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暉暖心,心啟幸福

2011年10月28日 星期五

一個妥瑞兒 鼓動生命的樂章


《大愛醫生館》控制不住的抖動 -- 妥瑞氏症


台灣罕見疾病案例 ─ 妥瑞症 (2009-12-21)


脾氣爆發了,怎麼辦?(書泉出版社) 讀後心得_ 陳秋燕護士 / 蔡幸芳醫師


脾氣爆發了,怎麼辦?(書泉出版社) 讀後心得
春暉精神科診所
陳秋燕護士 / 蔡幸芳醫師

這本書教導我們如何幫助孩子克服發脾氣的問題。
生氣是身體正在告訴我們不喜歡正在發生的那件事,生氣會導致我們說出一些我們心中並不真正那樣想說的話,並且做出一些我們平靜下來不可能會做的事情,讓我們陷入許多麻煩當中。
有關生氣的一個秘密:並不是發生的事情讓你生氣,讓你生氣的是你對事情的看法,你必須學習如何遠離讓脾氣爆發的生氣想法。

教導孩子撲滅生氣的
方法一:休息一下,休息一下有助於你感覺好過一點,如此你就可以想的更清楚一點,也比較容易想出方法來解決問題。

方法二:想一些冷靜想法,冷靜想法就是某些你可以在腦子裡面想且可以讓你感覺比較好過的想法,它會讓你平靜下來。 

方法三:安全的釋放生氣,快速活動你的身體,像跑步、跳舞、跳繩等等,或讓你的身體慢下來,深呼吸有助於緩和你的心跳。這種釋放會讓生氣發洩出來但不會傷害到任何人。

方法四:解決問題或先不管它,第一步說出問題是什麼,下一步思考你想要的是什麼,要有彈性的解決方法。彈性指的是能夠接受得到的東西和你原本想要的不一樣。

如何維持良好的親子關係_ 王麒雯護士 / 蔡幸芳醫師


如何維持良好的親子關係
春暉精神科診所
王麒雯護士 / 蔡幸芳醫師

   很多父母感到疑惑,為什麼每天都和孩子「溝通」,親子關係仍然不好?其實隨著孩子年齡的成長,會逐漸有自己的主張、意見,但卻未必與父母的想法相同,在父母的眼中,孩子永遠是孩子,現代父母必須了解孩子的想法,進行良好的溝通,以避免產生親子衝突。以下是一些親子溝通的小技巧供大家參考:
(一)傾聽孩子說話,鼓勵並讓孩子表達他的看法與意願 。
 (二)父母心中感到生氣時,稍微緩和一下做深呼吸,讓自己的情緒紓解,冷靜下來,不要有情緒的負面話語,不做人身攻擊,如罵孩子說:像豬、像呆子、不孝子、女、笨蛋等。
(三)父母子女雙方要勇於承認錯誤,誰不對就該道歉。
(四)站在對方的立場來了解對方的感受,父母以同理心與子女溝通,在給予建議之前,先要確知子女真正需要是什麼,才能避免溝通不良、磨擦等。
(五)尊重:不論小孩年齡的大小,父母都應以獨立個體的態度待之,不拿兄弟姊妹做比較,尊重個人的人格給予肯定,讓孩子親自體驗生活的考驗,適度的磨練,避免過度的保護和教導,讓子女建立自律的生活並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六)信任:父母要相信孩子有處理問題及分析判斷的能力,可以從旁協助但不是「取而代之」。
(七)父母親子雙方的互動是彼此關心但不干涉對方,讓彼此都有自己的自由空間。
(八)分享彼此之間的感受,分享彼此的感受是維繫親子關係的要件。
(九)培養孩子的價值觀念:公平是孩子很重視的一種感受,塑造孩子價值觀最好的方法莫過於以身作則,只要親子關係良好,子女自然會模仿父母的行為舉止與觀念。
 () 管教要有原則:父母雙方有一致的要求原則,不論雙方心情的好壞,都不受影響;兩代之間的管教也要一致,保姆或祖父母帶的孩子往往不盡理想,是管教方式不同的結果。
 (十一)多鼓勵:鼓勵是不牽強、比較,以個別的個體為鼓勵的對象,我們重視的是努力的過程,不僅僅是成果的表現。
(十二)父母應該瞭解到威權、唯命是聽的教養方式已不合乎現代社會,親子溝通重質不重量,父母平常就養成談天、分享心情的習慣,扮演傾聽者、陪伴者,亦師亦友的角色,而不是下達命令的指揮官或金錢、物質的供應者。
(十三)子女如能體會父母在嘮叨、干預背後也許包含著父母的擔心與關心,若與父母意見、看法起衝突時,能放下抗拒的心理去思考父母的勸誡是否合理,而不是一味的排斥,莽撞行事,親子關係良性互動的溝通應非難事。

