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暉暖心,心啟幸福

2013年1月10日 星期四

心理師在偏鄉:關心從小開始 (台灣立報2013-01-09)


心理師在偏鄉:關心從小開始
台灣立報 – 201319日 上午12:30

■張巍鐘
在輔導學生時,會把困擾分為內化情緒與外化行為。內化情緒像是憂鬱或焦慮,通常這樣的學生人際互動較為退縮,也很少造成他人的困擾,除非特別用心的老師發現,要不然是不會被發現的。

而外化行為則像是打架、破壞公物,或欺負同學,通常這樣的學生受到很多的關注。不論內化或是外化,多少都反映出學生內心的問題。

因被學校所關注的程度,許多被學校安排接受輔導的往往都有外化行為,也有不少都受司法所保護管束。自然就常有機會聽見這些學生的生命故事。在花東,這些故事讓我發現打架鬧事學生可大概分三類。

第一類的學生有些「好動」,可能不符合臨床上的過動,但從小就充滿活力,不時因創意與衝動讓自己惹麻煩,更造成他人的困擾,每次真心改過後又不小心出錯,若師長願以堅定且包容的態度引導,這類學生有極大機會在日後有相當優秀的表現。

第二類學生都來自不穩定的家庭。不論是目睹或是親身體驗,很多學生從小就學到用暴力處理問題,沒有看過良好的示範,自然不知道如何以更適當的方式處理衝突;暴力行為從孩子開始學步時就已經出現了。

或是,曾經歷家庭遭受大的變動,照顧者的穩定度也跟著變動。從小的關愛與介入相當重要,老師有時還需扮演父母親的角色。

第三類是「曾經乖過」的學生,小學階段都很乖,也常受到別人的欺負,有時是第一與第二類的學生欺負第三類的學生。這些學生從一開始逆來順受到後來的全力反擊,學生漸漸得走偏,成群結隊壯大自己,更常主動出擊,只為了不再被欺負。

在國、高中階段,老師就會常看見這三類學生互相取暖,輔導時也需顧慮同儕間的影響力。加上長期不良習慣的建立,要立即看見明顯改變就很困難了。

輔導很像醫療,「預防勝於治療」、「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當國中才介入,許多的不良習慣已建立,學生也早就有自己的社群,要改變就需對抗壞習慣與友誼的拉扯。

國、高中輔導雖有難度,卻是必要的,若能在小學介入,在問題小的時候處理,就能輕鬆許多。但在偏鄉,因班級數無法達到制度規定,往往出現輔導老師員額不足、無法固定,常常是老師兼任輔導。

在教師繁忙工作之餘要勝任,肯細心觀察並花長時間陪伴,難度甚高。小學沒處理就留到國、高中,在升學壓力下,許多學生早就放棄自己了。

輔導最不願見到孩子走偏,最近的廢死議題,應有更深與更廣的討論;著墨在「預防」上。我們該如何照顧受創的家庭、增加家庭穩定度?如何提早介入,預防孩子不會誤入歧途?

孩童透過與他人互動來認識自己,也建立自我價值觀。在東部常看到用心的老師過度勞累,或是不喜歡輔導的老師被迫兼任,學生的權益往往就被犧牲了,而最後我們的社會可能就必須付出更多,或必須做出更重大的抉擇。
 (臨床心理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