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暉暖心,心啟幸福

2011年11月24日 星期四

尿床_ 陳秋燕護士 / 蔡幸芳醫師


尿床
春暉精神科診所
陳秋燕護士 / 蔡幸芳醫師

醫學上定義,如果男生六歲,女生五歲以後,仍然持續每個月有兩次或兩次以上會在夜間尿床的話,才稱為「小兒夜尿症」,也就是尿床。尿床依形態可分為原發性與續發性兩類,原發性尿床乃指從嬰幼兒時期開始便持續發生者,而續發性尿床則是指至少已經有六個月沒有尿床現象的小朋友,卻再度出現尿床現象,除了心理因素外,也可能是其他潛在疾病造成。

造成尿床的原因:
1.基因或家族遺傳:雙親均有尿床時,75%小孩會有夜間遺尿;家長一方有尿床時,50%小孩有夜間遺尿之情形。
2.中樞神經或膀胱肌肉神經系統尚未成熟。基本上大多數尿床的人是功能不成熟的關係,會隨著年齡成長而改善。
3.情緒行為問題:譬如媽媽只照顧弟弟、妹妹,把自己忽略了,感覺失寵受挫。
4.功能性膀胱問題或泌尿道感染。
5.抗利尿激素分泌異常,導致夜間無法濃縮尿液。
6.睡眠障礙:病童都很入睡,不易叫醒,即使尿濕褲子全然不知。

改善尿床的方法:
1.晚上睡覺前先去尿尿,睡著後二小時左右帶他去尿尿。
2.睡前2小時盡量不要喝太多水。
3.廁所的燈保持明亮,有些小孩害怕半夜黑暗起來尿尿,或放個尿壺在房間。
4「正向回饋法」,在日曆上記錄「濕」或「乾」之夜,每週家長對孩子保持乾爽的努力給予小小的獎勵。
5.膀胱憋尿訓練:白天有尿意時,要小朋友先忍一下或轉移其注意力,逐漸延長二次排尿的間隔,目的是要撐大膀胱容積。
6.藥物治療:目前最常用的是睡前服用抗利尿激素類的藥物DesmopressinMinirin)或在鼻腔內噴「抗利尿激素」來治療,成效不錯。但減藥或停藥過程常會又尿床。另外,以往常使用三環類抗憂鬱劑之類藥物ImipramineTofranil)來治療,可縮緊尿道並減低膀胱的收縮,效果十分良好,但副作用較大且服藥時有效,停藥便又尿床了。

我們一定要認識清楚尿床並不像感冒或拉肚子,在幾天內就可能治癒,百分之九十八以上的病人在滿十八歲以前一定會好,只是時間的問題,對尿床的小孩不可予以打罵,因為尿床不是小孩的故意,責罵對心理因素造成的尿床反而有雪上加霜的壞處。必須讓家長與小孩了解並重視這個問題;只是器官成熟度及功能尚未完整,大部分會逐漸改善。每位小寶貝總要成長,訓練大小便、脫離尿片,這過程順利與否因人而異。有些兒童很容易就可以控制自如,有些則需要很長的時間。大小便訓練對某些幼兒可能特別困難,照顧者是需要相當多的耐心及愛心的,不要給他們太多的壓力,因為如果身體還不夠成熟,再多的努力也往往是事倍功半;家長過度的著急,有時只會增加大人與小孩的挫折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