抽動疾患(Tic Disorder)_ 黃熠靚護士 / 蔡幸芳醫師


抽動疾患(Tic Disorder
春暉精神科診所
黃熠靚護士 / 蔡幸芳醫師

  抽動疾患通常初發於兒童期,包含四種:妥瑞氏症、慢性運動性/或發聲性抽動疾患、暫時性抽動疾患、及其他未註明之抽動疾患。
    所謂抽動(Tics)是指一種突發的、快速的、重複發生的、非韻律性的、刻板的運動性動作或發聲,通常是某些肌肉群的突然收縮所造成,是不自主的動作,但可受意識壓抑一小段時間(例如上台演講時會抑制症狀),但之後可能有反彈性地惡化。各種形式的抽動都會受壓力或情緒的影響而加重,在專心從事活動(如閱讀或縫紉)時會減輕。在睡眠時通常抽動會顯著減少。運動性抽動或發聲性抽動兩者都可分類為單純型或複雜型。
    常見的單純型運動性抽動包含:眨眼、鼻翼搧動、作鬼臉、頸部收縮、聳肩及甩手。常見的複雜型運動性抽動包含:面容做態、儀表修飾行為、跳躍、觸摸、踩踏、以鼻嗅物及模仿動作症(模仿他人的動作)。
    常見的單純型發聲性抽動包含:清喉嚨、吸氣、吹鼻息、咳嗽、打嗝及吠吼。常見的複雜型發聲性抽動包含:不顧說話背景是否合適而重複字句、穢語症(說髒話)、複語症(重複自己的聲音或字句)、仿說(重複最後聽到的聲音或字句)。

妥瑞氏症:
    兩種以上運動性抽動及一種以上發聲性抽動,這些抽動會同時出現或分別在病程中不同時段出現。抽動每日發生多次,在一年以上期間內幾乎天天出現,在此期間內從無一次超過連續三個月以上的無抽動時期,才能稱為妥瑞氏症。

預後:
男比女多(比值約3-4:1),抽動疾患是腦神經生理的問題,不是個案故意的行為,症狀時好時壞,有時可以意識壓抑一小段時間,到了青春期晚期之後有三分之一的人會自己好,有另外三分之一的人會明顯改善,另外三分之一的人症狀會持續一直到成人,然而不會比孩童期更糟,且多數人愈來愈懂得掩飾或修飾自己的症狀。許多妥瑞氏症個案合併有注意力缺失過動症或強迫症,是較難處理的一群。

治療方式:
家長、師長、朋友和社會大眾的正確觀念與態度最為重要,程度輕微者,不妨礙生活,不一定需要治療,只需要觀察即可。只有當症狀太頻繁或有危險,明顯嚴重干擾生活、學習、人際互動、情緒、自信等等時,才會積極治療。
1.藥物療法:主要為多巴胺阻斷劑。
2.學習自我放鬆:壓力大時症狀可能增加,放鬆或專注於喜愛的事物時,症狀可能減輕,因此自我監督、放鬆訓練、提升自信、社交技巧訓練都是有幫助的;譬如:多聽一些輕音樂,家庭互動和諧,不要對孩子有過度的課業要求,讓孩子多接觸自然,多到戶外去玩,少看恐怖、緊張的電視節目,少看電視,儘量不玩電動、電玩。

2011年10月26日 星期三

今晚哪裡有問題:揭開睡眠期關鍵秘密(1-5集) (2010-04-23)



共5集...


【Part 1.】
來賓:北醫大附設醫院精神科李信謙專任主治醫師
萬芳醫院神經科內科翁興裕主治醫師
醫藥記者洪素卿
甜點老師陳妍希靠飲食調整解決失眠問題
開運老師艾菲爾善塔羅牌、解夢
活動主持人林姮均瘋狂兼差、常一天只睡三小時
煩惱太多 無法一夜好眠?
讀書、買房壓力 曾失眠長達2個月?
失眠定義為何?
在家苦痛失眠 上交通工具卻馬上入睡?
搭乘交通工具完全無法睡?
失眠者看到床 竟會備感壓力?
一天不一定要睡滿8小時!
學童延後上課一小時 學習效果竟變好?
老人早睡不是好事?
甚麼疾病讓你睡不好!?睡眠呼吸中止症 症狀:打鼾阻塞呼吸道

【Part 2.】
何謂「睡眠不自主運動」?
睡覺常會不自主舉手?
睡覺不自覺肢體亂動 共眠人常遭毆傷?
老公睡眠鼾聲雷動 竟讓老婆耳聾?
進入睡眠夢鄉 肢體是癱瘓狀態?
在睡夢中打鬥 起床發現打死枕邊人?
門診「睡眠檢查」療程 觀察睡眠健康狀態?
中醫指出睡眠時間 和身體器官息息相關?
胃酸在半夜最酸 熬夜易造成器官傷害?
大一打工大夜班 大四熬夜不堪負荷?
「睡眠剝奪」不讓人睡 竟能治好憂鬱症?
睡不夠隔天是否能補回?長期會擾亂生理時鐘?
沒有午睡習慣 不會影響睡眠?
想睡代表疲勞需休息,別喝提神飲料提神?
喝提神飲料20年,腎功能嚴重毀損?
常喝提神飲料者,車禍肇事率最高?
吃安眠藥亂打電話,隔天完全不記得?

