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暉暖心,心啟幸福

2019年7月17日 星期三


雪球速讀法(世茂出版)
零秒速讀法(世茂出版)
讀後心得分享

台南春暉精神科診所
蔡幸芳醫師
這二本書是同一位作者寫的,內容提到如何提高閱讀速度,目前我可能還練不出來這樣的速度,列舉出一些重點分享給大家。       
~~~~~~~~~~~~~~~~~~~~~~~~~~~~~~~~~~~~~~~~~~~~~~~~~~~~~~~~~~

雪球速讀法(世茂出版)

1. 眼睛+腦力+雜學資料庫,速讀能力=速讀技巧*雜學資料庫,雜學資料庫(含知識、資訊、經驗等)才是關鍵角色。想讀書的意念要很強烈,我決定要「提升自己看書的速度」。
2. 不用轉換成聲音念出來,用看的就可以掌握到句子的意思,並記在大腦裡,戒掉將文字轉換成聲音的習慣。像是用「眼睛」去看,但事實上是用「大腦」在看。內容熟悉、同一類領域、第二次比第一次讀得快,雜學資料庫愈大讀愈快。
3. 視點移動訓練:不是眼球動得快就好,而是在不移動眼球的情況下,將你要看的部分映入眼簾,把眼球保持在平靜安穩的狀態下,緩慢輕鬆的看過。
4. 符號閱讀訓練:利用本身不具意義的符號,養成「閱讀時不轉換成聲音」的習慣。
5. 視角(視野)擴大訓練:分成中心視野、周圍視野,盡量把周圍視野變成中心視野。但作者認為此方法效果差。
6. 速讀時不求甚解,只是要持續快速的看下去,不需「要想明白內容」而讀得慢。
7. 聆聽包含內容與過程感覺,聆聽過程感覺時不在意文字細節,而在意段落、情境,了解對方的主張。後者(聆聽過程感覺)比較像「速讀」,前者(聆聽內容)比較像「精讀」。
8. 沒有足夠的資料庫、困難的書、不熟的書、未接觸過領域的書,很難看過一眼就馬上明白,速讀較難運用於這些情境。困難的書用「積讀」,先把範圍限制在書名、副書名、目錄、前言、後記、標題,每天快速重複看很多遍,幾天之後才進入本文。
9. 建議大量閱讀,建立雜學資料庫。
10. 雪球速讀法:用「高速大量循環技巧」進行速讀,重複閱讀,一開始縮小閱讀的範圍,例如2分鐘內把目錄重複讀10遍。二個原則(1)讀得快,更容易理解內容,(2)第二次讀的時候會比第一次讀得快。以30分鐘內讀完這本書為目標,開始進行速讀,重複閱讀,要用看的,不是用讀的。30分鐘速讀整本書的方法,(1)2-3分鐘看目錄5-10遍,(2)6分鐘看前言、後記10遍,(3)6分鐘讀本文時跳看每個段落的標題3遍,(4)15分鐘看自己有興趣的文字、段落多次。在整體與細節間來回,找出不懂的地方,才是真正的閱讀。閱讀時用腹式呼吸法、身體姿勢提高專注力。
11. 影像閱讀法:像拍照後儲存在腦海中。
12. 槓桿閱讀法:只選擇能幫助自己達到目的的段落閱讀,比較像檢索、查資料,可能產生誤解作者的意思。
      ~~~~~~~~~~~~~~~~~~~~~~~~~~~~~~~~~~~~~~~~~~~~~~~~~~~~~~~~~~
零秒速讀法(世茂出版)

1. 強調閱讀速度的重要性,快速、大量、重覆翻閱。
2. 跳躍式閱讀:不懂的就跳過去,首先看已經理解或自己感興趣的部分,把「看懂」和「看不懂」的部分區分出來。思考是會跳躍的,大腦是網狀、階層分明、立體化的。一開始只能概略處理,細節之處則必須依靠重覆翻閱,加深記憶與理解。
3. 甜甜圈現象:中間的基本知識簡單易懂,反而被忽略,而去注意周圍、較遠、難懂的知識上,容易落入見樹不見林的問題。
4. 零秒速讀有四大步驟:(1)目錄掌握整體大綱,(2)率先閱讀主題及大標題(3)讀「理解」以及「看得下去」的部分(4)即使不看內容,理解文章結構也可以達到閱讀效果。
