人的孩子,不是像中國人想像的那樣是漫無邊際的自由
其實我們中國家庭也有很多有原則的教養方式,我自己就是從一個家教嚴格的家庭出來的,所以我的教養和荷蘭的這些規矩不謀而合。
其實這種教養,教導的是一種對形式感的尊重,也是對自律和公眾責任感的培養。想想看,在一個社交場合,最重要的不就是一種恰到好處的自我約束力嗎?而這種能力,就是從一點一滴,耳濡目染的家教和社會環境裡學到的。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不具備一些基本的禮儀和約束力,不要再說那是歐美的自由和素質,因為這樣的孩子在歐美肯定會被邊緣化,無法受到歡迎。素質,不是歐美才有,一些價值觀和素養是全球共通的。把放縱當自由,把任性當個性,這在任何地方都不是素質教育。

《作者魏蔻蔻,首發於其原創微信公號微蔻(WeikoMagazine)。》

105/11/5-11/6蔡幸芳醫師參加台灣精神醫學會年會


2016年11月2日 星期三

轉載自http://udn.com/news/story/7063/1847796
文/Jaguar小姐
親子課:我們真的懂說話嗎?
這次帶著媽媽一起旅行,和媽媽二十四小時黏在一起的生活讓我重溫當女兒的甜蜜,然而已為人母的我,在這段日子中看到媽媽對待女兒的方式,某些不愉快的兒時經驗又被勾起,而我最在意的是華人父母的說話方式,我認為這是我們的孩子普遍欠缺自信的原因之一。
負面造句法
媽媽是個很棒的母親,生性樂觀勇敢的她總是盡心照顧我們,一家人感情很緊密。愛孫的媽媽跟女兒也很親密,祖孫倆經常又玩又笑。只不過,媽媽就像許多華人父母,老愛用負面造句法,搞得我們頭快爆炸。
女兒每做一件事,媽媽總愛在旁邊搭話,但內容常是:「又要畫畫!這麼喜歡畫畫!換點別的事情做啊!」、「又畫魚!為什麼這麼喜歡畫魚?」、「又要看這本,妳看不膩喔?」
女兒挑好衣服正要穿,媽媽說:「這件衣服不好看啦,穿這件!」、「又穿這件!妳還有很多衣服沒穿過,換別件穿啊!」
女兒看恐龍書看得入迷,媽媽會在旁邊沒話找話:「又是恐龍!人家女生都喜歡公主,為什麼妳喜歡恐龍?」
祖孫倆在後座唱兒歌,媽媽會糾正:「妳唱錯了啦,歌詞不是這樣的!」
女兒問起這玩具在哪買的,媽媽會回:「上次在海洋世界買的啊,妳忘了喔?」
女兒早餐沒吃完,媽媽一定說:「妳羊奶為什麼還沒喝完?」或「香蕉剝了也不吃!」
女兒自己倒水喝,媽媽在旁邊碎念:「水幹嘛倒那麼多?」
女兒不想吃零食,媽媽會回:「別的小朋友都喜歡吃葡萄乾,妳怎麼不喜歡吃?」
我知道媽媽是單純且沒有惡意的,然而這些話聽起來,怎麼感覺句句是批評、否定、責備與質疑?
圖/聯合文學提供
圖/聯合文學提供
負面句型引爆先生的情緒炸彈
我從小就討厭聽到這類句型,這讓人感覺動輒得咎,且不被肯定。整天被這樣的句型轟炸,就算聽了四十年的我也受不了,遑論美式文化出身的先生了。三大一小擠在小露營車裡才一星期,先生開始對我抱怨,一個月後,正在犯糖癮的他因為媽媽對女兒說的一句話,情緒炸彈順勢被引爆了。
剛到錫安國家公園的隔天早晨,女兒丟了張衛生紙進垃圾桶,媽媽隨口說了句:「那衛生紙又沒用過,幹嘛丟?」正在流理台作早餐的先生,被糖癮引爆的情緒瞬間找到出口:「她想丟就丟,為什麼每件事都要批評她?」
媽媽確實不是在批評,她其實只是想告訴女兒:「沒用過的衛生紙不要丟。」但她或許沒看到女兒已經用那張衛生紙擦過鼻涕,卻又用慣常的負面造句法來發問,聽在先生耳裡,自然成了「批評」。
這還是小case,周遭常聽得到的負面句型還有不少:
圖/聯合文學提供
圖/聯合文學提供
活該類造句:「你看,剛剛不是叫你不要跑太快嗎,現在跌倒了吧!」、「我不是叫你不要玩這個,你看被你弄壞了啦!」、「又流鼻水了!叫你穿外套你不聽!」、「活該!」
譏笑類造句:「你畫這是小鳥?一點都不像!」、「你看別人都會,你怎麼不會?」、「你說什麼沒人聽得懂!」、「羞羞臉!抹見笑!」
恐嚇類造句:「你再哭就把你丟掉!」、「再不乖我就叫警察來!」、「你再這樣,下次就不帶你出來玩了!」