【Part 3.】
吃下安眠藥到睡著期間,會產生失憶狀況?
正確服用安眠藥?一次只吃一顆,吃完馬上睡覺!
吃安眠藥助睡很淺眠,無法幫助神經修復?
曾吃安眠藥助眠,睡眠時間反而全亂?
運動後才真正改善睡眠?
安神飲品 紅棗桂圓茶 (紅棗3-4顆、桂圓、酸棗仁9公克)
建議睡眠不要吃東西?
睡前越餓越清醒 吃熱清粥會助睡眠?
晚上吃太油 睡眠品質會變差?
睡眠時「快速動眼期」 表示正在作夢?
夢境反映真實的你!? 夢到高處摔落→內心孤獨?
寫下夢境內容 可治療憂鬱患者?

【Part 4.】
夢境反映真實的你!? 夢到春夢→源源不絕的創造力?
艾菲爾解夢:在昏暗樓梯間 找不到出口!?
         →小時候和家人關係疏遠
巴西曾實驗的夢境研究?
現實不會的考試難題 在夢裡找到解答?
現實中的創意靈感都來自於夢境?
夢見親人過世 其實是幫他延壽?
夢到飛行→想有性行為?
夢到飛行 代表同性性行為?
常重複夢見在廢墟找出口 並有人來解救自己?
夢到害怕聽到絃樂器 表示童年曾經歷傷害?
夢到尿急找廁所必尿床?

【Part 5.】
新奇助眠產品 玫瑰芬香娃娃抱枕
媽媽清洗從洗小用的被毯 沒有口水味開始大失眠?
新奇助眠產品 瘦腿按摩睡眠襪 消除腿水腫
新奇助眠產品 型男止鼾器
新奇助眠產品 療癒系炭眼罩

宇寧身心診所開辦團體課程~


開辦課程
 疾病認識

      醫師懷疑我的孩子是自閉症?亞斯伯格症?這是什麼疾病?我該怎麼教養孩子?

 教養技巧

      家有亞斯伯格症兒童,真是讓我傷腦筋!到底如何與這些寶貝互動?我要怎樣抒解壓力、保持好心情?                        

       學習利用鍵盤打字的技巧,高理解自閉症孩子也能與人進行豐富的溝通!  

      有技巧的改善孩子的行為,所有家長與老師都能做的到!  