5. 零秒測驗:一讀完就測試自己回想起來多少?閱讀=看見+回想
6. 零秒立讀:立刻進入讀書狀態。
7. 持續讀書靠的是計劃,而不是毅力。降低進入讀書狀態的門檻,例如一開始只看大標題、想看的地方以及看得下去的部分,拆書也是降低門檻

你的大腦很愛這麼記(方言文化) 讀後心得分享


你的大腦很愛這麼記(方言文化)
讀後心得分享

台南春暉精神科診所
蔡幸芳醫師

 這本書提到如何提高記憶力,列舉出一些重點分享給大家。   ~~~~~~~~~~~~~~~~~~~~~~~~~~~~~~~~~~~~~~~~~~~~~~~~~~~~~~~~

1. 閱讀理解後,透過聯想的技巧,將新的與舊的知識產生連結,有助於記憶。記憶力=回想能力,儲存及回想(提取)資訊,知道與記住不一樣。記憶力與頭腦好壞無關,是可以開發的,找對方法比較重要,記憶容量是無限的。
2. 記憶---言 己 忄 意,為了變成自己的語言,必須賦予內容意義,才能使其留在心中。
3. 挖掘你記憶的目的、目標、動機。閱讀的目的越強,越容易吸收,創造趣味、動機。「愉快(正向、感動的情緒)讓大腦活化、容易記住。跟自己說「怎麼做才能背得起來?」而不是「我背不起來」。
4. 能夠集中注意力的時間是有限的,一次約15分鐘,太久會讓大腦容易疲乏,好累就是必須休息了,以15分鐘循環,增加到30分鐘循環,不要超過60分鐘循環。讀書讀到累,會讓大腦認為「讀書=疲累」,容易產生排斥感。每次讀書時間最好在三個小時以內
5. 掌握「關鍵字」,不要全部背起來,找出「關鍵資訊」,告訴自己「這很重要!」。
6. 明確設定「目標完成期限」。
7. 五感記憶術眼耳鼻口身,意思就是運用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幫助記憶。
8. 遊戲聯想法:運用視覺、聽覺、身體的感覺回想起來,寫讀聽三管齊下。製造「記憶鏈」以能勾起自己回憶,要反覆練習。反覆唸出聲音、寫出來、輕敲膝蓋,可幫助記憶。雙色(紅藍)重點註記,不要用三色或多色筆紀錄,畫記重點時可以加入符號或插圖。
9. 影像閱讀法:有五個步驟,(1)準備---設定看書的目標,(2)預習---瀏覽目錄,(3)影像閱讀---找出影像焦點,(4)複習---更具體地訂出讀書目的及相關疑問,(5)活用---解開疑問,一邊理解其中含意,一邊閱讀。
10. 串芋式記憶術:將相關單字串連起來,用「核心訊息」串連相關資訊。
11. 做重點整理時可以運用符號化、心智圖、魚骨圖、樹狀圖來畫重點,可以使用便利貼,最多二種顏色,例如紅色代表緊急,黃色代表多注意。
12. 睡眠記憶法:一個睡眠週期是90分鐘,睡眠量最好是睡眠週期的倍數,例如6個小時或7.5個小時。就寢前讀,隔天一早起床就複習,效果最好。
13. 資訊分割法:整句話擷取關鍵字,再複誦五次「優質關鍵字」。
14. 速讀à精讀熟讀。
15. 「次數多寡」比「時間長短」更重要。讀書一個小時,複習只要五分鐘,看關鍵字、公式、圖表。
16. 要給大腦「水、氧氣、葡萄糖」,要多喝水、深呼吸、吃得營養。調整呼吸頻率,找出「自我專注模式」。
17. 訊息要有強弱感,例如使用色筆、註記符號。閱讀時搜尋關鍵字,學會問問題,好奇心引導大腦找答案。
18. 暗記+誦念+回想
19. 情節故事化可以幫助記憶。
20. 計畫要提前回推。
21. 請教別人「你用什麼方法記憶?」、「背誦的祕訣為何?」。

讀後心得分享


高效率省力讀書術(時報出版)
超智慧高分考試術(時報出版)
讀後心得分享
