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暉暖心,心啟幸福

2021年8月23日 星期一

光華高中-父母效能課程資訊

光華高中輔導主任林秀瑛的父母效能課程,歡迎家長參加,費用1000元+書籍費280元。 




2021年7月28日 星期三

喬遷公告

 我們已於110年9月8日喬遷,崇學路139-2號(崇學國小對面),預約專線:06-2690555


舊址:長榮路二段43號,已停止服務

希望未來能提供更好的服務給各位!





2021年7月13日 星期二

讀書心得分享-薩提爾的親子對話

薩提爾的親子對話(天下文化)

讀後心得分享

台南春暉精神科診所

蔡幸芳醫師

這本書是我的一位個案強烈推薦給我的,書中提到的對話方式不只適用於親子對話,也適用於與任何人的對話。這幾天我特別花時間閱讀這本書,覺得作者寫得真好,淺顯易懂,且將簡單的原則靈活運用於生活中的對話。

這本書的原則很簡潔,歸納為聽核心三個字,傾聽、核對、用心欣賞,可用複誦、換句話說的這二個技巧核對對方冰山的各個層面(包括行為(故事)、感受、觀點、期待、渴望、自我)

我看了書中的對話自己也都被療癒到了,不同的說話方式真的會帶來不同的感受與結果。我誠心的推薦這本書給您,希望您與周遭的人能夠感受到彼此間流動的愛與支持,而不是不被理解。

我列舉出一些這本書中讓我覺得很有感受與學習的句子或內容分享給大家。~~~~~~~~~~~~~~~~~~~~~~~~~~~~~~~~~~~~~~~~~~~~~~~~~~~~~~~~~~~~~~~~~~~~~~~~~~~~~~~

1. 先安頓內在,才對話。保持內在的平穩與安定,把內在感受,以平穩、如實誠懇的姿態說出來,才能達到一致性表達,對內既理解自己,對外也願意傾聽他人。

 

2. 不要聚焦在孩子的負向行為,利用簡單的提問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正向資源。

 

3. 善用停頓、尋找破口、取得主導權、核對問題、欣賞孩子、告知規範。

 

4. 不試圖解決問題,而是允許問題存在。當不試圖解決或對抗問題時,你才不會總是期待孩子非得要改變。而在允許的過程中,有機會去探索、好奇、疑惑、反思,同時深刻覺察及接觸內在,更重要的是,完全打開與接納自己。很多時候,孩子需要的不是大人如何幫忙解決問題,而是感覺到自己被理解、被接納。陪伴孩子走一段成長的路。

 

5. 停頓---讓問題跑一會兒。面對手足衝突,不急著處理,停頓一下,先穩定自己的內在。

 

6. 傳統的對話方式,以「解決問題」為導向的對話,想以高壓的方式壓住孩子的紛爭,孩子只會像爆米花一樣炸開,父母只會得到更多崩潰的孩子。

 

7. 處在情緒張力的高點,並不是對話的好時機,耐心等待對話的「破口」(意即對話的契機)。三個適合對話的要點:大人內在平穩,孩子情緒平穩,對話目標設在「陪伴」、「引發孩子覺察」

 

8. 時刻檢視自己是否處於「適合對話」的狀態。如果能做到「貼近」和「引發覺察」,便是走在好的對話上。

 

9. 對話時記住「三不一要」:要老是想解決問題、要用自己的觀點評價孩子、要給孩子答案;用提問的方式,讓孩子自己說出答案。

 

10. 規範,先與孩子做出連結(同理),讓孩子感覺被理解,再表達家庭內成員應該遵守的規範。啟動孩子內在的覺察,引導孩子自己想到辦法。

 

11. 「問題」從來不是問題,大人怎麼「應對」,才是真正的問題。別急著球來就打,先釐清故事,核對冰山各層訊息,問題才會明朗。面對孩子的問題,把過去「遇到問題就想解決」的慣性放下,也放下自己的觀點,然後試著給孩子一些時間,傾聽孩子的想法。

 

12. 傾聽,讓孩子向我們走來,

    核對,深刻理解孩子的心裡,核對帶來覺知的力量,理解孩子創造巨大的陪伴力量,

    用心欣賞,從負向行為到正向價值,用欣賞的話語做結,讓愛與孩子同行。

 

13. 核對,以「貼近」孩子為導向,而不是以「事件」為導向,關注孩子,而不是關注事件。

 

14. 溝通出現障礙時,試著挪動孩子的位置,甚至挪動自己的位置,挪動彼此的位置。

 

15. 父母的「覺察」是首要的關鍵,覺察自己的情緒,覺察自己的應對。我們可能是被時間囚禁的父母。

 

16. 耐心陪伴孩子生出決斷力,送出愛與陪伴,以沉穩內在接納孩子,陪孩子生出前進的力量。

17. 父母之間穩固的親密關係,有助於孩子的穩定,孩子也能從中學習良好的溝通。

 

18. 每個人都是一座冰山,彼此能看見的,是浮現於水平面以上的行為(故事),每一個行為都內含著各個層次的訊息,如:感受、觀點、期待、渴望、自我等。

 

19. 剛強的應對,招來全副武裝的反擊;柔軟的應對,換來自省的空間。學會接納情緒。

 

20. 先關照自己,不讓行為與情緒共舞,給予欣賞與信任,回應感謝伴侶。

 

21.期待,是愛的恐怖分身。你可以有期待,但每個人也都該擁有拒絕這份期待的權利。請允許你的期待落空,並學著接納失落


2021年6月13日 星期日

居家防疫時,一起來運動!