責罵式造句:「站好啦!」、「不要摸啦!」、「你幹嘛動這個?」、「你豬啊!弄成這樣!」、「怎麼這麼笨?這也不懂!」、「走開啦!不要擋在這邊!」
我熟悉的父母擅長從各個面向摧毀孩子的自尊,且非常吝於讚美與肯定。在這樣的教養方式下長大,誰還會對自己有自信?
難道美國父母不會這樣?
書名:《我們正在冒險:開啟親子新關係的露營車之旅》電子書作者:Jaguar小...
書名:《我們正在冒險:開啟親子新關係的露營車之旅》電子書
作者:Jaguar小姐
出版社:聯合文學
出版日期:2016年6月10日
也許人會問:難道只有我們的父母這樣說話,美國父母難道不會嗎?我不敢說沒有,但經過幾個月的觀察,我還真的很少聽到。
或許是因為沒有幾千年傳統文化的桎梏,美國人在親子相處上與我們相差甚多。美國父母多半使用支持性句型(妳畫得很棒!Great job!這球踢得好!),或單純呼應孩子的感受或心情(你盪好高,好快樂喔!你真的很享受畫畫!);如果對孩子有期待,他們會直接告訴孩子該做什麼(時間到了Let’s go、請坐好),而不是不能做什麼;而更多時候,他們是閉嘴不干涉,讓孩子自在享受喜歡的事。我觀察到的美國親子間很少有劍拔弩張的場面,他們是和諧、彼此尊重且互相獨立的(當然也有令人捏把冷汗的時候)。在被肯定與被支持的環境中成長,難怪美國孩子散發出來的氣質不一樣。
教養文化的集體複製
我沒有怪媽媽,因為我知道媽媽只是在複製童年經驗及傳統教養模式。即便她也身受其害,卻沒有機會跳脫原生環境,客觀判斷好壞。傳統認為「稱讚會讓小孩變得驕矜」、「小孩不罵就不會乖」,於是集體慣性用批評、責備、否定的方式對孩子說話,目的就在把孩子的自尊壓低,方便管教與管理。我們都在不斷複製這個模式而不自知,例如我,也經常對女兒脫口說出連自己都很討厭的負面句型,而許多書或文章也愛用「千萬不要……」、「別再……」、「不可做的幾件事」來下標題,這不是一個人的問題,而是整個文化的問題。
連續一個月與阿嬤朝夕相處的女兒,面對三不五時丟來的負面句型,她很自然地想保護自己。她會堅持自己的選擇來回應阿嬤的「批評」與「責備」,有時受不了,還會頂回去。也許有人會說:小孩怎麼可以頂嘴?但我也想問:大人為什麼要這樣說話?你傷了人,還要人吞下不生氣?
我們都要重新學說話
跟先生大吵一架後的媽媽,委屈地對我說:「我根本不是在批評啊!」我說:「我知道,他不該這樣發脾氣,但是在美國很少聽到人這樣說話,所以他才會誤解。我們都要重新學說話,同樣一件事,用否定句與肯定句來表達,聽起來感覺完全不同。例如『妳的羊奶為什麼還沒喝完?』如果改成『請把羊奶喝完』,聽起來不是順耳多了嗎?」
媽媽點點頭。
文化的影響既深且廣,一直到現在,我還是會不自覺脫口說出負面造句。幸好我已意識到問題,也懂得學習在話說出口前先在嘴裡停留三秒鐘,篩除負面句,並換成正面句型再說出來(例如直接對孩子說出希望她做什麼,而不是「責怪」她為什麼沒做)。最重要的,我們必須停止複製小時候的經驗,把下意識想要批評、責備、取笑孩子的衝動拿掉,用全新的態度來對待我們的孩子。他們不需經歷自尊被摧毀的過程,而是能在支持與無條件的愛中,茁壯成為有自信的一代。
圖/聯合文學提供
圖/聯合文學提供
後記:
旅程尾聲,在加州迪士尼回露營地的接駁公車上,坐在旁邊的美國阿公跟女兒打招呼。女兒當時躲到我懷裡,害我有些不好意思。我對女兒說:「打招呼啊!妳害羞嗎?」美國阿公立刻糾正我。他義正詞嚴地說:「別說她害羞!妳這樣說,她真的會變得很害羞!」
謝謝美國阿公幫我上了一堂說話課。

作者簡介:Jaguar小姐
本名余筱瑩,《親子天下》嚴選部落客,《戒吼媽:挑戰21天不生氣的教養提案》共同作者。
六年前為了專心當媽媽而暫離意氣風發的律師工作,在家庭與育兒中努力學習,生活總是快樂與挫折交錯。原計在女兒上幼兒園後重返職場,沒想到事情總在意料之外,一趟露營車之旅竟然改變一家三口,收獲因此更多。本書可說是階段性任務完成之成果報告,而人生的冒險仍在繼續,勇敢迎上前去吧!