台南春暉精神科診所
蔡幸芳醫師
在「刻意練習」這本書的讀書心得分享中,我提到最近閱讀有關讀書方法相關書籍的緣由,這次是續集,分享另外一個作者呂宗昕教授的這二本書,之後會再分享別的作者的書,同時我也試著分析整理自己過去的學習歷程,試圖讓我的孩子們理解我的「心智表徵」。
呂宗昕教授是台大化工系教授,除了是讀書高手,也是一個很好的教師,符合「刻意練習」中提到的頂尖高手兼教練,這二本書的目錄就已清晰涵蓋讀書及考高分的方法,建議有興趣的人可以先看目錄。
一般閱讀一本書的方式是先從(封面)、目錄、前言(序言及推薦文章)、後記、大標題、小標題、關鍵字的順序閱讀,(封面)(序言及推薦文章)是我自己加上去的習慣,目的都是先快速掌握到這本書的整體概念。
我一開始喜歡閱讀是因為小學時媽媽買了一套40本的童話故事書,我花了一個暑假每天沉迷在看這些故事書,覺得很有趣。對於科學、生物的興趣是從我幼稚園起因為住在屏東鄉下,我們每天去田裡玩、水溝裡抓魚、自己種菜種花的體驗中種下種子,我的母親是國中生物老師,她喜歡做一些生物研究、種植物,出門去玩時總不忘教導我們認識花草樹木、石頭斷層等等知識,讓我們覺得很有趣,我們說得出來那是什麼時可以看到、聽到媽媽對我們的肯定,我們和媽媽一起幻想如何把最愛吃的芒果樹改良成矮矮的樹,這樣我們就可以直接摘到芒果了。
媽媽有訂閱牛頓雜誌來閱讀的習慣,但當時的我覺得那雜誌很深奧看不懂,並不喜歡,但了解知識世界之廣闊與深奧。高中時我很驚訝某位室友她怎麼懂那麼多我不懂的事,我從她身上學習到閱讀的習慣,我當時很想成為一位好老師,記得當時看到遠流出版的「夏山學校」,心嚮往之。高中時課業很沉重,讀得很痛苦,讓我很想有更好、更輕鬆的讀書方法,我在高雄火車站前等公車時,就會到路邊的書局翻閱有關讀書方法、時間管理的書籍,後來大學聯考考得很好可能跟這些讀書方法、好的老師、穩定的情緒、強烈的動機、清晰具體的目標、正向信念、把握且不浪費時間、規律的生活作息、積極學習的環境與同學們都有關係,當然還有自己持續不斷的努力。
反觀現在身邊的現象,很多父母抱怨孩子不愛讀書、愛滑手機,結果父母小孩人手一台手機在滑,也不見父母何時在閱讀。我的一個朋友(媽媽)帶孩子出門時她和孩子們都會各帶一本書,等候時會看書,晚上睡前會彼此分享今天所見所聞,包括閱讀的心得,孩子們也很開心媽媽用買書給他們當作好行為的獎勵品,這樣的父母已經很少見到了。
在醫學系讀書時見識到更厲害的同學們,有的同學整理能力超強、口語表達及提問能力超好、英文能力超驚人等等,這些都是令我望其項背的,當然我也看到頂尖高手背後所付出的努力,班上的「館長」每天七點第一個到自修教室讀書,晚上十點要關門了才最後一個離開,假日、寒暑假都如此,這樣的毅力真令我佩服。
我以前讀書是從第一個字讀到最後一個字,曾經去學楊氏速讀才知道並練習斜線閱讀法、W型閱讀法加快自己的閱讀速度,甚至學習某教授從後面往前讀,漸漸的學習到在閱讀時重要的是抓到重點段落或關鍵字而不一定要全部一個字一個字讀出來,當然一般閱讀與考試準備還是有所不同,閱讀重理解,考試是要能將重點記憶並提取得出來才有用。
以下我將摘錄一些重點分享給大家,有興趣的人可以進一步參考書籍。                 
             ~~~~~~~~~~~~~~~~~~~~~~~~~~~~~~~~~~~~~~~~~~~~~~~~~~
高效率省力讀書術(時報出版)

1.   誠實面對自己沒有時間的事實。散發正面想法與情緒,正面快樂情緒比較記得住,不然也得假裝快樂,告訴自己一定要記住。明確的目標,堅信讀書絕對有用。該抱佛腳時就努力去抱吧!