 個別課程
 團體課程
 專業人員訓練

民國100年10月23日 於延平國中演講照片



民國100年10月21大橋國中演講照片


認識憂鬱症_ 鄭喬方護士 / 蔡幸芳醫師


認識憂鬱症
春暉精神科診所
鄭喬方護士 / 蔡幸芳醫師
憂鬱症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21世紀重要的三大疾病之一,很多人為其所困,未能適當處置,造成家庭及社會的重大負擔。如何發現自身的憂鬱情緒,進而關心週遭親友的情緒狀況,尋求適當的紓解管道,適當的求助?認識及預防憂鬱症,是現代人必備的功課之一。通常因文化特色:包括愛面子、文化烙印觀(認為罹患精神疾病是羞恥與罪惡之人)、或較易以身體症狀來呈現心理困擾,故在內外科門診常見頭痛、失眠、食慾不振、性生活失調等求診案例,殊不知這些案例有不少人正在經歷憂鬱的過程。
憂鬱症的病因
1. 年齡:憂鬱症被認為是中高齡與老年初期容易罹患的疾病。這與憂鬱症引發的因素有關,因為憂鬱症的引發因素之一「失落經驗」,正是容易發生在這個時期。對上班族而言,此時,正是晉陞管理階層的年齡,身體容易出現有些地方不舒適的情況。
2. 性別:各國的研究均發現:女性比男性罹患憂鬱症的機率高一倍。自從女人開始在社會上與男人進行對等的人生目標,同樣努力工作、同樣承擔現實壓力的結果,女人還必須抵抗因生理上的天生差異所帶來的複雜狀況,有些飽受適應不良之苦的人,就容易罹患專屬於女人的「憂鬱症」,如:經前憂鬱症、產後憂鬱症、更年期情緒障礙。
3. 人格特質:每一個人都擁有不同的人格特質,而人們的心理狀態也會受到人格特質所影響。根據研究調查顯示,有完美主義、時常抱有負面想法,或過度依賴的人,罹患憂鬱症的機率較一般人高。
4. 季節:患者到了冬天經常呈現低意願、嗜睡、食量大增等現象,到了春天及夏天,情況則好轉,此為「冬季憂鬱症」,此種現象在緯度高的地區較多。
一般來說,工作模式及類型屬於以下型態者,較容易罹患憂鬱症。
 1. 有時間壓迫性和人際競爭性的工作
 2. 需頻繁調動工作內容或地點的工作
 3. 缺乏共同工作夥伴的工作環境、必須獨自承擔壓力者
 4. 缺乏社會認同感、自我成就感或滿足心理需求較低者
 5. 作息不正常的工作
  在這類環境下工作,因為面對時間、人際的競爭,或壓力無法獲得適當的紓解,必須自行承擔過多的壓力和責任,比較有可能得到憂鬱症。
憂鬱的成因:(摘錄自“一生都受用的大腦救命手冊”)
深層邊緣系統過度活化會有憂鬱心情、負面思考等表現,若有問題可能表現為憂鬱症、經前症候群、躁鬱症。許多經歷傷痛的人都說真的感到疼痛,因為悲痛時常啟動位於深層邊緣系統旁邊的疼痛中心。
如何確定我是不是憂鬱症
根據精神疾病診斷標準(DSM-IV-TR),憂鬱症常見的症狀主要如下列九項,憂鬱症必須包含下列第12項,且具備以下其他幾項症狀。
 1. 情緒低落                         2. 明顯對事物失去興趣
 3. 體重下降或上升                    4. 嗜睡或失眠
 5. 動作遲緩                         6. 容易疲倦或失去活力
 7. 無價值感或強烈罪惡感              8. 注意力不集中或猶豫不決
 9. 經常出現負面想法
  如果只是暫時具備這些症狀,不代表是得了憂鬱症。但是要判斷是否得了憂鬱症,需要從很多的方面作評估,並進一步尋求精神科醫師的專業分析。

遠離憂鬱_ 鄭喬方護士 / 蔡幸芳醫師


遠離憂鬱
春暉精神科診所
鄭喬方護士 / 蔡幸芳醫師
憂鬱症是一種很容易治療的疾病。幾乎百分之八十的憂鬱症患者經過適當的治療後,都可以恢復正常、快樂的生活。以下是常用的治療方法:
(一) 藥物治療:藥物對憂鬱症治療,可用來改變腦部神經化學物質的不平衡,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目前已知憂鬱症是大腦內某些區塊的不穩定所造成,與血清素系統功能異常有關,抗憂鬱劑目前已是相當安全及普遍的選擇,需要時請求助於精神專科醫師。
(二) 良好的生活習慣:規律的生活及充足的睡眠,可以讓身心放鬆,保持著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讓生命更增色彩,較不會陷入情緒低落中。
(三) 心理諮商:心理諮商提供人們「看見」導致自己心情憂鬱的原因,用以改變不適當的認知思考或行為習慣,比較能夠根本地解決問題,若問題較為輕微,可尋求生命線或張老師等輔導機構的諮詢,問題嚴重時,需要深入的心理治療,需求助於專業人員(包括醫療機構的心理師、私人機構的專業心理治療人員)。
(四) 陽光及運動:陽光與運動有助於改善憂鬱心情,多活動活動身體,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可使心情得到放鬆作用;陽光也可改善一個人的心情,預防憂鬱心情上身。轉換情境也可使心情不一樣。
自我治療小偏方
1.面對憂鬱要處之泰然,因為悲傷是必經的常態
2.找些事情做,轉移注意力,例如散步、下棋、騎腳踏車、閱讀等
3.從記憶中尋找快樂
4.找朋友傾訴,加以發洩或大哭一場,盡情的流淚
5.憂鬱時避免做重大決定,以免決策錯誤使憂鬱更嚴重
6.冷靜的分析情況
7.凡事只求盡力,結果的呈現並非自己可以決定
8.運動有助於克服憂鬱症,如果平日就有運動的習慣,不妨試著耗盡全身力氣
9.塗鴉,以寫字或畫畫來抒發感受
10.營養能有助於控制情緒,補充維他命B群或多食用能增加血清素的食物可以幫助改善憂鬱

