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暉暖心,心啟幸福

2022年12月20日 星期二

讀書心得分享-優良蛋(格林文化)

 台南春暉診所

吳文翠藥師/蔡幸芳醫師


這本繪本真的可以是我心中最愛的前三名,每次當我身心疲憊的時候,我都會想起這個故事。

優良蛋跟其他11顆蛋住在超市的某個紙盒裡,他很乖,他有禮貌,他幫助他人,他守秩序,但是其他的11顆蛋並不是這樣,他們搗蛋、無理取鬧、暴力相向,每天優良蛋都為了維持大家的秩序跟和平弄得筋疲力竭,有一天他發現,他的蛋殼裂開了!!

 

醫生告訴他,這些龜裂是因為壓力導致,這些壓力是源自於他努力維持其他蛋跟他一樣乖乖的,優良蛋覺得自己受夠了,他離家出走了。

 

過程中,他頹靡了一陣子,但是慢慢地他開始試著運動,他找回自己的興趣,他休息,他冥想,慢慢地他找回了屬於自己的時間,最後他找回了自己,他的蛋殼也復原了,這時他做了一個驚人的決定 ,他決定回超級市場,他要回家!雖然其他人依舊沒有什麼改變,但是這次優良蛋不一樣了,他懂得如何善待他人,同時也善待自己,而現在又是十二顆團結的一家蛋囉!

 

原來找回自己,是為了打開更多的愛。

—————————————————————————————————

春暉診所 施彥卿社工師

家庭關係探索課程

這是一門在成功大學非常熱門的諮商課程,今天不用再去搶破頭,春暉診所開課囉👍🏼👍🏼

有的人可能會懷疑:「我的家人就是這樣啊!他們不改變,我改變有什麼用啊!」但是看看優良蛋,只要讓自己的內心試著茁壯,破「蛋」是有機會重圓的。

2022年12月8日 星期四

讀書心得分享-生氣要在對的時機(和平國際)

                                台南春暉診所

柯翠芬護士/蔡幸芳醫師

有些人一遇到煩躁的事情就會氣得橫眉豎眼,而有些人遇到不合理的事情會壓下情緒,還有些人在回憶起過去生氣的經驗時,會告訴自己「以後要盡量避免發脾氣」。偶爾還是會面臨不得不對他人發怒的處境,卻難免在怒斥的同時茫然想著「到底要怎樣表現不滿,才不會傷害到對方或引起對方反感,並順利解決事情呢?」。

————————————————————————————————————————

情緒就像蜂鳴警報器,是動物在生活競爭中存活的危機管理系統,當動物在生氣時也會咆嘯、豎毛等。蜂鳴警報器會響起,大多是自己身處危險的時候,例如偶然遇到自己敵對的人、受到他人悔辱等,像是「哇!好像遇到很糟糕的事」、「要想辦法打破這個窘況!」,導致觸發蜂鳴,進而產生憤怒的情緒。當危險近在眼前,身處備感壓力的情況下,一般會採取的行動只有兩個選擇,不是「戰鬥」就是「逃跑」。

勉強壓抑憤怒會對身體產生負面影響,血壓上升、心跳加快、手心冒汗、聽力提高(能清楚聽到聲響)、視力提高(能看到很遠的事物)。只要可以發洩怒氣,進行消解,這個變化很快就會恢復正常。

憤怒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情緒,反而應該要抱持著「這是為了讓自己生存下去不可或缺的事情,應該生氣的時候就要抬頭挺胸好好生氣」的想法。

 

導致憤怒的三個導火線

一、「應該」:每個人都有自己「應該做○○」、「應該要○○」的原則,例如「不應該遲到」、「應該遵守截止日期」等。脾氣暴躁的人更是如此,認為「應該這樣」的原則絕對不可侵犯,堅信「自己的規則絕對正確」當有人打破這個規則時,就會覺得自己珍惜努力的事情受到輕視,也無法容忍他們違反更細小的規則,心胸變得狹窄,導致怒火更加的高漲。