2. 算出你所剩最多可用時間,想辦法擠出更多的時間,積極善用時間,盡量將手機及電腦長時間關機,減少被它們影響。
3. 事情依「重要與緊急的程度」決定事情的優先順序,重要緊急à重要不緊急à不重要緊急à不重要不緊急。
4. 讀書五力---計畫力、理解力、重點力、應用力、記憶力,讀書總實力就是讀書五力的總合。讀書總成果=讀書總時間*讀書效率(我個人的提醒是盡量把握時間以增加讀書總時間,但當剝削睡眠時間、運動時間、休息時間到會影響精神、情緒或者說是讀書效率時就不妥當了)
5. 先快速瀏覽,再抓出重點。如何判斷是否重要、是否會考呢?上課時老師重複提及的,課本上有設計得特別明顯的,每一課的主旨等,都是重要的內容。
6.  11/4K書法:如果讀書時間不夠,最少要讀二遍。書要越讀越少,速度要越讀/越快,重點要越抓越精,刪除不重要,重點處加註記號,做「考前重點摘要筆記」。時間充裕時最好K三遍,第一遍花T時間,第二遍花1/2T時間只讀第一遍中的精華區,第三遍花1/3T時間只讀第二遍中的精華區。沒時間讀書了只能K二遍,第一遍花T時間,第二遍1/4T時間只讀第一遍中的精華區。

7. 考古題幫助我們快速找到考試重點,考古題很重要,學解法較重要,快速抓到複習重點,看到考古題請先略加思索,若想不出來就看詳解,仍不懂就問人,至少做近三年的考古題。先扣除寫考古題的時間,再依「1又1/4K書法」分配讀書時間。
8. 根據「增分報酬率」的高低,規劃你的讀書順序,意思就是花相同的時間卻能增加最多分的科目先讀。也要先K「危險科目」,意思就是不讀就會被當的科目要先讀。
9. 善用讀書有效率的時間,依效率高低分成四個時段,效率最高的時段要去讀「增分報酬率」最高的科目,依次類推。一定要做讀書計畫,花較多時間給「增分報酬率」高的科目。
10. 自製「考前重點摘要筆記」,內容越少、越精簡越好,關鍵字,已記住或已學會的不用寫進去,只寫下自己真的記不住或觀念不甚清楚的部分。
11. 五大器官記憶法:活用「腦眼口耳手」來幫助記憶,全神貫注專心,用眼睛看,唸出聲音或張嘴默念,打開耳朵聆聽自己說出的內容,寫下要記的內容。
12. 圖像記憶法:理化、數學公式轉換成圖像來記,而不是記數字或符號。
13. 用「字首、字根、字尾」記英文單字:就如同中文字的有邊讀邊,無邊念中間。英文可參考單字書,記憶各字首、字根、字尾的意思。
14. 口訣記憶法:用老師教的或自創口訣幫助記憶。
15. 空白效應:睡前背誦的英文單字或內容,可以利用一早起床時頭腦空白時再次回想複習,不要浪費這樣重要時刻在看報紙、看電視、上網、滑手機、聽音樂等,以免大腦被「汙染」。
16. 兩兩比較法:將類似內容寫出來,甚至畫出圖表,兩兩比較,仔細觀察其相似處、相異處一起記憶。
17. 分割法:用於對付難讀、難記的內容,分段學、分批學、分時間學。
18. 鋪石過河法:時間不足時,先快速瀏覽,抓出重點後,再「跳著讀」,跳到重點區域讀。
19. 西瓜理論:用於讀難讀教材時,每次先讀一小部分,就像先品嘗一小塊西瓜,再慢慢把它吃掉。
20. 三分天下法:用於背很多英文單字時,先刪除已經會的單字,分成三等份,最重要的1/3單字先讀,次重要的1/3的單字次讀,剩下的1/3單字最後讀。
21. Z行行進法:讀不懂的部分,退回前面一點再讀一次,讀懂再前進。
22. 退階法則:讀不懂的部分是更早之前的部分,可能是上個學期的某個段落,先補強過去學習不足的部分後再回到現在這一段再讀。
23. 及時複習,依據遺忘曲線,閱讀完等20分鐘之後,只記得60%(意思就是忘了四成)30分鐘之後,只記得50%(意思就是忘了一半),一個月之後,只記得20%(意思就是忘了八成),建議半個小時後就要及時複習,大腦本來就容易遺忘,越是難記的,越要反覆記憶
24. 想辦法騰出可念書的時間,想辦法增進讀書的效率,想辦法延長記憶的效果,找技巧抓到要考的題目。
25. 到圖書館K書,組成成績「復仇者聯盟」一同K書,拒絕誘惑,注意營養均衡及睡眠品質,針對自己的弱點及罩門去補強。

          ~~~~~~~~~~~~~~~~~~~~~~~~~~~~~~~~~~~~~~~~~~~~~~~~~~