憂鬱處方籤:(摘錄自“一生都受用的大腦救命手冊”)
1. 消除所有負面思考(ANTs螞蟻)(automatic negative thoughts):治癒深層邊緣系統的問題得要糾正我們每分每秒的思考模式,你是否知道你的每一想法會發出電子信號至腦袋各部位?它們對我們身體中的細胞都具有相當的影響力,教會自己以正面的方式控制並引導思考,就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循序漸進的思考原則:
1) 了解你的想法是真實的                 
2) 注意負面思考如何影響你的身體
3) 留心正面思考如何影響你的身體         
4) 觀察你的身體對你的每一個念頭會如何反應
5) 將不好的念頭視為污染                 
6) 自然而來的想法未必都是真的
7) 跟負面想法頂嘴                        
8) 消滅ANTs(螞蟻)

一定要消滅的9種螞蟻:
1) 絕對/絕不的想法                      2) 專注於負面事物
3) 未卜先知                             4) 過度解讀他人的心思
5) 憑感覺思考                           6) 罪惡感作祟
7) 貼負面標籤                           8) 個人解讀
9) 責怪

2. 餵飽吃掉負面想法的食蟻獸
3. 待在能提供正面思考的人身邊
4. 多花時間和孩子相處:親子關係的連結是很重要的,親子關係良好的青少年發生問題的比率明顯比較少。
5. 多交朋友:加強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依附能幫助治療邊緣系統的問題,抗憂鬱藥物、認知治療(如同作者寫的螞蟻療法)、加強人際關係的能力三種方式對憂鬱症的療效相當。
6. 抱抱有益身心健康:缺乏愛與關懷,嬰兒無法發展出適當的深層邊緣系統連結,也就無法學習信任或是與他人建立起關係,他會感到寂寞而且沒有安全感,變得容易發怒、反應遲鈍。觸摸對嬰兒存活與否很重要,親密關係需要靠肌膚之親才能滋長,請多抱抱你的孩子、你的伴侶、以及你心愛的人吧。
7. 芳香療法
8. 建立一座美好回憶的倉庫:藉由回憶正面的事情,才能改變腦中的化學物質,回想起愉快的事情時可以將內心調整得較為健康,接著腦裡頭會隨著正面的事件產生能量,回想愉快的事就是一種療癒的過程。
9. 來運動吧:運動讓妳精力充沛、促進新陳代謝、讓你能控制食慾、幫助腦部中的褪黑激素正常分泌,強化睡眠週期,讓更多色胺酸(血清素的前導物)進入腦中,讓心情變好,幫助釋出腦內啡,讓人感到幸福。運動每週要做三次有氧運動,每次至少20分鐘。
10. 吃得營養:適當的脂肪和蛋白質很重要。
11. 藥物治療:提升腦內血清素的藥物可以讓深層邊緣系統的過度活化正常下來

如何幫助憂鬱症個案
  短期目標
1.聆聽想法、試著感受與同理其痛苦、表達關心與支持。
2.注意病患情緒的改變及其想法,引導以一種安全的方式發洩憤怒和敵意。
3.安排活動,如:聽音樂、運動、走向大自然。
4.建立和維持適當的營養、水分,排泄、休息和睡眠等方面之生理功能。
5.維持安全環境,預防病人傷害自己,尤其當個案具有自傷、自殺危險時。
6.協助自我調適,引導病人以不同的方式面對現實。
7.當病情無法控制時,設法就醫,給予藥物及心理治療。
  長期目標
1.接受或適應失落後的生活型態。
2.解決內在的衝突。
3.增加自信心和自我價值感。
4.增加處理焦慮和壓力的能力。
5.重建和維持人際關係與社會生活。
6.負起處理感情的責任:找他人談及建立其支持系統。
7.回歸社區、職業等等:適合個案的工作,且是個案所期望的。
8.制定生涯規劃

2011年11月19日 憂鬱症篩檢日『微笑活力作夥GO』心理健康路跑活動~


2011年憂鬱症篩檢日『微笑活力作夥GO』心理健康路跑活動

【活動日期】20111119 ~ 20111119
【時 間】20111119日 星期六 早上600集合)
【活動地點】統一夢時代廣場 (高雄市前鎮區中華五路789號)
【舉辦單位】高雄市政府衛生局、中華民國路跑協會、高雄市立凱旋醫院...
【報名方式】董氏基金會南部辦公室
電話:(07281-4721281-4722 傳真:(07281-4720
地址:高雄市新興區中山二路47212F-4
下載網址:http://www.jtf.org.tw/psyche
【參加資格】
1.歡迎家庭、團體單位集體報名
2.凡熱愛路跑活動者皆可報名參加(未滿十八歲者需家長或監護人簽章)
【活動內容】
●路跑路線:時代大道→成功二路→復興三路→中華五路→時代大道
報名組別:健將高手組6公里(繞行二圈) 親子樂動組3公里(繞行一圈)
●報到方式:完成報名手續,並於1001119(星期六)上午6:00前於活動現場報到處完成報到、領取號碼布(數量有限,領完為止)
●親子獎項:廣徵所有親子家庭,參與「家庭穿搭獎」比賽與「樂動家族獎」比賽,凡報名家庭團體皆可獲小禮物一份!
●家庭穿搭獎:發揮想像力與創造力,設計出專屬於你們的特殊親子穿搭!(前五名獲獎者,可獲高級運動組一份)
●樂動家族獎:扶老攜幼一起來,號召力最強、家族參與人數最多者即獲勝! (前五名獲獎者,可獲高級運動組一份)