二、「想要」:當事情總是不如預期時,人們經常會感到憤怒。在餐廳吃飯時,是否有過因為餐點遲遲不來,而感到煩躁或是對店員抱怨呢?為了買東西排隊排了兩個小時,結果排在前面的人買走最後一個商品時,各位是否會露出不高興的表情呢?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因為得不到「想要」而表現出的憤怒。

三、「忌妒:比較自己和他人所受到的對待和遭遇,例如「大家都很重視那個人,但我自己卻沒有受到重視」、「隔壁的人看起來很富裕,但我家卻很窮,而且還很不幸」等,如果自己看起來比較低等或是比較不幸就會感到「嫉妒」。

 

 

應付憤怒情緒的三個步驟

一、沉默:言語是會刺激情緒的危險物品,只要抱有「保持沉默,取回冷靜」的心態,就能避免憤怒往衝動的方向發展。

二、分析:冷靜地思考「我為什麼這麼生氣」。「因為對方說了這種話,我才會忍不住生氣」,只要像這樣明確地察覺到自身的特徵和模式,就可以在事情發生的當下馬上發現,並於事前先制定好對策。

三、行動:擁有「採取這個行動,就能輕易滅火」的訣竅,例如深呼吸、洗把臉、向特定的朋友發牢騷,就能輕鬆消除怒意。

 

從精神醫學的角度分類,生氣的類型可分為以下六型:

生氣的類型

控制憤怒法

憤怒發洩法

A型、

幼兒脾氣強烈

個性不太成熟,不擅於處理自己的情緒、忍耐、不擅長應對人際關係。

在自己擅長或傾注心血的事物遭到否定時,內心就會感到極度憤怒和充滿挫折感。而面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時,會發出狂熱般的集中力。

‧在腦海中想像自己喜歡的事物,讓心情平靜下來,例如正在蒐集的收藏品、自己養的寵物等,養成「想到這些事情,心情就會感到平靜」的習慣。

‧不要靠近有壓力的地方,例如社交場所、人潮多的地方等。

不用對手的運動或遊戲,例如馬拉松、游泳、單機遊戲等。

B型、

秩序感強烈

將秩序或規則視為絕對,在有人打破或無視規則時,會感到非常憤怒。這類型的人多數會成為「正義魔人」,意為「揮舞著廉價正義感,用自以為是的想法攻擊他人的人」。

‧對他人不要抱有太大的期望,先降低加諸於他人的期待,只要到「希望能做到最低限度」的程度即可。

‧行為治療。

‧向朋友或理解自己的人發牢騷。

‧閱讀哲學書或人生理論。

C型、

想要顯得比他人還要優越

競爭意識相當強烈,透過大聲喝斥、恐嚇或威脅來表達憤怒。

弱點為自卑感、沒自信,才會借助憤怒情緒的力量,想讓自己看起來比對方占優勢。

只要不在意是否丟臉,坦然地攤開自己的缺點,心情就會像卸下重擔一般輕鬆許多,還可能會發現,就算暴露自己的缺點,情況也不會發生任何變化。

‧不與他人競爭勝利的運動和遊戲,例如射擊類

、打地鼠等。

‧刺激療法,例如跳傘、高空彈跳等。

D型、

壓抑、憂鬱傾向強烈

不對外表現出自己的情緒,經常感到後悔或否定自己的行為,長時間慢慢地累積憤怒,帶著沒有處理好的壓力、不滿、自責等的情緒,導致身心俱疲,最常見的是憂鬱症。

‧掌握「拒絕」、「生氣」、「表達自身意見」等交流技巧,做為自我防禦的手段。

‧行為治療。

 