超智慧高分考試術(時報出版)

1. 讀書對大腦而言是知識的輸入,考試對大腦而言是知識的輸出
2. 蒐集考情,留意考試制度,命題趨勢,考試範圍,甄試方法,加強國文、英文、閱讀能力,考古題,考試規範,配分方式,出題方向,考情分析,可參考大考剛考完的報紙分析。
3. 會考積分+多元學習表現積分+志願序積分,仍以會考積分最重要。估算每科的「最大容錯題數」。
4. 一定要去看考場,甚至坐一下自己的位置感受一下,或站在窗前想像一下坐在那個位置的模樣,注意附近的環境設施,例如廁所、飲水機、保健室、試務中心、休息區、中午用餐區,去考場的交通及時間,提前準備好考試用品。
5. 棉花糖理論:現在先別急著享樂,之後會帶給自己更豐碩的成果,延遲享樂
6. 隧道視野:容易分心時,集中注意力在最重要又緊急的考試,一次只能做好一件事
7. 大時間做大事情,小時間做小事情。簡單整理書桌、書房,可以讓自己靜下心K書。
8. 劃格消去法:一讀完的部分劃掉,每達到一個讀書進度,給自己一個小獎勵。
9. 避免填錯答案,先將答案寫在題號前,每完成五題,在將答案謄入答案卡,以五的倍數畫記答案卡。遇到不會的題目,題號前作記號,給自己時間思考,善用考卷資訊找答案。先仔細讀完題目,有時間再回頭解題。把題目及答案中的關鍵字圈出來或畫線,以免看錯。
10.  遇到超簡單的題目,小心陷阱,與解題無關的敘述,請大膽用力刪除。
11.  考試中給自己加油打氣,緊張時深呼吸、默數數字放鬆,維持平靜的心,避免被影響。不在中場休息時間及全部考完前對答案。
12.  針對作文的部分,請上網搜尋主辦單位公佈的作文佳作,知道老師如何打分數(評分標準),字數要夠,字體工整,段落要分明,內容充實言之有物。
13.  交卷前初步檢查(有無漏題、有無填錯答案卡、有無錯別字、有無計算錯誤)及細部檢查(先檢查不太確定的題目---已做△記號,再檢查完全不會的題目---已做?記號,最後檢查會的題目---沒做記號)

刻意練習(方智出版) 讀後心得分享


刻意練習(方智出版)
讀後心得分享

台南春暉精神科診所
蔡幸芳醫師
    我最近看著國二的兒子讀書讀得很辛苦,加上臨床工作上很多家長會問我該如何教導孩子學習、讀書,因而我想要看一些有關讀書方法的書,整理書中的重點教給孩子們,希望孩子們能有更好的方法來更有效率的讀書,也能因此得到更多的成就感。
這本書只是我閱讀這些書籍中的其中一本,這是朋友推薦給我的書,我覺得這是一本很有研究基礎的書籍,作者是美國的一位心理學教授、世界級的「傑出表現」研究權威。雖然我不是學教育的,但我覺得父母、老師或教練們能夠看到這本書,或許在我們教導孩子或學生的方法上也可以有很不一樣的安排,而不是只是抱怨孩子或學生不夠認真、不夠努力,我們的孩子或學生都可以成為更優秀的人。
我將一些令我覺得很有收穫的內容整理成重點分享給大家,內容有很多實例,就不列舉出來,有興趣的人可以自行查閱。~~~~~~~~~~~~~~~~~~~~~~~~~~~~~~~~~~~~~~~~~~~~~~~~~~~~~~~~~~~~~~~
1.「天真練習法」:單靠反覆做某件事便期望進步。例如學彈琴「就彈啊」。
2. 「目標練習法」
(1)更有具體目標---例如學彈琴「以適當的速度將曲子毫無錯誤地從頭彈到尾,連續彈三次」
(2)更專注努力
(3)需要意見回饋---找出弱點和癥結,想出對策
(4)跨出舒適圈---接受挑戰。意思就是設定清楚的目標和實現那些目標的計畫,並找出一個監測進步程度的方法,跨出舒適圈,專注地練習,還要找出維持動機的方法。

3. 「刻意練習」:「刻意練習」是有方向和方法的目標練習法。
「刻意練習」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建構更好心智表徵的過程,以發展高度的心智表徵為目的。目標是要打造潛能,做到以前做不到的事。很多人沒有獲得某領域的專長,並不代表他們缺乏獲得專長的天賦,而是因為缺乏動機、訓練和資源。先找出頂尖專家,弄清楚他們做了些什麼才能如此成功,接著發展出讓自己可以做到那些事的訓練技巧。