*參與路跑活動闖關遊戲攤位者,均有機會抽舉活動大獎(捷安特高級親子自行車兩台─含成人、孩童車款 各一、IPAD一台)並可憑闖關卡領取活動多重紀念品
◎主辦單位保留更改紀念品之權利
◎參與親子獎項者請於預先向董氏基金會登記報名,並於活動現場領取號碼牌作為登錄(凡報名者皆可獲紀念品一份喔!)
現場也有提供心理健康篩檢、諮詢服務喔!
【參加辦法】填妥報名表傳真、郵寄或親自交件至董氏基金會南部辦公室,本活動免收報名費
※本規程如有未盡事宜,得由大會修正公佈之。

【注意事項】
各位親愛的參加者:運動是保持身體健康的重要元素,請各位視自己當日的身體狀況量力而為,並請於活動前一日作充足的睡眠及當日活動開始前2個鐘頭吃早餐。
主辦單位對於活動現場只做必要之緊急醫療救護,如發生1.因參加者本身疾患引起之運動傷害;2.因個人體質、身心血管所致之症狀,如休克、心臟症、糖尿病、熱衰竭、中暑、高山症、癲癇、脫水等;3.未遵守大會規則、交通管制而致之意外事故,一切責任與主辦單位無關。

2011年10月25日 星期二

壓力讓人短命 (台灣新生報2011-10-24)


壓力讓人短命
作者: 【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   台灣新生報  20111024日 上午12:12
男人平常若老是在承受工作、生活壓力,就算只是普通、中等壓力,時間一長,也可能危害健康,長時間下來,很容易折壽。美國最新研究指出,長時間背負壓力的男人死亡率較高,死亡率比其他人增加約百分之五十。
美國奧勒岡州立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科學教授卡洛琳‧阿德恩為研究首席作者,這是首次研究發現,在高齡人口中,壓力與死亡率有直接關聯。研究成果已發表於「高齡化研究期刊」。
其他研究多在探討短期壓力對年輕人有何影響,而這項研究發現,壓力可以持續很多年,一步步侵襲身心健康。
在一九六○年,美國波士頓曾進行一項高齡化研究,當時有不少健康男性自願參與追蹤計畫,美國奧勒岡州立大學研究團隊接續這項研究計畫。研究團隊分析近一千人所填寫的問卷,這些人都是中產階級、勞工階級,追蹤時間為一九八五到二○○三年,長達十八年。
研究中,低壓力組一年中平均發生兩次以下重大事件,中壓力組一年平均面臨三次重大事件,而高壓力組一年最多發生六件重大事件。研究結果發現,壓力程度普通、中等的人與壓力較大的人死亡風險不相上下。
阿德恩教授解釋,這樣看起來,似乎有一道門檻,一年中只要發生兩次以上重大事件,就會讓人精疲力竭。比較令人感到驚訝的是,並不是壓力越大,死亡率就越高,一個人不管是承受中等壓力,或面臨高度壓力,死亡風險都差不多。如果長時間承受壓力,就算壓力只是中等程度,也會造成致命影響。