‧跑步。

‧卡拉OK

‧觀看體育比賽等大聲喊叫的環境。

E型、

冷靜分析

很聰明、能幹、感覺很難親近、以自我為中心。會沉著冷靜地分析,判斷狀況,並「以說道理的方式來生氣的類型」。

和身邊的人坦露或討論自己的心情,積極地表現出自己的情感,重新檢視「情感的溫暖」和「情感的珍貴」。

‧有理解自己真心的人或團體。

‧避開聚集人潮的活動。

F型、

深信不疑

猜忌心和被害者意識非常強烈,只要覺得「自己受到輕視」或「自己的想法和行動受到阻礙」就會堅信是對方懷有惡意或企圖,故意陷害自己。

養成「自我對話」的習慣,在想法膨脹時,透過對自己說話來踩下煞車,以緩和情緒,例如「沒什麼大不的

」、「總之先冷靜下來」等。

待在很多人的地方,例如繁華的街道、人多的咖啡廳等。

 

不好的生氣方式

1、責備對方。

2、否定對方的存在意義或人格。

3、生氣時以自我為中心。

4、遷怒於物品。

 

生氣方式的三個基本

1、當下於當場生氣。

2、看著對方的眼睛,當面直接表達憤怒。

3、站在對方立場生氣。

 

改成不會惹惱對方的成熟說法

普通的說法

成熟的說法

請幫我→

可否勞煩你幫我一個忙呢?

請原諒我→

懇請你的原諒

無法接受→

請恕我難以接受這個結果

正在好好地反省→

我正在深刻地反省

我知道→

我確實理解了

※用這種「成熟的說法」,對方會為自己留下「這個人有好好理解」的現象,對方的怒火會隨著自己說話的方式出現很大的變化。

 

在不生氣的情況下平靜應對的方法

1、停止負面口頭禪:試著說些積極正向的言語,例如「我一定可以!」、「總會有辦法的」、「加油!」。

2、不加入說人壞話或傳播留言的行列:自己說出口的話,總有一天會回到自己身上。當其他人在說別人壞話時,可以離開現場或扯開話題,不要參與其中。

3、不要在意「無法控制自己」這件事:只要想著「對別人生氣也沒用,我又不能控制他們」的話,就能無視這些壞話和指責。

 

對應網路時代憤怒的技巧

1、不要在晚上傳送「憤怒的郵件」:一定要在第二天早上重新檢視。

2、不要在半夜於社群網站發佈貼文:要參與的話選在隔天早上進行。

3、在社群網站上,情緒高漲程度要下降兩個等級:要刻意讓自己冷靜下來。

4、睡前不要滑手機:會減少分泌促進睡眠的賀爾蒙「褪黑素」。

 

取回冷靜的技巧

1、仰望天空恢復冷靜。

2、數數或唸咒語。

3、離開現場。

4、準備有助於轉換心情的道具。

5、吃一口甜食。

2022年12月2日 星期五

拼命教孩子九九乘法,卻忘記教傷心怎麼表達(親子天下雜誌)


 人屆中年的父母,總有幾支蠟燭同時燒,人生目標達標,但也伴隨大小壓力。而最讓父母椎心的,是青春期的孩子有了憂鬱等情緒困擾。心疼、驚嚇、著急......不僅每根神經都被牽動,原本的價值觀和教養觀,都可能要調整......

情緒來來去去,沒有對錯

和身體生病、找到病因對症下藥不同,青少年情緒困擾導致各種溢出常軌的行為,成因往往複雜多元,不僅牽動父母每根神經,更挑戰原本的價值觀和教養觀。

有時,是在家中從沒有情緒的流動和表達,讓孩子卡在情緒黑洞裡。

例如有學生外表理智,不允許自己情緒出來,壓抑太深以致崩潰。「她是家中姐姐,從小要照顧弟弟,因為媽媽忙碌、爸爸失功能,她必須得看顧大局,隱藏起所有情緒。」經過引導,女孩情緒出來,才能看到自己。「情緒來來去去,沒有對錯,情緒流動,人才能流動,」。一般父母常過度重視物質供應,卻忽略情緒面,「我們拼命教孩子九九乘法,卻不教情緒的重要和如何表達。」

 情緒風暴背後不是教養失敗

中年父母有時不得不接受,人生不一定照著我們心目中的藍圖走,孩子的狀況是一個提醒。沒有孩子願意被看成是有缺陷、或脆弱的不良品;孩子有情緒困擾,不代表父母的教養失敗。但及早發現、才能及早提供孩子最適切的協助。

