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與作夢
睡眠技術師吳幸如/蔡幸芳醫師
從入睡到做夢
人在一晚的睡眠中,通常由清醒→入睡→淺睡眠期→深睡眠期→淺睡眠期→快速動眼期(俗稱作夢期),如此一個週期約90分鐘,一晚的睡眠約重覆四至五個週期,前半夜的睡眠會有較長的沈睡期,至於後半夜的睡眠,則有較長時間的淺睡期和作夢期,尤其是在天快亮時是快速動眼期活動最旺盛的時候。所以我們在將清醒時常感覺自己在做夢。整體來說,年輕成人的快速動眼期約佔睡眠時間的25%。(截自哈佛醫生的優質睡眠全書)。
為什麼會作夢?
人在睡覺時,腦部並不是呈現靜止的狀態,相反的是更活躍。尤其是在作夢期時,這時候大腦正在整合一天的學習並將訊息送往記憶的儲蔵庫,所以有人形容快速動眼期是「癱瘓的身體裡還在活動的大腦」。
作夢有多重要呢?
如果說深層睡眠讓人恢復體力,那快速動眼期則使人恢復精神。
大多數的人都會作夢,如果剛好在快速動眼期醒來,對夢境會有記憶,如果不是則不會有印象,於是就以為自己沒有作夢。一般正常的情況下,多夢者大多是屬於夢的強記憶者,而少夢者則是夢的弱記憶者。有人曾報告,多夢的人大都屬於情感較脆弱、多愁善感的人;而少夢者則大多屬於好運動、開朗活潑的人。
夢的題材一般有三個來源:
一、 在睡眠中從體內外傳來的各種感覺刺激﹕
如來自身體內部的飢餓感、乾渴感、疼痛感、尿意感和便意感,或者來自周圍環境的聲音、強光、冷熱改變的刺激等,都會影響夢的內容。比方說當覺得漲尿時常會夢見在找廁所,當身體有疼痛感常會夢見被人攻擊或被狗咬。奧國精神分析學家弗洛伊德在許多年前就有這種見解,但後來才得到證實。實驗證明,對睡眠的人敲鈴、閃光、甚至用水潑他,這些擾亂往往都被融入到他的夢裡,敲鈴變成了門鈴聲,做夢的人夢見他朋友來了,他去開門。潑水使他發冷,他可能夢見自己到了北極,站在冰山上。如果沒有夢,他就會被這些干擾驚醒,睡得不好,得不到充足的休息了。
二、 白天意識活動的殘述﹕
俗話說的「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即是最佳寫照。通常是和白天意識活動有關的事情,比方說白天和人吵架,可能在夢境中會繼續爭吵甚至打他洩恨。經纃拮据的人會夢到自己中樂透,因為這些都是作夢者白天時所經歷所思想,到睡覺時仍強烈的停留在腦海裡,於是就帶進了夢裡。
三、 潛意識﹕
有許多自我意識因為在道德或者是現實的考量下不曾表現出來,但那卻是最真實的原我,當這些潛意識的慾望意念在現實中無法滿足實現時,在夢境中會自然而然得到抒發。
不過,儘管夢的來源可以這樣區分解釋,但常常在具體的夢境時,這三種來源卻很可能攪和在一起,同一個夢中可以出現兩種或三種題材,既有當前的感覺或白天活動的痕跡,也有原我的慾望與意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