線上訊息可有效且有效率地追蹤憂鬱症


線上訊息可有效且有效率地追蹤憂鬱症
作者:Fran Lowry
出處:WebMD醫學新聞

  【24drs.com】開立抗憂鬱處方後的追蹤照護一般效益不彰,除了藥物作用緩慢,憂鬱患者也傾向失望與放棄;7月號一般內科醫學期刊(Journal of General Internal Medicine)上的一篇隨機控制試驗指出,透過線上訊息可以有效且有效率地追蹤憂鬱症。
  團體健康研究中心的Gregory E. Simon醫師表示,在之前的研究中,他和研究夥伴成功地使用電話訪談建構憂鬱症照護,但是,電話訪談方式既耗時且不便,最近,每聯繫一名病患,得浪費半小時打電話找人,線上訊息則比較有效率且方便,但比較不個人化,因此, 衍生興趣探討線上訊息是否可以取代電話,進而改善追蹤照護。
  Simon醫師解釋,這篇研究使用的訊息系統有點類似電子郵件,但是基於安全理由,僅限定在一個特定網站內;許多人或許在e-BayFacebook等網站內使用過類似的內建訊息系統。
  這篇在Group Health Cooperative9個一線照護診所進行的研究,利用整合式健康系統服務Pacific Northwest的約600,000名會員,Simon醫師等人將開始進行抗憂鬱治療的20818歲以上患者隨機分派接受一般的一線照護治療,或者併用線上照顧管理。
  線上支持包括由受訓過的精神科護士提供3次線上照護處置聯繫,每次聯繫包括憂鬱症嚴重度、藥物順從性與副作用的結構式評估,分析後回饋給病患和醫師,以促進所需要的追蹤照護;3個月後,這組病患的抗憂鬱藥順從率優於一般照護組,接受線上支持的這組病患有81%繼續他們的抗憂鬱劑治療,而一般照護組為61%(P = .001)
  5個月後,線上支持組者的「Symptom Checklist」憂鬱分數低於一般照護組(0.95 vs 1.17P = .043),且他們對於憂鬱症治療的滿意度也較高,有53%表示「非常滿意」,一般照護組則是有33%
  Simon醫師指出,病患對這個計畫相當滿意,我們並未遇到有關信賴度或線上溝通非人際性的顧慮或擔心,但是,我們的病患僅約三分之二使用線上訊息,並沒有每個人都用此項計劃。
  改善憂鬱症的追蹤照護是一線照護的優先任務,我們的研究顯示,線上訊息對此有效且有效率;線上醫病溝通方式日漸增加,希望我們的研究對此有所幫助。
  密西根大學憂鬱症中心副主任、精神科教授Michele Riba醫師受邀發表評論時表示,這篇研究讓我們思考協助病患的最佳方法,因為每個人都有所不同,對不同療法的反應也不盡相同。
  Riba醫師也指出,這篇研究的病患或許是相當習慣於使用電子病歷。
  此外,醫師們都來自相同的健康體系,因為是封閉型組織,所以可以這麼進行研究;對於那些不是在密西根大學接受一線照護的憂鬱病患,必須先告知他們的主治醫師。
  她也表示,有受訓過的護士參與相當重要;如果病患處於憂鬱或想自殺,你真的需要有人可以提出警告。
  

強迫症治療之一線照護的最佳實務 (2009-08-24)


強迫症治療之一線照護的最佳實務
作者:Laurie Barclay, MD
出處:WebMD醫學新聞

  August 24, 2009   81日的美國家庭醫學雜誌回顧了強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的第一線診斷和治療建議。
  密西根大學醫學院的Jill N. Fenske醫師和Thomas L. Schwenk醫師寫道,OCD是一種神經精神異常,特徵是反覆的苦惱想法,以及進行重複的行為或精神儀式來減輕焦慮。
  症狀通常伴隨有羞恥和秘密感,因為病患瞭解其想法和行為是過當的或不合理的。這個秘密,以及健康照護專業人士缺乏對OCD症狀的認知,通常會造成延遲診斷與治療。OCD一直被視為是難以治療的,但實際上有許多有效的治療方法。
  儘管OCD同時有壓力和失能,它通常未被確認和治療。一線照護醫師應有能力確認OCD的各種表現,以及著魔和強迫表現的相關線索。難以治療的OCD孩童和成人,應轉診給專家。
  