很多時候,即使父母已經盡力,能做、該做的都做了,孩子還是做出傷害自己的事。美國《時代雜誌》2016年的「青少年憂鬱症」專輯指出,在科技的推波助瀾下,父母很難偵測到孩子的社交生活,即使盡力追蹤孩子的臉書、IG、推特、依然無法及時辨識幽微的網路排擠或霸凌,無法保護孩子不受傷。

但當孩子受傷了,最好的溝通方式是「承認孩子當下的感受和情緒,拿掉批評論斷,不要生氣,而是同理孩子,「你這麼痛苦我很難過,但我會一直陪著你,你需要我為你做什麼嗎?」。

親、子兩個世代都承認自己需要幫助,需要很大的勇氣,但只要能跨越這個障礙,就能幫助孩子。

                                                                                                             摘取自:親子天下雜誌

2022年11月24日 星期四

讀書心得分享-森林裡的鋼琴師(維京出版)

 台南春暉診所

                          吳文翠藥師/蔡幸芳醫師

一隻住在森林的熊熊鋼琴家,他被人類發掘、被邀請前往城市生活,熊熊嚮往人類描繪的世界,選擇與自己的同伴不告而別,在一番功成名就後,他才發現,原來他好想回家。


他奔往森林,卻找不到任何一隻他的同伴,這時候出現了一隻灰熊熊,帶著他往森林裡的深處走去,映入眼簾的,是他以前一直彈的那架老鋼琴,上面掛著滿滿的他在人類世界演奏會的海報、新聞、專訪的照片,原來大家都在守護著他,等他回家~


這一系列的書有三部曲:森林裡的鋼琴師、城市裡的提琴手、森林小熊的音樂,裡面的故事發人深省,有的人因為追求自我而離開愛的家人,有的因為一時的情緒衝突而與家人疏離,只能把後悔放在心中,有的是因為所愛而犧牲了自己,但是最終他們都努力的打開心門,用寬容的心、感恩的情去跨越過去的藩籬,牽起所愛之人的手,找回更好更棒的相處模式。

                   

                        👩👩👧👦屋簷下的千絲萬縷-家庭關係探索團體

春暉診所施彥卿社工師

 

家是我們出生的地方,可以是一個人獲得庇護的港灣,對有些人來說卻是不願意面對的傷口,到底要怎麼找回自己,找回自己的家,讓我們都可以回家,歡迎您來跟彥卿老師聊聊!







2022年11月23日 星期三

家庭關係探索團體課程

「家」不僅讓我們體會愛與滋養,也可能帶給我們失落與受傷,

由施彥卿社工師帶領團體成員一同分享、聆聽自己與他人的故事,

找到讓自己舒服自在的新關係。



團體課程預計開辦於12月,每週一19:00-20:30共四堂,人數有限。

為確保更多人參與團體課程,課程將延期舉辦,課程時間確認後會再次公告。

邀請18歲以上成人共同參與,報名請洽春暉診所櫃台。








2022年10月24日 星期一

陳柏豪醫師於111年8月開始於春暉診所服務!

成人及兒童、青少年都是陳柏豪醫師主治對象喔~

陳醫師主治項目為:

失眠、注意力不足、憂鬱、焦慮、恐慌、自律神經失調、

發展遲緩、自閉、親子關係問題。



2022年10月14日 星期五

讀書心得分享-我的過動人生(我的過動人生)

 

台南春暉診所


吳文翠藥師/蔡幸芳醫師


知名昆蟲老師吳沁婕,她的臉書粉專昆蟲擾西-吳沁婕有高達46萬追蹤人次,畢業於台大昆蟲系,但是她的求學過程真的也是跌跌撞撞。她從小就有過動症的困擾,但是以前的醫學沒有這麼普及,所以她與家人和學校之間也是奮鬥了很久。

 

