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暉暖心,心啟幸福

2011年12月5日 星期一

拒學症


拒學症
春暉精神科診所 黃熠靚護士 / 蔡幸芳醫師
1960年代西方有些醫師將孩子對上學有極度的恐懼,而有強烈的逃避與抗拒上學的企圖或行為稱為拒學症。懼學是畏懼學校,拒學則是拒絕上學的行為表現,拒學的原因不只有懼學,也可能是分離焦慮、憂鬱症、過動症、學習障礙、智能障礙、被校園霸凌者等等原因都有可能,兩者雖有很多相似處,但仍有所不同。
拒學症孩子在面臨上學壓力時所表現的症狀:
()心身症狀:拒學症孩子會呈現明顯的身體症狀,如:肌肉緊張、呼吸不順、臉色蒼白、頭痛、胃痛等,然而這些症狀並無身體上明顯的病因。專家指出這種心身症狀在每日要上學前最為常見,少數在上課中發生,所以會請假不上學,或是上課中途堅持要回家。
()抗拒行為:拒學症的孩子常會有在口語上反抗上學、發牢騷或哭訴、發脾氣等現象。這類孩子拒絕上學,但通常乖乖待在家裡,極少伴隨有反社會行為。
()心理症狀:拒學症孩子會有不良適應性的恐懼及過度焦慮。有的孩子害怕與父母分離;有的孩子對於學校中某些特定事物有嚴重的恐懼,如:被同學欺侮、老師的責備、考試等。

接近1-5%的兒童有拒學症,男女比例相近。拒學症在每個年齡都會發生,但在56歲及1011歲階段顯得較多;社經地位上並沒有差異性。

拒學症的治療:
拒學行為對孩子本人的成長有極大的障礙,因為此行為使得孩子孤立於同儕和學校的學習環境,其心理功能及人際關係無法藉由正常的經驗來發展。短期的後遺症有學業成就低、家庭互動困難,與同儕關係不佳;長期的後遺症包含低成就、工作困難,以及患精神科相關疾病的危險性增高等等。
若孩童因拒學而被允許留在家裡,其心身症狀產生的頻率會增加。換言之,被留在學校外的時間越長,要回到學校內會越困難。因此,拒學症最初始的治療目標是要使兒童早日回到學校。由於問題行為成因很複雜,治療方法必須依據評估結果,才能對症下藥。治療多採“多重模式介入”,需共同合作的團隊成員包含治療者、孩子、家長、學校老師等。治療方式包含衛生教育、行為治療策略、家庭諮商,以及必要時使用藥物。

醫師方面:有些孩子是因為健康問題而導致上學困難,須輔以醫療方面的協助。若合併有焦慮或憂鬱症狀,可以服用抗焦慮或抗憂鬱藥物。另外,也需做一些父母諮詢的工作,以減少父母的焦慮,並且增進其協助孩子的效能。
心理師方面:行為治療中的暴露法被證實是有效的治療方式。假若較小的小孩有一些輕微的害怕、焦慮和憂鬱等現象,此時心理師會直接與父母和學校老師一起討論如何處理個案的害怕;但假如有長期的學校缺席、有精神科診斷、缺乏社交技巧,則孩子需接受個別治療,而家長和學校老師也需學習如何幫助孩子。行為治療,如放鬆訓練和漸進式暴露法,可以減緩兒童的身體症狀和預期性焦慮,同時,角色扮演和認知訓練可以有助於建立社交技巧和降低社交性焦慮。另外,目前有愈來愈多的治療師使用正向鼓舞、尋找例外或外化症狀等後現代治療方式,試圖協助個案看到新的可能性。
家長方面:可以提供行為管理策略,這部分需要有清楚的規則和要求,包含護送孩子去學校、提供孩子出席學校的正增強物、減少孩子在家的正增強物(如看電視) ,以及跟孩子共同討論規則遵從的後果,包括遵從規定有什麼獎賞,沒有遵從規定有什麼後果。家長本身也應該不斷看到孩子已經有的改善,並且努力鼓勵孩子。如果評估結果顯示父母的心理健康出了問題(如:本身是焦慮症患者),或是管教方法出了差錯,那麼父母的心理治療或親職教育反而是治療的重點。
學校方面:學校當局及教師應該對拒學症的孩子多一些包容與彈性,以減輕孩子在學校方面的壓力源,如師生關係、同儕關係、課業份量、成績要求、出席問題等。心理師可以跟學校老師討論有關孩子回學校的相關事宜、如何給孩子回到學校的正向增強,以及協助孩子在學業、社交和情緒等方面的適應。

有的父母會以為孩子不去學校是學校或教師的不對,而要求換班級或轉學,然而,新班級或新學校對一般學生都還需有段調適期,對拒學症的孩子更是不小的壓力,可能會徒增孩子在適應上的困擾。
拒學症的現象經常反反覆覆出現,需要父母、老師、治療師持之以恆地對孩子給予多方面的支持及協助,孩子的問題才能與時精進。
支持與包容孩子的情緒,是孩子在面對焦慮和緊張時的力量泉源喔。

預後:
一般讓小孩子回到學校的成功率大約70%,若是症狀的嚴重度越低,小孩子的年紀越小,處理的時間越早,則成功的機會越大。即使回到學校,小孩子的情緒症狀及關係問題仍常會持續,當這些小孩成人後,社會關係通常會有限制,大約三分之一會有情緒障礙,只有非常少的部份會有懼曠症或無法工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