台大物理治療姜老師、柴老師、北體李老師與吳老師夥伴的努力與GOODTV、永信社福基金會的協助,錄製出適合中高齡者,休閒運動套裝課程,不但適合中高齡朋友對於很少運動或沒時間運動的年輕朋友,這也是一個運動的好開始呢

 以下連結跟大家分享囉!


跑步有氧 
http://youtu.be/FyWCq0erv5Y
游泳有氧 
http://youtu.be/NmCpBUWtPCE
肩帶運動 
http://youtu.be/_RlMkDgILM4
核心運動 
http://youtu.be/hcBJKlfsG4I
下肢運動 http://youtu.be/K6JUMXvkPNQ
肩帶伸展 http://youtu.be/GKjDnTIeSW4
核心伸展 
http://youtu.be/iisYN1qq_fk
下肢伸展 http://youtu.be/jJjpgNkSXcU

                                影片取自:姜義村Youtube頻道


2021年5月9日 星期日

讀書心得分享-教我如何原諒你?

 

教我如何原諒你?(心靈工坊)

 讀後心得分享

台南春暉精神科診所

蔡幸芳醫師

「原諒」這個議題對我來說真的很難,當對方讓我覺得很受傷時,或許表面上為了和諧表現出原諒對方了,但內心清楚知道自己並沒有真的完全原諒對方,為了保護自己免於再受傷害,可能選擇攻擊對方、或遠離對方、或不再那麼信任對方。

直到看到這本書,我才知道我的反應是合理的。這本書提到面對寬恕課題的四條不同途徑,「廉價寬恕、拒絕寬恕、如實接納、真誠寬恕」,我已從拒絕寬恕改變到如實接納的狀況,而真誠寬恕是要傷害別人的那一方參與了療癒歷程,這是更難的,因為傷害別人的人他可能不覺得有傷害到別人、或覺得有這麼嚴重嗎、或不願意承認、或無法再聯繫上、或已經過世了。

我列舉出一些這本書中讓我覺得很有感受與學習的句子或內容分享給大家~~~~~~~~~~~~~~~~~~~~~~~~~~~~~~~~~~~~~~~~~~~~~~~~~~~~~~~~~~~~~~~~~~~


1.如實接納是療癒的第一步,你可以如實接納而不修好。

2.有時候,人真正需要的是獲得認可「不寬恕」,能感受他們真實的感覺。有時受傷一方真正需要的是獲得「去寬恕」的允諾,將寬恕重新架構為勇氣十足的舉動,而不是出於絕望或自我否定。

3.無論寬恕與否,你可以療癒自己,清除腦海中的情緒汙垢;你可以釋放掉自己的苦毒與報復的執念;你可以獲得心靈的平靜,接受既成的事實;你可以選擇復合,毋須降格以求。

4.檢視對於寬恕有問題的假設,例如你只有兩種選擇,寬恕或不寬恕。當我們放棄說出在關係中受到的侵犯,我們不只失去了聲音,我們還失去了自我。承認你的痛苦讓你有能力去化解。如果你的權益遭到踐踏,感到憤怒可說是健康和適當的反應,生氣喚醒了你,刺激你行動,有勇氣說出自己的心聲、追求公平正義的解決之道,保護自己免於更進一步的傷害。

5.如果有人刻意傷害你,你或許會拒絕寬恕,因為不寬恕似乎是最能肯定自我的做法。拒絕寬恕通常會採用攻擊或疏離來回應,你的目標是好好教訓他,讓他逃不開你的懲罰。但是拒絕寬恕是面對侵犯功能失調的回應。

6.放棄拒絕寬恕的傲慢是很困難的工程。須要檢視對於發生的事情,你那「災難性」的曲解和錯誤認知,可能創造出某種心智架構,把你禁錮在敵意之中,或是驅使你揚起鞭子。你必須卸下自己的傲氣,學習謙卑,同時停止怪罪別人,承擔起自己該負的責任。 