沒辦法安靜上課,要一直跑來跑去跟同學講話才不會如坐針氈,座位抽屜房間亂到爆,常常忘東忘西而被老師責罰。很幸運的是,沁婕有一個很支持她的母親,打跟罵當然沒少過,媽媽打到累了,自己也情緒崩潰痛哭,只是希望女兒可以乖乖坐在教室裡面聽課,卻好難好難,媽媽身為教育者,雖然當時不明白孩子到底發生什麼事,但是她察覺到自己所學已經不足已面對孩子的狀況,她組成了讀書會,與朋友一起討論大家遇到的教育問題,交換經驗,交換書單。

 

我覺得我對沁婕的父母很敬佩的是,雖然知道自己的孩子比較特別,也沒有給予什麼特別待遇,什麼情況都實話實說,孩子自己心中明白了,就會自己茁壯,沁婕高中被留級,媽媽只問他:你還想讀書嗎?不想的話就去工作了。沁婕說她還想讀,還想讀的話就換了一個學校一位更嚴格的老師,雖然衝突很多,但是沁婕自己很明白:這是她最後的機會了,自己要控制自己,要不然她完全沒用藥的情況下,要怎麼用聯考考上台大。她在自覺之下很努力讀書也配合藥物治療,後來她一舉考上台大農推系。

 

上大學後一直被當,因為坐不住,不想上課,一直到當時,才被親戚一番話提醒去就醫評估,等自己被確診是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時候,對於自己還有家人都是一個很大的釋懷,原來不是孩子不願意,不是其他孩子可以他就一定也可以,也不是爸媽不會教,而是要換個方法,找尋專家的協助,幫助孩子認識自己,自覺自己的行為跟情緒。

 

醫生跟沁婕說:「你知道嗎?你是個可愛的好孩子」,當時沁婕紅了眼眶,原來我是個好孩子。

 

開學前一週有家長來領改善專注力的藥品,開學兩週後,有更多的家長來領藥,因為以前遠距教學在家鬧著鬧著還好,現在恢復實體課程後,在教室上課專注力不佳、無法坐得住的個案,全部回診領藥。其實注意力不足過動症,需要生活作息、飲食、家庭教育、醫療資訊多方長時間,持續不間斷的去配合,可以避免往後很多衍生的後遺症(學習障礙、自信低落、行為、法律、工作等等的問題),如果只是用治標不治本的心態,就很可惜了。

讀書心得分享-德國媽媽這樣教自律(野人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台南春暉診所


吳文翠藥師/蔡幸芳醫師


國中小開學幾週了,越來越多的孩子被老師及家長帶來春暉診所看診,常常有家長跟陳柏豪醫師討論:「到底要怎麼讓我的孩子守規矩呢?」、「我的孩子在家常常跟兄弟吵架該怎麼辦呢?」。

 

從「德國媽媽這樣教自律」中,我看到很好的範例,德國的民族給人堅強、獨立、寬容、節約的形象,原因跟他們的家庭教育有很大的關係,父母親訂下規矩,就會貫徹執行,事先約法三章,事後毫不妥協,會有適時的責罰,甚至是適當的體罰也是允許的,因為他們認為孩子沒有界線,不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如果所有的行為完全隨心所欲,這樣太感情用事、不理性。

 

小孩之間的爭執、推擠搶玩具等等的議題,德國家庭會建立「先來後到」的規矩,誰先拿到誰先玩,如果兩個人都吵著自己先拿到,就沒收玩具,誰也沒得玩,因為社會沒有絕對的公平,所以制定了規矩讓孩子遵守、維持儘量的公平,另外德國人教導孩子「寬容」的教育也讓我印象深刻,如果孩子之間不小心發生了打鬧,弄壞彼此玩具的過程,到底誰對誰錯呢?德國人認為「原諒」是解答,他們鼓勵孩子不要這麼小心眼斤斤計較,糾結他人的言行,他們會鼓勵孩子寬容別人的失誤,就像是自己犯錯希望獲得他人原諒一樣。

 

