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期分離焦慮症
春暉精神科診所
鄭喬方護士 / 蔡幸芳醫師
「兒童期分離焦慮症」為一種特發於兒童階段的情緒障礙症;一般而言,幼兒或學齡前兒童面臨與親人分離時,往往會有相當程度的焦慮,這種正常的分離焦慮,甚至在未滿一歲的嬰兒身上也可以觀察到,但若焦慮的強度或焦慮出現的年紀,超過一般可以接受的範圍,並影響了日常生活與課業學習,就要考慮兒童期分離焦慮症的存在。
此症的表現包括一些超過現實的擔心,譬如說害怕依戀的人(例如:媽媽)受到傷害或一去不回、害怕自己會迷路、害怕被綁架或被傷害等等,有些病童於外在的行為上,甚至因為擔心害怕而不敢上學,出現拒學,晚上也不敢睡覺,一旦不得不和所依戀的人分開時,常常會產生一些身體的症狀,如噁心、嘔吐、胃痛或頭痛等。
兒童期分離焦慮症的盛行率約佔學齡兒童的3~4%,發病的年齡多在7、8歲左右,而且患有兒童期分離焦慮症的人,長大後罹患焦慮症的比率較高,但其中關聯並不清楚。
--------摘自精神疾病自我診斷
研究指出,分離焦慮症潛在的發作因素可能有下列三點:
一.心理及環境因素:沒有與父母親建立安全的依附關係,或是父母親過度保護導致孩子無法獨立活動,均會提高孩子罹患分離焦慮症的機率。
二.學習因素:父母親自己在面對與孩子分離時表現出焦慮行為,或是本身較常焦慮不安,均可能透過某種方式傳遞給孩子,讓孩子學習到焦慮行為模式。
三.遺傳及個性因素:研究顯示,父母親本身有焦慮症狀者,孩子比一般小孩更容易出現分離焦慮症狀。過度害羞或退縮氣質的孩子也較易罹患此症。
如果孩子具有上述潛在發作因素,再遭遇到生活上的突發壓力事件,例如受到驚嚇、搬新家、進入新學校,或是家人生病、離家等,即可能引發分離焦慮症狀。
治療方法:
1. 個別式的心理治療:幫助孩子適應環境,讓孩子察覺自己不合理的負面想法及內心矛盾的衝突,減輕焦慮的程度,進而導致行為上的改變。
2. 藥物治療:以抗憂鬱劑及解焦慮劑為主。
3. 家族治療:父母親和個案一起接受治療,可以讓個案在覺得安全的環境之下,更容易分享內心的擔心和焦慮的情緒;尤其當父母親本身具有焦慮傾向時,更能因父母親同時獲得治療,而加速減輕個案的情緒困擾。
4. 事先預告、且遵守諾言、漸進式改變:在必須和孩子分離的情況下,最好能事先預告讓孩子有心理準備,給他一點時間接受;建議父母親可先陪伴孩子,直到他比較放鬆後才離開。「預告」與「預先陪伴熟習新事物」的習慣,能讓孩子在適應未來生活時更為順利。
5. 過渡期替代物品:有些孩子獨愛他自己的熊熊玩偶、或小被子,因此,在孩子與父母親短暫分離的過程中,不妨讓孩子帶著這些能為他帶來安全感、信任感的物品或玩具,可讓孩子舒服許多。或是讓他帶著父母親或主要照顧者的幾樣東西在身上,如照片、衣服、梳子、包包等等,讓孩子對父母親的存在感與預期父母會準時回來接他的承諾更加有信心。
6. 相關故事或繪本:平時可和孩子一起閱讀與分離焦慮有關的故事或繪本,讓孩子在閱讀聆聽過程中增進對你的信心,也增加對於分離焦慮的了解與處理概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