父母安心專案


2016年10月12日 星期三

讀後心得分享

搜尋你內心的關鍵字(平安文化)
台南春暉精神科診所
黃熠靚護士 / 蔡幸芳醫師
    本書好看在google頂尖工程師陳一鳴利用淺顯易懂的語言,讓大家知道甚麼是正念減壓法,這是1979年美國卡巴金博士(Jon Kabat-Zinn, Ph.D.)於麻州大學醫學院所創設之療程,結合西方科學跟東方的禪學,已被證實對快樂、放鬆、減壓有很大的幫助,也應用在歐美各大醫院的減壓療程中,英國小學也開始推廣這個概念了。
「搜尋內在自我」要如何進行?請看以下三步驟

第一步是 專注力訓練
"專注力"是所有高級認知和情感能力的基礎,任何訓練EQ的課程都必須從專注力訓練開始,以培養平靜又澄澈的心靈特質。其中最簡單的練習法就是靜坐冥想 
體驗靜觀的方法:
「容易法」就是將持續的專注力溫柔地帶到呼吸上,為時兩分鐘,就這樣。開始時知道自己在呼吸,然後專注在呼吸的過程,注意力如果飄走,就溫柔地把它帶回來。
「超容易法」更容易,只要沒有目的地坐著兩分鐘即可。重點是從「作為」轉成「存在 being」,這兩分鐘只要「單純地存在」就好了。
應付引爆點的練習 (用來對付負面或痛苦情緒)
1.
停止(stop):神聖的停頓,不要有任何反應 
2.
呼吸(breath):讓心專注在呼吸上
3.
注意(notice):把注意力放在身體上,體驗你的情緒,身體有甚麼感覺? (不帶批判)
4.
反思(reflect):反思情緒從何而來,是否參雜某方面的自卑,帶入觀點並評判
5.
回應(respond):想像最慈悲最正面的回應

第二步是 擁有自知之明跟自主性
利用你受過訓練的專注力,來創造高解析度的覺察力,覺知自己思維和情緒的過程,並客觀的用第三者的角度來觀看。一旦你能做到這一點,就能建立深刻的自知之明。 達賴喇嘛說,你無法阻止不健康的念頭或情緒升起,但我們有能力放下它、讓它消逝。訓練有素的心靈,能在情緒升起的當下就讓它消逝。
佛陀用很美的意象來比喻這種心靈--- 如同在水上寫字。
書中裡面有圖說明自我覺察的三種情緒能力。 
最高層次的快樂是追求使命感,書中介紹快樂的三種層次如下:
1.
享樂:追求下一波的高潮,例如打電動、吃美食,此種享樂不能持久。 
2.
熱情:所謂的心流經驗,頂尖的表現和高度專注力合而為一,讓我們樂在工作。 
3.
使命感:超越自身更偉大的目標,此種快樂可以歷久不衰,尤其是使命感出自福利天下之心。
書中也提到讚美的重要性,讚美孩子的時候要用"過程讚美",因為過程讚美(例如: 你很努力)比個人讚美(例如: 你很聰明)重要。常常接受過程讚美的人,會相信後天的努力是有用的,他會勇於接受挑戰跟錯誤,並養成挫折復原力。

第三步是 培養有用的心理習慣 
培養同理心跟善念。 請想像一下,當你遇到任何一個人,你習慣、本能的第一個想法就是「我希望這個人快樂」。擁有這個心理習慣可以改變職場的每一件事,因為這份真誠的善意會不知不覺感染別人,它創造了信任,促成高生產力的合作。這樣的心性也可以靠意志力來訓練。
慈悲
1.
慈悲不只是美德,也是最高層次的快樂。當MRI儀器測試世界最快樂的2個人"馬修李卡德""明就仁波切"的時候,他們的腦中都冥想著慈悲,因為慈悲永遠是最快樂的心態
2.
慈悲最快樂,而第二快樂的心態則是 "完全開放的心境"
3.
慈悲的三要素:認知 (我了解你)、情意 (我感同身受)、動機 (我想幫助你)
要看出我們和他人的共通點及提供善意,有兩個不同的練習,第一個是 "就像我一樣",我們要提醒自己,自我和他人有多麼相似,因此培養出平等的習性。第二個練習是"慈心禪",練習給予他人祝福,培養善意的心性。
    想要快樂的生活,平靜的心,嘗試去了解自己,從內心深處感到滿足,我想會比任何事情都感到有成就感,看這本書並做練習,我相信你會有所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