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性緘默症
台南春暉精神科診所
陳秋燕護士 / 蔡幸芳醫師
選擇性緘默症又稱選擇性失語症,是由焦慮衍生出來的障礙,指兒童在某種特定情境持續性不說話,時間持續一個月以上。
小孩緘默不語,是因為焦慮使他們溝通困難,他們的說話能力、理解語言的能力與學習能力都正常。
患者中女生略多於男生。
有研究指出,患童的父母其中一方或雙方,常有羞怯、社交焦慮、恐慌發作或選擇性緘默症等等的病史,患童的焦慮障礙有家族遺傳傾向。
選擇性緘默症患者的情況不一定在長大後會改善,故年輕時即應積極接受治療,教導患者處理情緒或人際問題的技巧。
選擇性緘默症的兒童會有一些行為異常,有90%的患者在學校表現抑制、焦慮、怕生、不合宜的膽小與敏感的症狀,約有85% 選擇性緘默症的患童會有焦慮症、憂鬱症、睡眠障礙等等的問題。
治療:
治療選擇性緘默症,應從緩解患童的焦慮症狀著手,先不要強迫他說話。
心理治療:心理師利用遊戲方式促進患童願意溝通,模式包括個別心理治療、團體治療、家庭成員的諮商、親子諮商、及藝術治療等。
認知行為治療:運用認知行為治療技巧修正患童內在對自我的認識,練習腹式呼吸及肌肉放鬆法,幫助消除其不適應行為。認知行為治療對選擇性緘默症兒童的治療有極大的幫助
。
藥物治療:選擇性緘默症是焦慮症的一種,可以服用抗憂鬱及解焦慮的藥物來改善個案的焦慮症狀。
家族治療:選擇性緘默症的兒童可能會有對家人的過度依存行為,家族治療可幫助改變家庭動力,進而改善患童的問題。
其他介入方法:減少強調語言表現(玩些非語言性的遊戲),增加非語言溝通方式,鼓勵同儕關係,增加社會互動,練習社交技巧的活動,以語言治療增進語言能力,實用性的語言練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