各種類型的OCD與其典型特徵如下:
  * 早發型OCD:這一型的特徵是在青春期之前就證明有症狀,抽動和其他精神疾病的頻率比其他OCD亞型高。強迫的現象通常嚴重且頻繁,在發生著魔之前即很明顯。早發型OCD對於一線治療的反應比其他亞型差,有強烈的家族傾向,一等親的發生率達17%
  * 囤積狂OCD:這一型的病患一般比其他OCD亞型較不為人知,對於心理治療可能較無反應。症狀通常是更嚴重的,整體退的程度較大,精神共病症的比率更高,特別是社交恐懼症。
  * 完美型OCD:這一型的主要表現是要求週遭事物都是「最佳的」、「確定的」、「可控制的」,導致需要反覆的某些動作來緩和不舒適的感覺。
  * 主要強迫型OCD:這一型佔了四分之一的病患,常見的話題包括性、暴力與宗教。雖然沒有公開的強迫表現,病患依舊有其儀式,可能是心靈面的,例如祈禱、計算、或背誦一些「好詞(吉祥話)」。雖然這一亞型被視為對治療較無反應,病患對藥物和「曝露與回應預防」有反應。
  * 多慮型OCD:這一型的特徵是宗教或道德的著魔,重點在病患對於信仰或宗教關係可能會有毀滅性。這種著魔可能包括褻瀆的思想或聚焦在病患是否犯罪,伴隨的強迫行為可能包括禱告、從牧師尋求信心、過度懺悔。
  * 抽動相關之OCD:這一型與早發型OCD有些相同,許多病患符合妥瑞氏症的判定準則。經常發生共病症,例如注意力不佳/過動異常、身體畸形性疾患/愛整形、拔毛癖、社交焦慮、和/或情緒異常。一般會發生囤積型)和身體型的強迫行為。此一亞型通常需要併用選擇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SSRI)以及非典型的抗精神病藥物。
  加速恢復的重要開端,包括正確的診斷以及教育病患瞭解OCD的本質。當OCD症狀引起病患功能不佳或明顯的壓力時即應加以治療。雖然治療很少可以治癒OCD病患,但是可以達到明顯的症狀緩解。治療的合理目標是每天花不到1小時在那些強迫行為,使其對日常生活的影響最小。
  第一線治療應包括認知行為治療以及曝露與回應預防、或者使用SSRI藥物,如citalopramescitalopramfluoxetinefluvoxamineparoxetinesertraline進行治療。醫師應瞭解OCD所需的藥物劑量通常會超過其他適應症的用藥量,通常需要較長的治療期間才有明顯的治療反應。
  對於抗拒治療的OCD病患,可用的治療選項包括加強一種SSRI和一種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因為OCD是一種慢性狀況且復發率高,治療中斷一事應相當謹慎。OCD病患應被小心監測,以察覺可能的共病症,如憂鬱和自殺意念。
  實務上的特殊關鍵臨床建議,以及它們的證據等級如下:
  * 認知行為治療包括曝露與回應預防是OCD治療的一個有效方法(證據等級A)
  * 建議使用於OCD的第一線藥物、SSRIs是有效的(證據等級 A)
  * 對於一些抗拒治療OCD的病患,加強SSRI治療與併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是有效的(證據等級B)
  * 適當的SSRI治療試驗期間為812週,需要至少46週達到最大耐受劑量(證據等級C)
  * 試圖停用SSRIs之前,病患應服用這些藥物至少12 年。為了幫助預防停用SSRIs時發生復發,醫師應考慮曝露與回應預防之加強課程(證據等級C)
  * OCD病患應被監控其精神共病症與自殺風險(證據等級C)
  
  研究作者結論表示,抗拒治療OCD的病患應轉診給次專科醫師。對於這些病患,有多種治療方式,但是多數治療的證據是根據小型的初步研究或專家意見。部份的住院型和居家型治療機構適合嚴重的、抗拒治療的OCD病患。
  
  回顧作者均宣告沒有相關的財務關係。

憂鬱和焦慮時對疼痛的因應對策不同


憂鬱和焦慮時對疼痛的因應對策不同
作者:Pauline Anderson
出處:WebMD醫學新聞

  【24drs.com】一篇新研究結果認為,因為焦慮病患面對疼痛的策略可能和對抗憂鬱時不同,應將這些心理因素納入治療計畫。
  Porto大學心理與教育科學院的M. Alexandra Ferreira-Valente表示,適當的治療方式應包括跨科別團隊,不只要評估慢性疼痛病患的憂鬱和焦慮,也要探討這些病患使用之對抗疼痛的對策。
  Ferreira-Valente表示,焦慮和憂鬱與疼痛嚴重度及阻礙度有強烈關聯,無疑的,有效的治療應該不是只用止痛藥而忽略了病患的心理狀況。
  這篇研究發表於國際疼痛研究協會歐洲分會聯盟(European Federation of IASP ChaptersEFIC)的第7屆研討會:Pain in Europe VII
  Ferreira-Valente在她的研究中評估了以生理因素當作憂鬱和焦慮的預測因子,對象是324名患有關節病變、類風濕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和椎間盤突出等狀況的病患,平均年紀約為61歲。
  研究對象完成疼痛強度與阻礙度的檢測,包括葡萄牙版的簡易疼痛量表、葡萄牙版簡易因應對策問卷、慢性疼痛因應問卷、疼痛處理信心問卷、社會支持量表滿意度、醫院版焦慮與憂鬱量表。
  這篇研究發現許多常見的因素可預測焦慮和憂鬱,例如,兩種疾病都有較高的疼痛度和阻礙度,兩種都可以用自我效能信念、社會支持、災難化與祈禱/希望等加以預測。不過,焦慮和以健康為重點的處理反應有關,憂鬱與以疾病為重點的處理反應更有關。
  Ferreira-Valente表示,我們發現,憂鬱和焦慮不只和功能惡化與疼痛強度較高有關,也發現處理對策和自我效能與社會支持實際上都和憂鬱及焦慮有關。
  藉由改變人們因應疼痛的方式,我們可以減少他們的焦慮和憂鬱,可望增加他們的功能與生活品質。
  Ferreira-Valente表示,疼痛的惡性循環會引起焦慮和憂鬱,之後會加重疼痛認知,疼痛不能只是被視為生理現象。為了促進最適當的因應策略,應根據個別病患的憂鬱和焦慮程度,訂定個別化的治療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