7.如果傷害你的人不在了,或是不肯悔改,如實接納是面對惡行勇氣十足且肯定生命的回應。如實接納完全取決於你,無所求於任何人。如實接納的基礎是個人的抉擇,你決心要掌控自己的痛苦,在傷害中尋找出意義,同時摸索出適合你與加害者的關係。你不必為自己遭受的傷負責,但是你必須承擔起自己復原的責任。你的自由,在於決定如何好好活著,並且超越傷害。

8.如實接納的十步驟:

(1)你尊重自己感受到的全部情緒。

(2)你放棄報復的需求,然而繼續尋求公正的解決之道。

(3)你停止執迷於傷害,重新投入生活。

(4)你保護自己免於更多的虐待。

(5)你從加害者個人掙扎的角度,來框架其行為。

(6)你誠實反省自己是否助長了傷害行為。

(7)你挑戰自己對於發生的事實是否有錯誤的認定。

(8)將傷害你的人跟他的惡行分開來檢視,權衡他的優缺點。

(9)審慎決定你想和傷害你的人維持什麼樣的關係。

(10)你原諒自己的缺失。

9.一些最普遍的認知錯誤:二分法的思考方式(全有或全無、黑白分明)、讀心術(錯誤詮釋別)、過度推論,以偏概全、個人化、遽下結論、「應該這樣」「應該那樣」的指令。

10.如果你拒絕寬恕,有許多理由說明,為什麼你會拒絕以比較客觀和仁慈的眼光看他,因為「你看到的他,必須是你希望看到的樣子,而不是真實的他。你藉由區別他跟你的不同來定義他----我跟你不一樣。你彰顯他的錯誤,來襯托自己的正確。把他描繪得邪惡,凸顯出自己的良善」。

11.真誠寬恕是互動的行為、是有條件的、需要受傷的一方放下戒心而加害者更加警惕。寬恕是需要掙得的。我們無法單獨愛,也無法獨自寬恕。

12.贏得寬恕的六項關鍵任務:

()檢視自己關於寬恕的錯誤假設是否阻礙你爭取寬恕。

()見證你造成的痛苦。

()真心誠意、不辯駁,負起責任道歉。

()深入了解自己的行為,同時向你傷害的人揭露自己難堪的真相。

()努力贏回信任。

()原諒自己傷害了別人。

13.如果你想要療癒傷口,你不能只是逗她開心,或是提供浮面的禮物。你必須直接觸及你造成的傷痛。

14.寬恕是漸進的歷程,寬恕是極為主觀的歷程,允許你部分寬恕。心裡要有準備:寬恕不會抹去傷害,你有可能留下來與一堆惡劣感受的殘渣為伍。寬恕與修好是各自獨立的歷程,而且應該分開考慮。

15.創造機會,讓傷害你的人可以彌補過錯和幫助你療癒。敞開自己,與他分享你的傷痛。坦露你的痛苦中「最脆弱、不堪一擊的下腹部」。協助他捕捉住你的傷痛,告訴他你究竟需要什麼才能療癒。允許他補償。讓他知道什麼事做對了。為自己助長了傷害而道歉。

16.五種「核心情感需求」:1.與他人安全的依戀關係,2.自主、有能力,以及明確的自我認同,3.能自由表達正當的需求和情緒,4.能隨興和玩樂,5.現實的限制和自我控制。

17.每個人都必須滿足這五種核心情感需求,才能發展成健康、適應良好的成人。如果這些需求受挫,我們對自己、世界及他人就會發展出扭曲的看法,而將不健全的想法和感受帶入成年生活裡、關係裡。被剝奪任何一項需求的人,很可能以下列三種方式反應:順服、逃避和過度補償。重要的不是你懂得區辨每一種應對模式,而是你認知到,他的行為可能是在遇到你之前就存在的,因此學會不要看成是針對你個人的。

18.小時候遇到下述任何創傷經驗,成年後他就比較不容易形成滿足而持久的依戀關係:遺棄、不信任和虐待、情感剝奪、差勁的感覺(不贊同、苛責和辱罵)、社會排斥。

110/4/25 蔡幸芳醫師參加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進修課程

今天參加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的進修課程,最後一堂課講「兒少性剝削」,看到網路上兒少被要求上傳裸露照片或影片,甚至進而邀約見面而被性侵的案例,真的感到很擔憂,家長們對子女網路交友不得不慎啊,不然心理的創傷是一輩子的事。分享今天講者連結的「台灣展翅協會」製作的這片衛教影片,教導兒少保護自己以免落入兒少性剝削的風險中。

https://www.ecpat.org.tw/Default.aspx?ID=84&pg=1&d=4671

        衛教影片連結出處取自:台灣展翅協會

今天檢察官講的跟這篇有像,我覺得值得警惕,而且有另一篇說不乏品學兼優的孩子被騙。

 https://flipedu.parenting.com.tw/article/5992?fbclid=IwAR28O6tUP3lTUrPmatsCoZR3MPeDbeT_T3Z2_vHBUrgpUzMpyWBFiOucSp0

     文章連結出處取自:翻轉教育-親子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