刻意練習講求的正是發展出一組更有效的心智表徵。頂尖專家監控並評估自身表現,必要時調整心智表徵以提升其效能,善用心智表徵自我回饋,不只察覺錯誤,還能針對困難部分找出合適的練習方式對症下藥。刻意練習是有意識地朝特定目標展開行動,並精益求精,在每一次的練習都全神貫注,做得更精細、完美,仔細留意自身表現的每個細節。

4. 「心智表徵」:一套涵括整體的優異架構,於訓練過程中以此架構進行比對、偵測錯誤、改進。
心智表徵有「領域限定性」。是一種心智結構,對應著某物品、某概念、一系列資訊,任何出現於腦中事物。專家有能力看出其模式,他的心智表徵有助於認出模式迅速回應,就像圍棋專家看到殘局就知道狀況並記得起來大部分棋子的擺放位置,專家可以將相關資料視為更大模式的一部分,而不是一則則各自獨立的資訊。

5. 用對訓練方法,幾乎人人都可以發展出這項能力。大量練習,投注足夠的時間以正確的方法學習,突破限制才能進步,而不只是要「可接受」的程度而已。藉由掌控大腦與身體的適應力,一步步創造出之前不可能擁有的能力。突破瓶頸之道不在於「更加努力」,而是「嘗試新方法」(技術層面)
6. 學習動機來自於自我挑戰、樂趣、成就感、外在正向回饋。

7. 要成為傑出者,必須投入數千個小時(甚至一萬個小時)練習,沒有捷徑,需要有老師提供可以幫助學生改善表現的練習活動,突破現有水準。否則錯誤的做法練習一萬遍還是錯誤的。漫不經心地重複同一件事毫無助益。重複的目的在於發現自己的弱點,並聚焦於加強弱點,嘗試以不同方式改善,直到找出最佳策略為止。

8. 醫療診斷正確的關鍵,在於擁有必要的醫學知識,加上知識經過組織而變得易於運用,以及找出可能選項,還得聚焦於機率最高的診斷結果,當然事後患者病情的變化就成了意見回饋。醫療處置的過程還要學習「應變思考」的技能。

9. 知識不等於技能。傳統教學法著重知識,刻意練習聚焦於技能表現及如何精進,強調高品質的練習。針對在專業領域或職場上如何改善表現,該問的問題是「如何提升相關技能」,而非「如何傳授相關知識」。

10. 醫學教育「介入」,效果最佳的介入都包含一些互動,如角色扮演、小組討論、病例解謎、實地訓練等,效果最差的則是「說教式」介入。

11. 有目標的練習是苦功,如何才能「持續投入」學習之中?重新規畫生活,建立新習慣使他們得以維持某些行為,而順利持續下去,撥出固定時間好好練習並排除令你分心的事。意志力是一種很受情境影響的特質。讓動機發揮效用,增強持續的理由或減弱停止的理由,找出干擾因素,並盡量減低其影響。

12. 增強動機的方法:(1)練習一段時間並看見成果後,技能本身就成為動機的一部分,想要投資自己、變得更好,為自己的表現感到自豪,(2)相信自己能成功的信念,(3)社會動機---讓自己身邊圍繞著你努力時會給予鼓勵、支持和挑戰的人,創造支持的社會環境或團體。

13. 專家養成會經過四個階段:
(1)產生興趣---因為想玩或好玩,而與它產生了遊戲般的互動,以遊戲的方式認識它。父母扮演關鍵角色,給予大量的時間、關注和鼓勵,非常成就取向,教導孩子自律、努力、責任、妥善運用時間等,專家往往會延續父母本身的興趣,手足間的競爭本身就有激勵作用。
(2)變得認真---請教練或老師授課,練習不再是遊戲而是功課,家長、老師鼓舞士氣、維持興趣。父母協助孩子建立作息,動機來自孩子,協助孩子找到喜歡的相關活動,以維持長時間的動力,逐漸變成自我激勵和督促,動機逐漸從外部轉向內部。
(3)全心投入---承諾要全心投入,盡自己所能成為佼佼者。
(4)開闢新局---超越自身領域的既有知識,做出有創意的獨特貢獻,自我精進的能力、創造力,設法求進步、求創新。
14. 教導孩子,第一步要先克服的是自己天生沒有這項才能的信念,讓孩子相信個人有能力多次形塑自己,其次要克服的是缺乏可以正確培養能力的正確方式練習。
15. 人之所以停止學習、不再進步,是因為某些原因不再練習或者從未開始練習。
16. 一開始智能影響學習的速度、表現,但後來則決定於練習的質量及建構出來的心智表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