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學習障礙』
春暉精神科診所
蔡幸芳醫師
民國98年3月29日 我上台北參加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學會舉辦一整天有關『學習障礙』的進修課程,有醫學界、教育界的教授或副教授來演講,共同探討學習障礙的新知與如何協助這些孩子。
在臨床上,醫師對於學習障礙的個案除了診斷,其實幫助有限,醫療院所針對這部份的評估工具很有限,所以大都仰賴教育體系的鑑輔會評估,ㄧ整套的評估工具也是教育部撥了ㄧ筆經 費委託 教授們研發而得,而且在校的學習表現很需要了解,這些也是醫療院所較缺乏的訊息。目前針對學習障礙醫療上並無藥物可以治療,ㄧ般需特殊教育資源的介入,也就是換個方式教,讓孩子比較能學到。坊間或醫學報告也有提到杜耳運動治療法,但有多少成效,我也很質疑,但如果它真的有效,我也為這些辛苦學習的孩子感到高興。
課程中 徐澄清 教授提到1982年他們發表的一份台日美的共同研究,我真是感佩他們耗時耗人力、盡心盡力的研究,這份研究確定學中文的孩子仍有閱讀障礙的個案,盛行率有3.5%-5.4%之高,其中分析ㄧ百種以上的因子與學習成就的關係,只有一項是明顯相關,即是上課時積極舉手發問或回答的孩子有較高的學習成就,這也意味著孩子的主動性、好奇、積極參與學習的態度是很重要的,但這些卻是在台灣現行的父母與老師的教育觀念與教育體系下很容易被抹滅的部份。
第二堂是由埔里基督教醫院的趙文崇院長,他是小兒神經科醫師(副教授),他剛好也是我以前在彰化基督教醫院當小兒科住院醫師時的主任,他曾經到美國西北大學的語言研究所修習有關語言治療的博士,我相當敬佩他,當時跟他學習時,他只要聽孩子講講話,就可以知道孩子的哪些音發不出來或發錯音,教導父母可以針對哪些發音做矯正或教導。在那天的演講,趙院長系統性介紹有關訊息接收學習的神經病理的專業知識,整理近10年來的新研究報告,這個問題已經確認是因神經心理功能異常所造成,在一些個案意外死亡解剖中發現他們的腦回會在大腦一些不該出現的地方出現,神經路徑出現混亂的現象,趙院長舉了ㄧ個例子說明:就像醫院機靈的總機小姐跑到院長室,接替總機位置的人是個反應遲鈍、不知如何進行通報流程的人,當某處發生火災,打電話到總機,那位遲鈍的總機沒有全院廣播999,甚至將電話放在一旁,這樣不就導致全院反應遲鈍,甚至造成重大傷亡。如果你一直要想將那位總機作訓練,但他就真的有困難,那訊息到總機那裡就當掉,但整個醫院仍要運作下去,你就得想辦法,譬如將電話線遷到服務台,由服務台接續相關的業務。
下午台東大學特殊教育系 曾世杰 教授,曾為精神科臨床心理師,後來轉教育界發展,他提到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原則、鑑定基準之條文第十條規定『學習障礙係指因神經功能異常,導致學生在聽、說、讀、寫、算之學習,表現出注意力、知覺辨識、記憶、理解、推理或表達等能力有顯著困難者。……..其障礙並非因感官、智能、情緒等障礙因素或文化刺激不足、教學不當等環境因素所直接造成之結果』,在 曾 教授的研究中發現增強文化刺激(增加閱讀)、改善教學方法後,低學習成就的孩子大多數真的進步很多,但有1/6的個案不論你做任何努力仍然有學習困難,那就須轉介鑑輔會鑑定。 曾 教授提到的一些話讓我印象深刻,分享給大家:
1.目前有些老師真的很不會教,大學一畢業就開始個人教學,沒有其他人會再給予督導,這需要靠督導制度的改善,目前已著手進行,
2.在其追蹤研究中,5歲國幼班以獎勵制度增加孩童閱讀的機會,他們在小一的學習成就明顯進步,不論其家庭社經地位為何,
3.學好注音不一定學得好國字,如果目標是學好國字,你就要教他如何學會國字,譬如可以拆解國字,讓孩子看出來再做連結,譬如你要教他『祝』,你可以用字卡把它分成『示』及『兄』,一起學習『示』字邊的字,例如『福』、『祈』、『祖』、『神』、『祥』…..,讓他挑出相同的部份,這部份曾教授和師大洪儷瑜教授都有在研發教材內容,我看了都覺得滿有趣的。
學習障礙如同注意力缺陷過動症,他們都已證實由神經病理所造成,他們是『不能,有困難』,並非『不要,不願意』,但若我們不了解,無法協助孩子用對方法與態度去面對這樣的困難,久了之後,可能他們真的就『不要,不願意』了,環境因素會讓這些困難變得更嚴重或稍微改善。我接受到新的收穫想和您們大家分享,希望我們大家的努力與付出能以正確的方式幫助我們的孩子,讓他們樂於學習,展現他們的長處與認識自己,發展他們的興趣與信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