在這樣規則大於寵愛、要求孩子能自己做就不要尋求協助、學習寬容大量的教育裡,德國小孩就像大樹,也像花一般;像樹一般堅強,不斷向上突破自己,也像花一般,美麗純潔、甜蜜和溫馨。

 

但是回過頭來看到底什麼樣的規矩適合自己家的小孩,什麼時候適時的放手才不會造成小孩跟家長之間的衝突,這些都很考驗著家長。如果您已經遇到與小孩溝通之間的障礙,鼓勵各位家長可以跟專業的小兒精神科醫師、心理師聊聊喔~


讀書心得分享-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人類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台南春暉診所

吳文翠藥師/蔡幸芳醫師


讀了這本「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有了全新的想法,我要先說我沒有非常推薦這本書,因為這本書的作者的做事風格很要求自己,還有他有一位非常懂事的女兒,作者只有一個孩子,如果你是一個對自己已經要求很高的媽媽,而且你的小孩是複數的,我覺得讀完會有點壓力,但是書裡面還是有可學習之處。

 

我這邊就針對孩子人際互動的章節跟大家分享,作者說:「為孩子創造和諧的局面,不要做以牙還牙的父母」,解決霸凌的方式是化解矛盾而不是報復,親子溝通的管道一定要暢通,孩子在外面受了委屈回家才敢講出來。作者的女兒在學校被一個小男生捉弄,雖然一直閃避,可是還是躲不開,作者去學校陪女兒找這位男孩談談,首先作者蹲下跟這個男孩一樣的高度表明來意:「別緊張阿姨只是來和你隨便談談,我們說說話好嗎?」,男孩放鬆了,之後作者用引導的方式讓男孩說出女兒的優缺點,認同女兒是好同學,並引導他欺負好學生是不對的,最後作者用相信的角度,告訴男孩她相信他以後不會再欺負女兒了,並借他一本書回家看,從此以後,男孩再也沒有欺負過女兒。

 

我相信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多多少少會經歷被欺負,或不小心成為欺負者,但是兩者都還是有全新改變的機會,家長要如何介入,保護孩子的身心健康,可以一起轉介專家協助。有一些在診所認識的家長分享他們的孩子有一些類似過動、自閉、情緒障礙、人際互動困難等問題,回到家跟家人哭訴自己被欺負了,說也說不清楚,家長更是聽得心慌慌,透由治療師的引導,家長學會抽絲剝繭,聆聽事情原委,同理接納孩子的情緒,引導孩子一起去看事件的各方角度,與老師同學醫生一起合作協助孩子打開心門,創造更良善的同儕互動關係,孩子與家長都是雙贏的局面。

讀書心得分享-1分鐘高效表達術,讓你說話不再被當空氣!(如果出版)

台南春暉診所

蔡幸芳醫師

最近在處理一些工作上的事情需要與人溝通,發現自己的說話方式無法達到有效的行動力,甚至招來負面的批評,不只讓對方有負面感受及想法,更讓自己覺得內心受傷、委屈而憤怒。積極地希望能學習一些說話術來改進自己。這本書的寫作方式,真的很特別,他的表達方式及編排都很簡潔有力,非常吸引我,看完這本書之後,我覺得還是需要在往後遇到狀況時不斷的思考與練習怎麼說得更好,才會真正的提升自己的說話術。

--------------------------------------------------------------------------------

以下節錄一些重點跟大家分享。

一、「表達」的目的是讓對方有所行動。

   對方不行動=沒有成果。對方有所行動=取得成果。

1.「傳達訊息」的五個層級:說話à表達à傳達à行動à行動成果超乎預期。

2.「以為說了」,等於沒說,是只有你自己「以為」。

3.千萬不可以過度相信對方的聽話能力。

4.對話語的解釋會因人而異。(在溝通上,重要的是「聽者如何解釋」)

5.表達心情時最重要的是「語言」。(「語言」比「非語言」重要。)

6.當對方行動時,才算是有成果。

 

二、無法讓對方採取行動的表達方法。

擺脫「自以為說了」的表達方法:

無法讓人採取行動的表達方式的特徵:

1.一開始就宣告你接下來要說什麼。

突然說出想說的事。

2.一句話只表達一件事。

一句話說得太長。

3.在發言結構上活用「框架」,有邏輯地表達。(有四種框架:「結果法」、「兩面法」、「二、三個法」、「因為法」。

想到什麼就說什麼。

4.注意標點符號。(要設法讓聽者覺得每一句話變得比較精簡,讓斷句更明顯。)

喋喋不休,沒完沒了。

5.加進讓對方期待的「停頓」。

一直以平淡的相同聲調說話。

6.不用外來語和專業術語。

使用困難的詞語。


三、讓人開始行動的表達方法。

充滿自信的發言,會讓對方開始行動:

模祾兩可的說法,不會讓對方採取行動:

1.在開頭用一句話說明行動。

不說怎麼做才好。

2.加上期限。

說「您有空的時候」。

3.要用基準相同的數字來談論標準。

用形容的方式來說分量。

4.讓對方成為夥伴。

疑問句或是使用「如果」。

5.不把談判視為前提。

以多次交涉為前提。

6.以斷定的語氣來提高說服力。

描述自己的感覺。

7.不重複使用同樣的說法。

重複冗詞贅句。

8.長話短說。

超過了時間也不停止。

9.以對方為中心發言。

只以自己的利益來思考。

10.不是說服對方,而是讓對方信服。

試圖說服對方。

 

四、讓人行動成果「超乎預期」的表達方式。

1.讓對方的心情趨向正面,他就會有成果超乎預期的行動。為了讓對方的心情趨向正面,同理和稱讚對方是有效的方法「同感」不等於是「同理」。

2.對算你不是真心覺得,也能同理和稱讚。即便你內心懷有和對方完全不同的心情,只要你能夠理解對方的心情,那就是「同理」。

3.用一句話牽動對方的心情。

4.只要對方解釋成「被同理」就可以。

5.只要對方解釋成「被稱讚」就可以。

6.讓對方解讀成「被同理!」的訣竅:關注對方的行動、想法、情緒。

7. 讓對方解讀成「被稱讚!」的訣竅:

(1)不讓對方說出負面話語,

(2)用「提問」讓對方誤以為「被稱讚」,

(3)讓對方「炫耀一下」,

(4)告訴對方來自第三者的傳聞。

 

五、不同情境下促使對方行動的表達方式。

1.有事想跟忙碌的上司商量。從「結論開始」,在開頭就用一句表達「我想要商量的是關於ooo」。

2.有事拜託比自己年長的下屬。透過給對方面子的方式,展現尊敬的態度。「希望向您請益」。

3.想提醒經常無故曠職的工讀生。不要用「高姿態」,改成用「請託」的方式來表達。認同對方,加上感謝的話。「有件事想拜託您」。

4.如果對方總是長篇大論的話。不妨在一開始就先宣告時間的限制。不妨使用「對了」這句話。

5.反對對方的意見時。也不要全盤否定,要先認同對方的意見,再表達自己無法贊成的心情。

6.反對對方的意見,且想要堅持自己的意見時。你要認同且不否定對方的意見,以避免情感上的對立。此外,你也可以透過談論自己意見的缺點與因應對策,讓對方知道自己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7.當自己的意見遭到反對時。請你不要變得情緒化、責難對方,而是要把對方拉到自己的陣營。

8.希望不遵守截止期限的人能遵守。你不用責備或指責對方,而是要商量解決方案。不是要討論對方的行動,也不是談論是誰的錯,而是以「在業務中感到困擾,因為你值得信賴,所以想跟你商量」的形式提出討論。

9.希望下屬有問題時立刻上報。你要把報告的重要性告訴下屬,也必須讓下屬能夠想像透過報告會有什麼好的後續發展。

10.希望對方不要一直問同樣的問題。你不妨主動深入挖掘更具體的問題所在。「謝謝你願意針對不懂的地方提出問題,你能不能更具體地告訴我,是哪裡怎樣讓你不懂呢?這樣我就能更準確地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